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快乐学习下小学体育田径趣味化教学探究

作者

智明威

泰州市凤凰小学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在新时期学校体育田径的课堂教育中,传统教学模式需要被打破,用有趣的方式来刺激学生们的积极性。本文基于“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对趣味性田径教学方法和应用手段进行研究,提出了利用游戏化手段、多类型课程交叉应用和教师专业发展组织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力课堂,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综合素养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快乐学习;趣味化教学

前言:现阶段小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着“偏重技术教学,忽视学生兴趣发展”的现象,导致学生对于长跑运动的兴趣不高。于是,“小学有趣的田径改革”得到教育部的倡导,即以有趣的手段,结合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特性,进行田径活动的有趣化,并达到让孩子获得身体锻炼的同时又能通过活动让孩子体验到乐趣的目的。

一、基于快乐学习的小学体育田径趣味化教学优势

传统田径教学模式将降低学生热情,而小学体育田径趣味化教学模式的加入是为教学环境做出改变,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这种新兴教学模式将体育运动和比赛融入田径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以明快的颜色搭配结构化的器械,利用场景模拟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主动参与度[1]。同时,利用小学体育田径趣味教育内容,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其主动发现和合作探究,让学生自发参与到体育运动项目中去,提高他们对运动的喜爱程度。

二、快乐学习下小学体育田径趣味化教学路径

(一)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

传统的田径教学在训练过程中采用较多的重复性模式,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提高课堂质量,而小学体育田径趣味化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运用游戏、竞赛相结合、创新训练方法来改进训练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提高身体素质。

在具体实施时,教师应采取别出心裁的实施方法。例如利用色彩斑斓且设计精妙的器材,世界田联宣传的儿童趣田径器材,器材自身就能吸引儿童注意并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此外,借助情境式教学,例如短跑的练习加入“模仿跑”的内容,学生需在活动中模仿袋鼠跳或模仿猎豹等,在角色扮演的趣味氛围中提升速度和协调能力。此外还可举办小型田径赛事,例如接力、绕杆赛等形式的趣味赛事,在比赛中体会田径运动魅力,在享受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田径运动技巧[2]。

小学体育田径趣味化教学法有着显著的效用。如某中学田径队班级运用该项教学法,学生参与人数提高约40%,学习技术技能提高。趣味教学法是运用认知心理学原理、角色变换和场景模拟激发学生兴趣,快速掌握体育技能。此外,有趣的田径教学方法也进一步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增强了田径课堂的教学气氛,进而有利于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为中心,激发自主参与

体育田径趣味化教学法是根据教育理念中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过程,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综合素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一系列系统的设计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田径运动技能。

具体而言,在投掷的教学中,教师还设计了一个名为“炮弹攻坚战”的新型游戏,将掷沙包与团队战术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决定进攻与防御战术。在这过程中,需要权衡敌人的弱点与长处,也需要考虑到本组如何合理分配与协同战术方式。在实际的练习环节中,学生的手臂肌肉能得到充分训练,此外也在交流与协同中初步培养了团队意识。

除此之外,体育田径趣味化教学的方式也摒弃了传统“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线性单一化教学,更多的是让教师充当助教、引导员的角色,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难题。例如,在“炮弹炮弹攻防战”环节中,会根据每个队伍参与的表现做出客观评估,并提供一些改进建议,但不会干预学生的思考过程。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在操作体验过程中主动构建体育观念,融会贯通并熟练掌握投准技术动作。

可见,对小学体育田径趣味化教学中将“炮弹攻防战”等新型游戏融入其中,并以摆脱传统单一传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侧重于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并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更好地掌握田径运动,使其在未来发展建设中打下基础。

(三)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田径趣味化教学的开展对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养起着积极推动作用,重视的是多种趣味项目的综合开展促进个体身体机能、心理状态、人际交往等方面发展的特质[2]。“接力拼图比赛”将短跑与思维逻辑结合起来,在完成激烈运动后即时进行拼图,既可直接增强其跑步应变能力,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其问题处理和抗压能力。例如“趣跑”活动在重庆市鲤鱼池小学的推广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自尊程度、养成了守纪律的习惯以及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而且为个体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从学科层面上分析,趣味运动项目是以身体和心理负荷为手段,能够有效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激烈的长跑训练,能够显著提升心肺功能,并且完成的拼图任务需要运动员高度注意思考做出快速准确判断,有利于增强脑部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其次,趣味运动会也为学生搭建了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使其能够在面对压力和对抗的时候学习调节情绪,提升心理承受力。例如在“拼图接力比赛”中,面对整支队伍无从下手的状况,队员之间的相互鼓励、帮助是攻克难关的最关键因素,过程中势必锻炼个人社会适应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体育田径趣味化教学是落实“健康第一”体育育人理念的具体行动。通过教育游戏设计,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人员素质,可以让体育课变成学生积极主动愿意参与的学习过程,实现“寓教于乐”和“高效锻炼”的高度契合。

参考文献:

[1]崔久霞.实施趣味教学,焕发小学体育田径训练新魅力[J].天津教育,2025(2):11-13.

[2]徐子亮.快乐体育理念下小学趣味田径课程实施路径[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5(1):017-020.

[3]林春沁.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路径探究[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5(1):90-92.

课题名称:基于AI辅助教师“精智”专业发展实践研究(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