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分析
高静
延安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林业作为一个关系到全球生态平衡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其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平衡发展备受关注。当前,全球林业资源正面临日益加剧的砍伐、森林火灾等威胁,同时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对林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的关系,制定科学的政策和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文章就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林业经济建设
引言:
林业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的生态经济资源,既承载着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责任,也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然而,在长期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林业生态环境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破坏与威胁,与此同时,林业经济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生产力不足等诸多挑战。因此,探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旨在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本质上来看,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为人类生存谋福祉。人类文明依托于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人们为了经济价值,对自然资源过度攫取,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活发展有重要意义和影响,面对当前生态环境发展情况,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生态问题不容忽视。生态决定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想要实现稳定发展,需要奠定生态环境基础,加强林业环境保护,发展林业经济建设,从多方面实现林业建设价值。
2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的相互关系
2.1生态环境保护对林业经济的影响
生态环境保护对林业经济有着深远而积极的影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林业资源的基石,保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森林的自然生长和更新能力,为可持续的木材和非木材产品提供了持续的生产基础。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减轻自然灾害的风险,如森林火灾、病虫害等,有助于稳定林业生产,对于保护水源和水质具有重要作用。森林是天然的水源涵养区,有助于维护河流和湖泊的健康,通过保护水源,林业经济得以稳健发展,同时也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态环境保护还有助于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和肥力,林木的根系能够防止土壤侵蚀,维护土壤的结构,保持其肥力,这为林业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土壤环境,促进了植物的生长,提高林业经济产值。
2.2林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林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过度的林业开发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乱砍滥伐、非法伐木等行为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严重影响着生物多样性。林业经济的发展也涉及土地利用的变化,大规模的林地转为农田或城市化用地,削弱了原有的生态功能,影响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生态服务。另外,林业产业的发展也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木材加工产生的污染、森林火灾因过度的经济活动而变得更加频繁等。这些问题不仅对林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对周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3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路径分析
3.1建立保护机制、提升林业建设资金投入
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能够起到震慑性作用。想要实现林业经济发展,需要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根据林业采伐情况,制定详细规则,保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还能配合林木栽种等,实现可持续发展。林业规划工作,能够避免林业资源被破坏,还能够对林业发展中存在的破坏生态环境现象进行严厉惩处和管制;通过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抽检,抓出影响林业建设的对象,给予批评和经济处罚。林业经济发展与资金有密切联系,尽管当前国内林业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对于整体生态环境而言,还远远不够。加大林业生态方面的资金建设,为后续生态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林苗采购、育林等工作,都能够在资金支撑下进行,还能为林业科研提供经费,实现对不同种类林木的研究,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引进适合的林木。同时,根据市面常见的技术和设备,将其引入到林业建设工程中,保证加快发展进度,还能够探究林业发展新方向,而且,还可以运用资金聘请专业人才,更新仪器设备,减少病虫害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促进林业事业高效发展。
3.2寻求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规划长期发展方案
林业资源并非不能直接开发,关键在于如何做好林业资源保护,维护建设与开发之间的平衡。每年国内都使用大量木材在各行业中,随着人们对林业保护意识增强,人们也在寻求木材的替代品。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依旧需要大量木材。因此,在保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需要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满足资源利用要求。如,木材供应就可以选择成林较快的树种,保证短时间内,木材消耗后能够得到快速补充。通常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建设需要同步,但是较多地区存在先开发利用,后建设的情况,导致补充无法满足开发需求,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更导致生态环境处于被动状态。一旦存在破坏量较大的情况,后续补充需要消耗更多时间。对此,林业资源应保持建设与开发共行,探寻两者之间的平衡。改变以往的林业发展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目光,提升林业管理的科学性。
3.3优化林业生产经济结构
森林资源对社会的影响,使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才能保证双方发展步调平衡。落实生态保护制度,基于林业资源建设实施全面统筹规划。首先,需要扩大林业产业基地规模,大力发展林业。各级林场、林业按照规模,确立发展重点。推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注意产业与市场的契合度。加大林业中,生态公益林的培养。其次,推动林业加工产业发展,借助林业生产相关企业,扩大林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切实改变以往的粗放型经营模式,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强化制作成品,打造地区特色手工艺品。最后,加大生态文旅产业,利用旅游产业与林木资源有机融合,充分彰显生态文明价值。发展有特色和价值的生态林业,并注重林下经济发展,发挥地区环境优势,带动地区林业新发展。实现业务升级转型,提高地区生产能力。
3.4完善相关法律、加强林业监管
法律法规是任何工作参考的依据,对于林业经济建设而言,完善林业相关法律,是保证工作开展的前提。法律法规不完善,会导致林业建设受到影响。法律制度能够为林业建设提供保障。由于部分地区依旧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导致林业经济建设发展受限。需要基于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作为基础条款,结合各地方林业发展情况,建立相应的制度,为林业资源提供保护。在林业管理过程中,发现违规采伐现象,需要依照法律规定严厉处罚。加大林业监管力度,注重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科学对违法行为监管处置,促进林业经济建设发展。
此外,还要增强当地居民对林木的保护意识。发展林业经济不能仅依靠林业部门,还需要培养当地群众的保护意识。加大林业保护宣传力度,使居民对当地生态情况有明确了解,在认知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到林业建设工作中。促进当地生态林业再建设,提高地方生态环境水平,使林业发展能反作用于居民,为居民生活提供保障。
结语:综上所述,林业资源是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林业有关部门要结合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林业生态资源,为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除此之外,必须以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前提,扩大森林覆盖面积,转变林业资源划分方式,全面推动林业经济建设的顺利执行。
参考文献:
[1]杨汉彬.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J].热带农业工程,2023,47(3):63-65.
[2]卢静秋.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山西农经,2023(8):126-128.
[3]和勤.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 促进林业经济平稳发展[J].中国林业产业,2023(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