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思政教育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

作者

任晶晶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北营小学校 030000

摘要: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政教育已逐渐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不仅需要关注语言本身的传授,还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正确价值观。本文主要探讨基于思政教育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实施路径及创新策略,旨在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思政教育;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改革正朝着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价值观和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为小学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理念和内涵。将思政教育融入英语课堂,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探索基于思政教育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思政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正处于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在英语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在学习英语语法和词汇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相关的英语文化背景、名人故事及道德寓言,引导学生讨论友善、诚信等重要品德。这种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同感,帮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良好的品格。

2 促进英语学习与文化认同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理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思政教育,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同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强文化认同感。例如,通过比较不同文化的民俗、节日和价值观,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英语语言知识,还能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文化认同感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并增强了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3 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拥有国际视野成为现代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将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社会的多元性,培养开放的思维方式。例如,通过学习国际新闻、关注全球热点话题,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此外,思政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国际人道主义问题和环保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种国际视野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挑战,还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去,从而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二、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思政教育的现状

1 思政教育融入的现状分析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对思政教育的融入逐步增强,但还存在不少弊端。整体来看,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将思政教育要素融合到英语课程中。例如,许多教师在课堂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结合英语学习内容进行教学。然而,相比于其他学科,英语课堂的思政教育仍显得有些薄弱,缺少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教材支持,导致思政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首先,教师的能力与知识储备有限。部分英语教师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和实践经验不足,使得在课堂中难以有效落实思政教育内容。其次,教学资源的缺乏也是一大问题。目前许多学校缺乏相应的教学材料和课程规划,导致思政教育难以深入开展。最后,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兴趣不足,可能会造成课堂参与度低,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克服这些问题。

三、基于思政教育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1 教材内容的优化与更新

首先,在教材选材上应注重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教师和编写团队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审视和思考,挑选能够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和价值观教育的文本。例如,可以选择展示中国传统美德、历史人物故事或者现代优秀公民的传记,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此外,在选择课文内容时,可以考虑添加触及社会热点与人文关怀的材料,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关注当下社会发展与道德伦理问题,如环保、助人等主题。

其次,教材更新还应增加地道英语与中国文化的结合。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不仅涉及语言本身,更与文化息息相关。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跨文化对比的活动,将英语学习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例如,通过了解西方节日的起源和庆祝方式,并与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在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自身文化的独特性。通过这种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在实际应用英语的过程中,形成较为全面的文化视野。

2 教学方法的创新

首先,互动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是提升课堂活力与学生参与度的重要策略。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这样的互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帮助他们在讨论中的语言运用中深化对思想政治内容的理解。同时,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小组合作。

其次,情境教学与角色扮演设计为思政教育与英语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结合点。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真实或模拟的语言使用环境,比如设置一个“国际文化节”的场景。通过这种情境的设计,学生不仅能够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还能够在实践中感知和理解不同文化与价值观。此外,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责任与义务。例如,学生可以分别扮演环境保护者、志愿者等角色,通过与其他角色之间的互动,探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3 评价体系的完善

首先,需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政教育的成效。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往往侧重于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道德素养。因此,可以引入课程表现、项目实践、同伴评价和自我反思等多种评价方式。通过不同维度的综合评估,教师能更全面地了解到学生在语言能力、思政认知、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成长与变化。

其次,对思政教育成效的评估也是评价体系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思政教育的实际目标,可以设计专门的评估工具和问卷,定期收集学生对思政内容的理解与态度转变,调查他们在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提升情况。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主题交流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思政内容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反思,也能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

四、总结

研究探讨了将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优化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及完善评价体系的多项改革策略。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更促进了他们的思想道德发展。未来,继续深化这一研究,对于推动小学英语教育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佳炎.融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强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以译林版Unit 2 A new student为例[J].吉林教育,2024,(31):48-50.

[2]董晓然,吴婷婷.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策略[J].宁夏教育,2024,(10):17-18.

[3]黄华容.思政教育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路径[J].校园英语,2024,(35):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