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与防控措施
钱树友
兰西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黑龙江绥化 151500
摘要:为保障农户经济利益,减少牛巴氏杆菌病危害。本文将结合相关文献与自身的工作经验,对牛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与防控措施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得知,牛巴氏杆菌可分为肺炎型、急性败血型、水肿型、慢性型以及坏死性乳房性,可通过涂片镜检、实验室分离检测等方式进行确诊,通过卫生消毒、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等方式,可有效防控,减少危害。
关键词:防控措施;临床特点;牛巴氏杆菌病
前言: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在2024年1年内,全国肉牛出栏5099万头、牛肉产量779万吨、牛奶产量4079万吨。由此可见,养牛业是我国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牛肉是满足我国生活需求的重要物资。作为1种常见、危害巨大的牛病,牛巴氏杆菌病严重影响养牛业生产效能,对我国畜牧业发展有显著危害。鉴于此,本研究对牛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与防控措施进行分析,旨为农户、基层农技人员提供一定参考,旨在降低发病概率,保障用户经济效益。
1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为2~5d,在发病初期,病牛体温陡增至41℃~42℃,并发生泌乳停止、反刍废绝或消退、食欲不振、鼻镜干燥、黏膜紫绀、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根据病状不同,可将本病分为以下几类。(1)肺炎型。在临床上,以此类巴氏杆菌病最为常见。牛在感染后,呼吸困难,仰头,张口,伸舌,最终因窒息而死。亦或是恶性干咳,对其胸部进行叩诊,有浊音区存在,进行听诊,有摩擦音、锣音、水泡音存在。如在2岁以下病牛发生,腹泻剧烈,观察其粪便,可见血迹。(2)急性败血型。在临床,此类巴氏杆菌病危害最大。感染后,腹泻极剧烈,视其粪便与鼻液,均有血,病程极短,24h内便会死亡。(3)水肿型。感染后,病牛的腹下、头颈部以及胸部,均会有水肿出现。在发病初期,水肿热痛。在发病后期,水肿硬凉。视其眼,红肿且流泪。部分个体会排出血便,如救治不当,极易因窒息而死。(4)慢性型。此类巴氏杆菌病多急性败血型转变而来,病状如下:消瘦、久泻不止、剧烈咳嗽。(5)坏死性乳房炎症型。此类巴氏杆菌病多见于初产牛或待产母牛。病牛双眼深凹,眼结膜有充血,牛角与耳皆冰凉。观察其粪便,稀黑,恶臭,或煤焦油状,或水样。暗紫色斑块大量出现在病牛乳区,形状极不规则,大者与巴掌相似,小者与蚕豆相仿,随病情发展,向丘疹状疱疹转变,其中,有液体存在,粘性,淡黄色。大部个体乳汁均无显著变化,部分个体在挤奶时,有异常液体出现,粘稠状,紫红色,并有气体排出。对其乳房进行触诊,会有捻发音发生。如不及时救治,则产奶量显著降低,水疱破溃,使坏死灶形成,随着病情发展,不断蔓延,最终使得乳区坏死、溃烂。
1.2病理变化
牛巴氏杆菌病病理变化的主要特征为败血症变化,肌肉、黏膜、皮下组织以及内脏表面有广泛性出血点存在;蛋花样积液大量堆积在胸腹腔内;淋巴结明显水肿,内脏充血;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呈现于肺部,弥漫性坏死或出血,切面多为大理石状。如感染水肿型巴氏杆菌病,病牛颈部、咽喉处皮下浆膜皆有浆液性浸润存在,将其切开,可见液体,透明,呈深黄,部分个体伴有血迹;观察其颈前淋巴结或咽淋巴结,可见高度肿胀。如感染乳房炎性巴氏杆菌病,病牛乳区高度肿胀,观察皮肤紫斑处的真皮乳头有出血或充血现象存在,腺泡组织结构被破坏,腺管中呈脂肪样变性。
2诊断
