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实践研究
韩雪春
新疆广播电视台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摘要:传统电影艺术形式的革新与技术推动,造就数字电影艺术形式的诞生,数字电影艺术模式更加注重观影性、视觉冲击感、特效性及全新的价值体验。以数字电影艺术的审美体征为研究主体,通过审美体征分析深入掌握审美实践的本质尤为关键。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并探讨数字电影艺术的内涵价值、审美特征与审美实践,以期为更多的影视艺术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数字电影艺术;审美特征;审美实践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电影作品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有着更低的制作成本以及多元化的视觉效果,这就使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我国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的当下,更是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数字电影艺术丰富其精神世界。基于此,影视艺术行业从业者需要深入分析数字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结合其审美特征挖掘其内涵价值,以高质量的数字电影艺术作品满足新时代观众群体的审美需求。
一、数字电影艺术概述
伴随我国电影产业逐渐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电影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电影是指通过计算机科学、网络信息技术与智能数字特效软件等,将电影媒介与形式载体进行创新,区别于传统的胶片电影模式。数字电影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创新,也是对电影艺术审美的一次重新诠释,是审美实践当中提升观影感、体验度的一次重要检验。
首先,数字电影艺术中强调科技与数字的融入,科技是指新一代的电影设计制作模式、方法及工具应用等,包括剪辑、编辑、后期、拍摄等多方面。数字融入是指对电影载体及形式的改变,包括观影清晰度、拍摄质量及视觉效果等。其次,数字电影艺术是一种新的审美思维及标准的体现,将传统电影的直观审美评估进行提升,拓展电影艺术审美的开放性、自由度与多元化,对各种元素、素材与技术应用给予美感的客观评价。
二、数字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审美需求的世俗性
数字电影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影艺术形式,具有其自身的审美特征。其中,审美需求的世俗性是数字电影艺术的一种重要审美特征。在数字电影艺术中,观众的审美需求更加注重对于现实世界的关注和体验,追求真实、生动、贴近生活的电影表现形式。相对于传统电影艺术,数字电影艺术更加强调对于社会、文化、政治等现实议题的关注,反映当下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同时,数字电影艺术也倡导一种更加互动的观影体验,观众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参与电影创作的过程,使得观影成为一种更加主动、自由的体验。
(二)审美对象的奇观性
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不仅使得电影制作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重要的是它为电影艺术带来了新的审美可能性。数字电影可以打破传统电影中一些物理法则的限制,如场景、道具、特效的构建,使得观众可以欣赏到更加奇幻、创新和超现实的画面效果。因此,数字电影的奇观性是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之一,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审美状态的沉浸性
数字电影艺术通过技术手段,如高清晰度图像、立体声音效和虚拟现实等,将观众带入电影情节,让观众完全融入电影世界,忘却现实生活的干扰。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更加深入地体验到电影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同时,数字电影艺术也借助沉浸式的体验来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让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电影所传递的情感信息,从而产生更深刻的审美体验。
三、数字电影艺术的审美实践
(一)初期发展
数字电影技术的起源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关技术的应用也是数字电影艺术的雏形。当社会进入工业时代向电子信息技术时代转型的阶段后,制作人员就能够使用计算机成像技术制作简单的数字电影艺术作品,如像素图形界面、交叠视窗等,也推动了数字概念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设备的不断完善使计算机设备具有了更多的屏幕色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电影荧屏的展现效果。
例如:1977年乔治·卢卡斯执导的《星球大战》的上映,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也是从这个电影开始,美国的系列电影大军开始了它的长征之路(包括《星球大战》正传2和正传3都在这一时期)。“《星球大战》是第一部使用“动态控制相机”拍摄的电影。”“用计算机生成3D线框图像,CG制作的太空背景。”“依靠建模技术制作的遥控机器模型。”“首次用计算机操纵宇宙飞船的运动轨迹,把摄像机拍不到的天外世界变成了逼真的图景。”除此之外,虽然该影片还有60%都由一种易于退色的胶片拍摄的(这种胶片于80年代初期被淘汰),但是它的票房还是冲到了7.75亿美元,这在20世纪70年代可以算得上是奇迹了,就是称其为数字商业影片的第一大作也不为过。
(二)深入探索
数字电影艺术审美实践在发展探索阶段,着眼于技术创新和艺术探索的融合,尝试拓展电影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效果。其中,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数字技术的应用上,包括视觉特效、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等。这些数字技术的运用,让电影的视觉效果更加出色,能够创造更为细致、逼真的画面,让观众在视觉上获得更加震撼的体验。在艺术探索方面,数字电影艺术审美实践主要在寻求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审美效果。
首先,剧本创作和故事情节的呈现。数字电影的拍摄技术和后期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电影创作中的想象空间得到更大的拓展。在数字电影中,剧本的创作不仅可以依托传统的文学、戏剧或历史事件,还可以借助数字技术的辅助,创造出更为细腻、丰富的故事情节。其次,摄影和镜头运用的探索。数字电影摄影和镜头运用在传统电影艺术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多变,可以通过特殊的摄影机、稳定器和运动控制设备,拍摄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的电影画面。再次,音乐和声音效果的运用。音乐和声音效果是数字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可以为电影增加更多的情感和气氛。数字电影的制作中,音乐和声音的处理方式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例如采用更为立体的音效处理技术,创造更具有空间感的音效。
(三)成熟应用
在数字电影艺术的成熟应用阶段,数字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电影制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数字电影制作技术不断创新,电影制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不断提高。数字化制作技术为电影制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首先,数字技术的应用使电影制作过程更加高效。数字技术可以使电影制作中的诸多环节实现自动化和数字化,提高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例如,数字化的预可视化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电影后期制作的时间和成本。数字化的制作工具可以使导演、编剧、摄影师等创作人员更加快速地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其次,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影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影像的特效处理、合成、场景重建等创新要求,从而让电影更加多彩。例如,《阿凡达》中运用的3D技术,可以让观众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幅度提升了电影观影体验。最后,数字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数字技术的使用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操作,这就需要电影制作企业拥有更多的技术人才。同时,数字技术也要求制作人员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同时具备创意和艺术能力,才能实现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最大价值。
结语: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电影艺术必将在未来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数字电影艺术的审美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技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数字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任航.数字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实践[J].电影文学,2022(24):54-57.
[2]石常鹏.数字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实践[J].文学艺术周刊,2023(8):91-93.
[3]高源.当代社会文化环境对数字电影艺术发展的影响研究[J].文艺争鸣,2023(9):18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