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传统体育游戏活动案例初探

作者

谢小燕

暨南大学幼儿园 广东 广州 510632

摘要:幼儿喜欢传统体育游戏,传统体育游戏能促进幼儿多方面运动能力的发展。本文以传统体育游戏“切西瓜”为活动案例,从活动的背景、活动的内容与过程实录和活动的特点与价值三方面初步探究了幼儿园传统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关键词:切西瓜,跑,幼儿

一、活动背景

(一)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

2、环境准备:宽阔平整的场地、周围无其他活动人员

(二)幼儿兴趣和前期经验

1、幼儿兴趣:到了大班,幼儿各方面的动作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喜欢参加奔跑类游戏,在班级室内活动时,幼儿有时候会喜欢玩奔跑游戏,但因受场地空间限制存在安全隐患。在户外活动时,幼儿们也喜欢玩追跑游戏或跑步比赛游戏。

2、前期经验:幼儿会玩“吹泡泡”游戏,即会牵手围成不同大小的“圆”。

(三)教师预期

1、了解“切西瓜”游戏的游戏规则,懂得“切西瓜”是传统体育游戏。

2、练习绕圆圈跑,提高跑的速度、反应能力、身体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

3、对传统体育游戏感兴趣,喜欢奔跑游戏。

(四)游戏玩法

1、幼儿手拉手站成一个圆圈,请一名幼儿当切西瓜的人。

2、游戏开始时切西瓜的幼儿在圈外从任何两名幼儿拉手处开始做“切”的动作,并按次序“切”下去。

3、其余幼儿一起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把西瓜切两半”。最后“半”字落在哪两名幼儿拉手处,这两名幼儿就沿圆圈往相反的方向跑一圈,再回到自己的位置站好,先到达位置的幼儿获胜。

4、胜利的幼儿可以成为切西瓜的人,进行下一轮游戏。

5、在进行新一轮游戏的时候,幼儿可以商量改变要切的水果或蔬菜,如苹果、橙子、西红柿等,并根据要切的水果或蔬菜,创编新的儿歌,如:“切,切,切苹果,我把苹果切两半。”

(五)指导要点

1、提醒切西瓜的幼儿按次序切。

2、游戏过程中,教师提示幼儿在跑的过程中注意躲闪。

3、幼儿奔跑时是朝相反方向跑,不往同一方向跑。

4、游戏过程中,教师注意幼儿的活动量和均衡活动情况。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孩子们,你们想吃西瓜吗?”教师问。幼儿们纷纷表示想吃西瓜。“哪来的西瓜呢?我们可以变出一个大大的西瓜吗?”,幼儿们想到了用手拉手的办法变出一个大大的西瓜。“这么大的西瓜要怎么吃呢?”,幼儿们表示可以切开来吃。于是教师向幼儿们介绍了“切西瓜”的游戏规则,幼儿们听懂了游戏规则后,游戏正式开始了。

教师带领着幼儿试玩了一次游戏,幼儿们已经掌握了游戏规则,接着一轮一轮的游戏持续进行着,幼儿们开始的时候都比较兴奋,都期待自己能够成为被“切”的对象,进行奔跑比赛。可是经过了很多轮之后,乐乐开始向教师哭诉:“老师,他们都不切我这边,我也很想玩啊。”,教师安慰着乐乐说晚点也许就可以轮到他,但过了一段时间后,还是未轮到乐乐,乐乐生气地对教师说:“我都不想玩这个游戏了,他们都不切我这边,他们都是跟谁玩的好就切谁的。”。仔细观察,幼儿们果然都是在选自己的好朋友或邀请切西瓜的人切自己这边,从而导致有的幼儿玩了多轮,而有的幼儿一直处于等待中。见到了这种情况后,教师暂停了游戏,安慰着乐乐说大家一起来想想办法。

暂停了游戏后,教师组织幼儿们坐下来统计哪些幼儿玩了多轮游戏,哪些幼儿一次都没有玩过,结果发现两种情况的幼儿都不少。于是教师引导幼儿们想办法。幼儿们表示要给没玩过的幼儿一些机会,玩过的就不能再玩了。教师提问要怎么知道哪些玩过了,哪些没玩过,幼儿们想到办法让玩过的集中到一个地方。经过讨论,幼儿们最终决定将“被切过的西瓜”吃掉,“吃掉的西瓜”集中到一个地方,听到讨论结果后,乐乐也立马开心起来了,玩了几圈后,教师建议幼儿们可以再切点其他的水果或蔬菜吃,幼儿们激动地说出了不同的水果和蔬菜,并且把儿歌改编了一番。

三、活动的特点与价值

到了大班,幼儿各方面动作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喜欢参与奔跑类游戏。“切西瓜”游戏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竞争性,适合幼儿参与。“切西瓜”游戏运动量较大,幼儿在游戏中不断锻炼身体协调能力,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切西瓜”游戏属于群体性游戏,娱乐性更强,能给幼儿带来更多快乐。“切西瓜”游戏不需要准备特别的材料,只要一块较宽阔的场地即可随时玩起来,幼儿们凑在一起,商量好了游戏规则,就可以自如地玩起来。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会依据实际情况,提出对游戏规则的创新要求。游戏的规则,幼儿都可以自己设定、准备,只要是合理的、有益于幼儿发展的要求,教师都可以支持、鼓励。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的进行情况及幼儿的兴趣等进行游戏规则的调整,保证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如在“切西瓜”游戏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幼儿是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游戏,但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发现了游戏有不公平之处,有的幼儿能够玩几轮游戏,有的幼儿等了很久一次都没有轮到,根据这样的情况,教师组织幼儿思考可以用怎样的方式解决,幼儿想到玩过的可以集中到一起,没玩过的就有机会玩了,于是师幼共同想办法用被切过的“西瓜”就会被吃掉这一规则,这样游戏就能顺利继续了,游戏更具有公平性了。这样虽然改变了原有的游戏规则,但游戏的内容不变,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游戏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期待,易被幼儿所接受。规则是比较自由的,但也有相对固定的规则和玩法。

为了顺应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游戏不断循序渐进,本次游戏还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增加新的游戏,如“切橙子、切苹果”,创编适合游戏的儿歌,幼儿更加有了游戏的兴趣。在游戏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幼儿们对游戏有了新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考虑增加游戏的难度,增加幼儿的挑战欲望,将沿圆圈跑变成钻圆圈跑,这样,幼儿不仅锻炼了跑的能力,还提高了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87.

[2].刘金卓.传统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的行动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9.

[3].孙小小.幼儿园传统体育游戏的开发与应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