在进行诊断时,以病理变化、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点为依据,可进行初步判断。为确诊,则可采用下述措施。(1)涂片镜检,操作者应当要采取病牛坏死乳房组织、乳汁、水疱液、淋巴结、肺脏、脾脏、肝脏以及心血等,进行涂片,经革兰氏或瑞氏染色后,开展镜检工作。若显微镜下,有圆形小杆菌存在,同时杆菌两 端染色明显,杆菌呈单个或者多个链状排列,没有芽孢,但荚膜染色结果为阴性,操作者便可做出判断:该细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2)实验室分离检测。采取该方法时,操作者在无菌环境提取检测样本,样本包括病死牛的肺脏、肝脏、胸腔渗入液,接着将样本接种在营养肉汤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以及血液琼脂培养基上,接种温度以37℃为宜。待24h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培养基。此时,能够发现血液琼脂培养基有菌落存在,该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中部隆起,表面光滑,无溶血现象;麦康凯培养基无菌落出现;肉汤培养基则肉汤质地均匀,较为浑浊,视其底部,有沉淀物存在。操作者可挑选、采集单个菌落,进行涂片制作,接着开展瑞士染色,此刻,可观察到两极着色现象,杆菌两端钝圆,利用革兰氏染色的方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为阴性。这一实验结果表明,被分离的细菌为巴氏杆菌。
3防控措施
3.1预防措施
3.1.1加强卫生消毒
加强卫生消毒,可消灭牛舍中的巴氏杆菌,减少发病概率。对牛舍道路、场地进行消毒工作时,可将生石灰加水配制成10%-20%的浓度,均匀喷洒。同时,亦可用20%的石灰乳对麻袋或草包进行浸泡,将其放置于牛舍门口,工作人员、外来访客在进入牛舍时,可在此进行消毒。对牛舍内部进行消毒时,可采用5%“强力碘”溶液进行喷洒,喷洒频率以3~4次/周为宜[1]。
3.1.2注射疫苗
注射疫苗是预防牛巴氏杆菌病的最佳措施。在此,以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注射为例。该疫苗中含有灭活的荚膜B群多杀性巴氏杆菌(CVCC44502和CVCC44602和CVCC44702)多用于预防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即牛出血性败血症),免疫期为9个月,可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体重100kg以下的牛,每头4.0ml;体重100kg以上的牛,每头6.0ml。
3.2治疗措施
3.2.1西医治疗
对于初发病,病情较轻的牛只,可采用普鲁卡因青霉素300万~600万单位、双氢链霉素5~10g进行肌内注射,注射频率为1~2次/d;对于发病后期,病情较重的牛只,可采用硫酸庆大霉素80万单位进行肌内注射,注射频率为2~3次/d[2]。
3.2.2中医治疗
(1)取玄参、金银花、生地黄、水牛角各60g,麦门冬、丹参、连翘各45g,黄连、竹叶心各30g,水煎灌服;(2)取牡丹皮45g,荷药60g,生地黄150g,水牛角180g,亦用水煎灌服[3]。
结语与展望:(1)结语。总而言之,牛巴氏杆菌病是1种危害大,扩展快的疾病,为减少疾病为害,保障自身利益,农户可通过接种疫苗,加强消毒等方式予以防控。(2)展望。近年来,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可应用在牛巴氏杆菌防治工作中。例如:病牛在感染牛巴氏杆菌病后,会出现高烧,食欲不振等诸多现象,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项圈技术,可实时监测牛只的进食频率,身体温度,如存在发生牛巴氏杆菌病的可能性,能够及时发出预警,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化。
参考文献:
[1]郑丽丽,杨威,李杰峰,等.谈自研中草药治疗兔巴氏杆菌病的试验研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5,(01):61-63.
[2]马银堂.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J].畜禽业,2025,36(01):76-78.
[3]孙秀明,吕华林,杨春光.牛病治疗难的原因及牛常见疾病诊疗[J].吉林畜牧兽医,2025,46(01):136-138.
作者简介:钱树友(1971—),男,汉族,黑龙江兰西县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领域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