缩略图

档案管理智能化路径与趋势

作者

李洪刚

赤峰市松山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005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档案管理工作也受到了深刻影响。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以纸质档案为主,具有存储成本高、检索效率低、信息共享难等问题,难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对数据高效利用与快速响应的需求。所以,档案管理智能化转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智能化档案管理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还能通过数据挖掘、智能分析等手段为单位提供更精准、全面的信息服务,助力决策优化与业务创新。

关键词:档案管理;智能化;路径;趋势

引言

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档案管理领域也不例外。然而,当前部分档案管理部门在档案管理智能化实践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在这一背景下,有必要对档案管理智能化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如何实现突破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1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核心特征

1.1信息化

信息化是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核心特征之一。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使得档案的存储、管理、查询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所引入的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档案管理的高效性、便捷性。档案管理人员不仅可以快速录入、归档以及检索相关信息,还借助所建立的统一化数字化平台为不同部门、机构之间的档案共享创造了更为便捷的条件。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在于依靠统一的系统处理并存储数据,可以极大减少人为操作的失误并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以此加快档案资料的流转效率。同时,所引入的信息化系统还实现了自动化的档案管理流程,进而减少对人工管理的依赖,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1.2智能化

首先,能够高效存储与共享档案。在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提供充足的物理空间来存储各类档案文件,但通过对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能大幅度降低档案所产生的空间消耗,使得各类档案能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在云端中,不仅能够进行远程访问与高效共享,还有利于提高档案信息的整体应用效率。同时,云计算技术还提供了便捷化程度更高的共享平台,通过云存储以及云服务,可以确保相关档案机构能够与其他组织之间进行信息共享,从而实现跨部门甚至跨地区的协同合作,并且云计算技术中所具备的权限管理功能,能够有效保证档案共享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3数字化

档案管理部门采用扫描、编码和存储技术可以将纸质档案变为电子档案。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的过程并非是简单的数字记录,还涉及标准化和结构化的档案内容,二者的转变使得档案资料可以在数字平台上被高效、精准地利用。数字化突破了档案管理的空间局限性,不仅显著节省了物理存储空间,还为档案的长期保存提供了保障。档案管理人员在快速检索、更新档案资料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网络跨地域共享并传输相关档案,进而提高了档案管理的灵活性。此外,数字化档案还借助备份、加密等手段实现了对数据的更高水平的保护,减少档案丢失或者损毁的风险。

2新时期档案管理智能化的发展路径

2.1引进先进技术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唯有持续引进先进技术手段,优化档案管理流程与方法,方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实现档案管理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引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同时注重技术的迭代升级,以更好地满足档案管理智能化的需求。例如,某档案馆为每一卷(盒)档案建立了“电子身份证”,实现了档案的智能化检索与管理,用户可通过系统检索快速定位档案存放位置并远程开启柜架。

在档案管理智能化过程中,应加强各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尽量采取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以便更好地实现档案信息的共建共享。

2.2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在应用网络云计算技术进行智能化档案管理时,利用智能化平台可以有效提供各类个性化服务。尤其是在管理措施的落实阶段,相关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明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结合用户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层次调研,在明确档案管理信息实际使用场景的同时,确定后续智能化档案管理服务涉及的重点内容。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也要灵活应用云计算技术优化定制服务,帮助管理人员开发出多样化的定制功能,确保后续可以在融合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来完善对应的档案管理方式。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保证用户操作界面的简洁性,使档案使用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在根本上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除此之外,还要采取用户喜爱和习惯的方式传递个性化的定制信息,如采用电子邮件发送等,用户可以在高效获取自身所需档案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平台的推送内容来关注相关信息的最新动态,对档案智能化管理质量的提升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3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

档案管理基础工作通过对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设计可以为整个档案管理体系的有序运行提供保障。档案收集、整理、存储、查询等环节都要按照明确的标准及流程执行。标准化的流程不仅减少了档案管理操作中的随意性,还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一致性。标准化的流程设计使得档案管理不仅在日常运作中井然有序,还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有效对接。此外,规范化的操作也可以将工作人员的责任分工明确下来,避免因人为失误造成的管理漏洞。档案管理工作要在固定的规则框架内展开,此种标准化的框架有助于提高整个档案管理体系的透明度,使得档案管理的可操作性、可监督性更强。同时,标准化的流程也为信息化、智能化档案管理技术的引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显著提高了现代化档案管理水平。

2.4加强安全防护和权限管理

在数字化时代转型过程中,档案智能化管理不仅为其管理带来了便捷性,还提升了管理效率,但对安全防护和权限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有效保障档案管理不受网络安全威胁,相关单位亟需加强档案管理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在实践管理中,首先要做好数据加密工作,通过加密处理档案数据,即使数据在传输或者储存期间被非法截获,也无法被轻易解密,可有效防止敏感信息泄露。而且,随着加密技术的不断进步,档案管理中开始应用量子加密等前沿技术,为其安全防护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隐私保护非常重要,在进行智能化管理期间需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档案内容,避免出现任何一种形式的隐私泄露。通过采用匿名化处理、数据脱敏等技术手段,可有效保障用户隐私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除此之外,精细化权限控制策略是保障档案管理秩序的有效手段,通过为不同用户设定不同的访问权限可有效实现档案资源分级管理,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数据篡改,保证不同用户的协作与共享在安全框架内进行。同时,相关管理人员需定期对其权限进行审查和调整,保证权限设置与实际情况保持同步,避免滥用权限导致出现安全隐患。

结论

档案管理智能化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实现档案精准化管理、保障档案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档案管理智能化转型升级,应从技术引进和升级、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渠道拓宽、标准规范建设等多个维度入手,多措并举,助力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阮英仔.网络安全视角下的会计档案管理风险与防范措施[J].办公自动化,2024,29(23):64-66.

[2]张丽敏.数字化视域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8(27):110-114.

[3]朱音璇.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风险识别与安全管理策略[J].办公室业务,2024(16):24-26.

[4]庄志凤.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风险与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兰台内外,2022(0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