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昝海峰
河北省广宗县第一中学 054600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深入探讨新高考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变化,分析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提高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旨在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新高考。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新高考改革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目标,打破传统文理分科模式,对高中数学教学产生深远影响。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新高考中不仅考查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如何在新高考背景下实现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成为广大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高考”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变化
1、考查内容与形式的变化。新高考数学试卷在内容上,更加注重知识的综合性与整体性,减少了偏题、怪题,增加了与实际生活、科技发展紧密联系的题目。例如,以数学建模的形式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函数、数列、概率统计等知识板块设置实际应用情境题。在考试形式上,部分地区采用新题型,如多选题、结构不良试题等。多选题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知识,避免了猜答案的情况;结构不良试题则需要学生自己分析条件,构建解题思路,更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2、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新高考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数学抽象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概念、符号和模型;逻辑推理考查学生依据已知条件进行合理推导和论证的能力;数学建模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问题并求解;直观想象有助于学生借助图形理解数学问题;数学运算保证学生准确高效地进行计算;数据分析使学生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这些核心素养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是新高考考查的重点。
二、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不适应“新高考”要求的问题
1、教学理念相对滞后。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束缚,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和思维发展。在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无法满足新高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
2、教学方法单一。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的讲授法,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借助多媒体、数学实验等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在习题讲解中,也只是机械地重复解题步骤,没有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导致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较弱,遇到新题型就无从下手。
3、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新高考选考模式下,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教学内容和进度没有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学习困难逐渐积累,丧失学习信心;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觉得“吃不饱”,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4、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缺乏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新高考强调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方向相悖。
三、“新高考”下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1、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探究活动。例如,在讲解“函数的单调性”时,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函数变化实例,如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汽车行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等,让学生观察分析,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和判断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和知识吸收效果。以情境教学法为例。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具体情境中,让数学“看得见、摸得着”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解“等比数列”时,教师可以创设“棋盘上的麦粒”情境:在国际象棋棋盘上,第一格放1粒麦子,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以此类推,每一格的麦粒数都是前一格的2倍。让学生计算到第64格时麦粒的总数,从而引出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求和公式。这种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将教学目标分为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拓展目标。基础目标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目标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培养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拓展目标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内容,拓展他们的数学视野。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多安排一些基础练习题;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内容,如数学竞赛题、数学文化专题等,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此外,布置分层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分层教学既减轻了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激发优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例如,在讲解“概率”时,可以引入彩票中奖概率、交通事故发生概率等实例;在讲解“线性规划”时,可以以工厂生产安排、物资运输路线优化等实际问题为例。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新高考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适应新高考要求的关键。通过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高考的要求,持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