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实践研究
刘小慧
辽宁省凌源市刘杖子中心小学
摘要:本研究主要旨在探究农村小学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实践策略研究。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策略。包括明确活动主题、确定教育目标和注重探索实践,这些策略的提出,不仅能够为农村小学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达成学生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价值导向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活动;活动目标
我国传统节日对实施文化教育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驱动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与意义,还能提升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帮助小学生树立民族认同感。为此,本研究基于农村小学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通过融入多元化传统文化节日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实践中,以明确活动主题的方式,依据学习目标进行学习,并利用实践化活动方式,深入参与到传统节日文化体验学习中去,从而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促使学生不仅仅是能够感知到传统文化的丰富文化底蕴,同时,还能够树立正确的传统节日文化认同感。
一、明确活动主题, 学习传统节日文化
农村小学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需要基于明确的活动主题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节日学习。这样不仅能够依据活动主题提高学生对于节日文化的认知效果,同时还能够弱化学生的学习难度,促使学生依据活动主题在后续的活动实践当中,能够深入性参与到探究实践中去,帮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民俗文化,增强自身民族自豪感,从而达成树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精神的价值导向。
例如,春节作为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谐和好运将至等美好寓意,班主任在春节传统节日活动教学当中,可以通过明确活动主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春节文化。为此,班主任可以首先通过引入“我所了解的春节”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探究的方式,谈一谈自己对于春节节日的由来和节日习俗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与春节相关的民俗活动,促使学生能够激发探究兴趣。而后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实践当中,依据不同的活动习俗来进行探究自己对于民俗活动的认知,组织学生围绕活动主题进行分享认知经验,使学生能够在讨论和探究过程中依据主题内容进行深入性学习交流的方式,将春节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在活动实践当中进一步强化自身对于春节的认知。
二、确定教育目标, 学习传统节日文化
传统节日主题的活动实践内容非常丰富,班主任在活动开展当中通过确定教育目标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还能够帮助学生依据特定任务目标进行精准化学习,改变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方式,保障学生能够对于传统节日形成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获取活动实践参与感和成就感,从而丰富学生的活动实践体验感。
例如,以端午节为例,班主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端午文化由来的方式设计学习目标。具体而言,班主任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屈原相关的影视资料,以直观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端午节的由来。而后,班主任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出目标,即:“在端午节日中,我们有哪些习俗来进行纪念屈原?在纪念屈原的过程中,我们在饮食上又有怎样的变化?你还知道那些端午节习俗”通过不同问题的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同时还能够推动学生依据目标进行精准化学习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最后,学生结合班主任的引导,通过实践的方式探寻不同的节日文化,并在探寻过程中自主寻找答案。而班主任在学生寻找答案结束之后,组织学生通过互动的方式对于不同结果来进行分析和补充,从而确保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到端午节的节日习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
三、注重探索实践, 学习传统节日文化
实践作为推动学生深入体验和探究的重要方式。在传统文化节日活动中,班主任应当注重合理引导学生探索实践的方式,驱动学生深入探究传统文化节日,加强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当中更好地建立起良好的传统节日文化弘扬意识。
例如,以重阳节为例,班主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的方式感知重阳文化,具体而言,首先班主任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引入“九九”读音和“久久”不谋而合的方式,促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到重阳节也叫敬老节。接着,班主任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体现重阳文化的方式,组织学生以实践的方式对家庭中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后,学生在活动实践过程中,班主任还可以以与学生家长进行互动沟通的方式,为学生留出相应的活动实践空间,从而保障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进一步感知重阳节文化的内在含义和价值。
四、课后学习中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且我认为小学阶段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去诵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不断的加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经典的著作其实和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者都是归属于中国文化的,再者,从相同方面来看,两者都是中国历史上承传下来的文化。
比如说,像《百家姓》、《三字经》和《弟子规》等这些经典著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进行阅读,或者一周抽出几节课组织他们学习,然后在朗读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的去了解传统文化。其实这些书目中也蕴涵了很多的传统美德,这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也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和意义。
五、开展竞赛活动来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五千年历史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口头和行为有效传承了下来,而且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发展,我们的地球已经逐渐变成了“地球村,”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在慢慢走出国门,小学的相关教师应该在小学阶段不断的去渗透传统文化,让小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知。那么教师就可以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采用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可以借助游戏,也可以通过进行一系列的课外课内活动来不断渗透传统文化。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下组织学生们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要把自己所了解所知道的知识都充分的展现出来,彼此学习和借鉴。可以说一个节日,让学生们说出与其相关的古诗词,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与我们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就可以再继续引申,给小学生讲解与重阳节有关的知识。
总而言之,在小学传统文化节日主题活动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农村资源,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实践的方式,深入性体验不同传统文化节日所特有的民俗气息,从而丰富学生活动实践体验感的同时,引导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提高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康殿冠. 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及应用路径研究[J]. 教师, 2023, (17):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