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探究

作者

王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

1数据库的含义

计算机数据库是一个结构化的数据集合,它能够被方便地存储、访问和管理。数据库系统由一组相关表组成,这些表包含了数据的各种属性。计算机数据库的核心功能包括数据的存储、查询、更新和删除操作,同时也提供了数据完整性、安全性和并发控制等特性。数据库系统通常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来管理,DBMS是一种软件,用于管理数据库的创建、维护和访问。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Server等。通过使用DBMS,用户可以通过自定义的查询语言(如SQL)轻松地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计算机数据库提供了许多优势,包括数据共享、数据独立性、数据一致性、数据安全性和数据可恢复性等。通过数据库系统,用户可以更高效地管理大量数据,支持复杂的业务逻辑和决策过程。数据库的建立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点,数据库的使用才受到了大量用户的欢迎,而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数据库的安全性也要不断地进行加强。当前数据库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要防止用户信息遭受到侵入和损害,这就需要用户在最开始创建数据库时,对一些安全隐患及早进行防范,对于出现的问题和漏洞也要及时进行处理。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加强数据库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不断优化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这些都需要我们强化对于数据库安全性的操作管理以及技术管理,只有不断地进行优化才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数据信息保障。

2论述加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的优势

在这样的一个大数据信息化的时代,数据库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面对海量的信息和数据,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库来实现存储和管理。为了保障数据库的安全,防止数据库被攻击和侵入,我们就要想办法通过技术手段对数据库进行安全管理,只有做好了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我们才能更好地对各种数据进行控制和应用,才能保障数据的良性运行,这就是加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的首要意义。尤其是在互联网变得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我国的网络普及率都已经达到了73%,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网络数据也在变得越来越多,数据的种类也在不断地增加。不仅仅是在网上,当今社会“互联网+”模式盛行,许多的企业经营也无法脱离互联网,网络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联系非常密切。此时如果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一旦出现问题,那必定会带来严重后果。对于个人用户来说,数据库出问题就会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如果是企业,则会带来直接的经济等各方面的利益损失。

当前网民数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仅仅国内的网民规模就已经达到了10.32亿人,这也就代表着需要处理的信息和数据也是非常庞大海量的,而且还在不断增长。除此以外,互联网信息流通和更新速度也是十分地快,尤其进入5G时代以后,网络的信息流通速度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这也给网络信息数据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既要保证信息的流通速度,也要保证处理网络数据的效率,因为一旦处理效率变低,就会减弱信息数据的时效性,所以说想要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信息处理的质量,就要必须对数据库进行不断的优化。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想要不断地进步就必须要进行创新,只有不断突破才能更好地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3探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

3.1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密码技术

密码技术是通信双方按约定的规则进行信息特殊变换的一种保密技术。它是以密码学知识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操作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网络安全技术。数据加密在网络中因其特殊优势,可以防止重要数据信息被网络不法分子或者黑客拦截与窃取,经过加密处理的口令或者数据,即使被黑客截取到,但因为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保持为不可阅读、不可识别的数据形式,未授权用户无法对密文进行解密,也就无法获得具体的数据信息,这样可以确保所泄露数据信息的高度保密性。

在加密操作中,不同形式的数据库加密方案各有不同。以嵌入式数据库为例,其加密方案包括多种加密粒度,因此数据库中等待加密的密钥量较大,密钥的存储和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动态管理就显得非常必要。具体的密钥算法实现原理为:系统为每个加密对象随机生成主密钥,将其保存在数据表内,其用途是对表密钥进行加密算法处理。对象加密时,其所对应的主密钥和表密钥也要进行算法处理,所得到的新密钥再给对象进行加密。因此,即使非法入侵者获得了主密钥和表密钥,也无法对数据对象进行解密,获得最终有效数据信息,这种加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库的安全性,为提高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

3.2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就是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在计算机网络中,它是设置在应用层上的最基础的安全机制,用于保证操作者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作为防护网络数据库数据信息的第一道屏障,它通过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有效地预防非授权用户访问或者读取数据,避免用户越权访问情况的发生。不同时期出现的认证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与缺陷,目前我们接触最多的是生物识别方式里的指纹识别技术。但这种认证方式也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用户的指纹特征信息在数据库存储或网络传输中被窃取,攻击者就能利用得到的信息执行某种身份进行欺骗攻击,进而获取用户的数据信息。

4结束语

综上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信息的高度经济价值被越来越多企业发掘,数据库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数据库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而且增删改查的功能也很便利。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方面目前存在非常大的漏洞,给用户的数据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参考文献

[1]李俊.试析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J].数字通信世界,2021,(02):112-113.

[2]何正玲.论关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优化[J].电子测试,2018,(19):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