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统计学的城市管理精细化策略实施路径研究

作者

王少坤

河北省鸡泽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057350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城市管理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必须采取精细的战略。本文旨在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探索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战略的途径。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以为城市管理部门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居民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统计学;城市精细化管理;公共资源;数据收集与整合;绩效评估

引言:实施精细化管理战略是实现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口的增加和资源的紧缺,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精细化策略以数据驱动为手段,可以有效地识别和解决城市治理中的难点和痛点。统计分析技术的运用,可使城市管理人员根据客观资料作出科学的决策,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一、精细化城市管理的含义和特点

城市管理精细化就是通过科学、系统的手段,对各种类型的城市资源与服务实施精细化的管理,从而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它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数据驱动、需求导向、动态调整。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对城市各种数据的综合采集和分析,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城市管理状况和面临的问题,为政府提供更加合理的城市管理策略。“以需求为中心”反映了城市居民对精细化管理的重视。城市管理从单纯的宏观调控转向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特殊需要。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和意见征集,城市管理者可以得到居民的最直接的反馈意见,这样才能更好地分配资源和提供更多的服务,提高他们的公共服务满意度。动态调整是精细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要有弹性,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是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性与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宜居、智慧、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的重要保障。

二、统计学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一)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从实际来看,将统计分析技术应用到城市精细化管理中,使决策更加科学。通过搜集和分析各类数据,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把握当前城市管理状况和发展趋势。比如,从交通流量、人口分布和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拥堵和公共服务设施匮乏的现状,并解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由此可见,以数据为基础的决策方法,既能减少人为主观臆测,又能有效规避政策执行风险,提高管理效能,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增强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统计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风险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数字化城市风险治理框架,推进统计方法与精细化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协同。以“一网统管”和“一网通办”为依托,系统研究城市运行特征,自动分析城市风险变化趋势,进行按钮式预警和按钮式调度,综合提高对城市风险的感知、控制和应对能力。要以“人、机、环、管”四大安全因素为重点,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手段,全方位地提高城市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三)促进城市治理的智能化

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可以运用统计分析技术对城市建设进行研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管理者掌握大数据所蕴含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由此,可以对城市管理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调控。比如,对公共安全、交通和环境等信息进行实时分析,有助于管理者快速地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出反应,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转。

三、基于统计学的城市管理精细化策略实施路径

(一)数据收集与整合

1.建立多源数据采集系统

为了保证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多源资料的获取与获取是十分重要的。在现代化的城市环境中,包含着各种信息,如交通监测、环境监测、人口普查、公共服务档案等。由于信息资源分布于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系统,若无统一的收集机制,极易造成“信息孤岛”的现象。比如,交通主管部门掌握着海量的交通信息,而环境保护部门却掌握着空气质量的监测信息,二者信息不能相互融合,使得管理者不能充分理解两者的关系。为此,构建多源信息获取体系,利用物联网设备、传感器和移动终端等技术,对城市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实时收集,是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步骤[1]。

2.设计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格式

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一个基于数据收集的统一的数据规范与格式。由于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存在着标准、格式上的差异,对其进行集成与分析是非常困难的。比如,交通部门也许会用一个特殊的代码来记录汽车的型号,而环境保护部门也会用不同的代码来记录来源的种类。在缺乏规范的情况下,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集成与分析。为此,必须建立一套统一的数据规范与格式,以保证多源数据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进行集成与分析,这其中既包含了数据的编码规则,也包含了其存储格式和传输协议。在此标准下,能够有效消除数据的重复与重复,从而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

3.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与整合

信息采集和集成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实现跨部门信息的共享。城市治理是一个多部门协作的过程,若不能实现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就很难构建完整的城市运行图。比如,要想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就必须掌握人口分布、交通流量和环境质量等多种信息。但是,由于其分布于公安、交通和环保等多个领域,若不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将会给相关部门带来很大的困难。这就要求城市管理人员构建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并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实时的信息共享与集成。要实现这一目标,既要有技术支撑,又要有体制上的保证,保证各个部门都能主动地参与到信息共享中来,防止出现“信息壁垒”。

(二)数据分析与建模

1.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城市问题诊断

基于数据采集和集成,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化是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应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城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现代城市管理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传统的统计分析手段已不能满足需求。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有用的信息,为城市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比如,根据交通流的资料,确定道路拥挤的热点地区及高峰期;在此基础上,结合大气环境监测资料,确定污染源的主要分布地区,这样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和决策提供参考[2]。

2.构建城市管理预测模型

城市管理预报模型的建立,是对资料分析和模拟研究的深入。城市管理是一种复杂的动力系统,其产生的诸多问题都是有规律可预见的。通过建立预警模型,可以对城市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和防范。比如,可以根据交通流的历史资料,建立道路堵塞预报模型,对将来某个时间点的道路通行情况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结合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建立大气污染预报模型,对未来数日内空气质量变化进行预报。这样的模型将有助于城市管理人员对突发事件进行防范,并为社会公众提供预警信息,从而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与安全水平。

(三)资源配置与优化

1. 基于数据分析的公共资源动态调配

对公共资源进行动态分配,是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公共资源分布存在着严重的非均衡性,如公交、医疗、教育等。例如,通过对公共交通流的实时监测,可以动态地调整公共汽车的运行频率和路线,确保公共交通的高效利用;通过对患者数据的分析,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避免部分医院人满为患,造成其他医院资源闲置。基于此,构建基于数据的动态分配模型,不仅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提高居民的满意度。

2.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

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是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对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识别出现有基础设施布局中的不合理之处,从而进行优化调整。例如,通过对交通流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某些道路的通行能力不足,从而提出道路扩建或改造的建议;通过对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某些区域的设施覆盖不足,从而提出新建或扩建设施的建议。这种以数据为基础的配置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4]。

3.实施精准化服务供给策略

“资源分配”与“优化”的最终目的在于实施“精准”的服务供给策略。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不仅体现在资源配置上,也体现在服务上。在此基础上,根据调查结果,对社区居民的需求进行精确的定位,从而更好地为其服务。例如,通过对居民投诉情况的分析,能够找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而更好地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中,人们对公共交通的需求是不同的。这种精准化的服务,不仅能让市民有更多的满意度,而且还能提高我们的行政效率。

(四)绩效评估与反馈机制

1.建立精细化管理的KPI指标体系

要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就必须建立一个清晰的考核标准,KPI考核就是这个考核的具体体现。对此,可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比如,交通管理中的关键指标可以是交通拥挤指数,交通事故发生率等;环境治理主要指标有空气质量指数、噪声指数等。这些关键绩效指标既是对城市管理人员进行考核的基准,也是对市民进行公开透明的监督[5]。

2.实施实时监测与动态评估

实行实时监控和动态评价,必须坚持长效机制。利用基于大数据统计的城市运营平台,实施城市风险地图,对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报告、监测、治理等环节进行全程管理,加强风险关联分析,增强对风险的预防引导能力。如台风是上海的主要自然致灾形态,应积极推行“气象+”风险防控模型,对城市气象风险点线面链条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控与评估,实现城市的精细化管理[6]。

结论:本文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城市管理精细化战略的实现途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研究表明,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未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入发展,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决策也将更加智能化,为公众提供更加便利而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曾茗旎.G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问题研究及对策优化[D].广西师范大学,2023.

[2]刘欣然.雅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21.

[3]申小丽.北京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职业满意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