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皮肤屏障修复在敏感肌肤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

刘宁宁 吕亚伟

1.身份证号码:130204198912110643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二医院 2.身份证号码:130205198209220345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二医院

一、引言

敏感肌肤已成为当代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皮肤问题,其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与环境变化、生活方式调整及护肤习惯改变等因素密切相关。当皮肤屏障受损时,其防御与保水功能同步下降,导致皮肤处于“脆弱状态”,极易受到内外因素刺激而引发敏感症状。因此,深入研究皮肤屏障修复的机制与作用,对构建科学、有效的敏感肌肤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皮肤科学与护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二、皮肤屏障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一)皮肤屏障的结构组成

皮肤屏障主要由表皮角质层构成,其结构可概括为“砖墙结构”—角质形成细胞为“砖块”,细胞间脂质为“灰浆”,二者共同协作形成致密的防御层。角质形成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会逐渐失去细胞核与细胞器,最终形成扁平、坚韧的角质细胞,这些细胞通过桥粒结构相互连接,构成角质层的基本骨架。细胞间脂质则主要由神经酰胺、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组成,这些脂质以层状结构填充于角质细胞间隙,形成连续的脂质膜,不仅能够阻止水分透过角质层向外蒸发,还能阻挡外界小分子物质进入皮肤内部,是皮肤屏障功能的核心物质基础。此外,角质层表面的皮脂膜与天然保湿因子(如氨基酸、尿素、乳酸)也参与皮肤屏障的构建,皮脂膜可减少外界环境对皮肤的直接刺激,天然保湿因子则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维持角质层的水润状态,进一步增强屏障的稳定性。

(二)皮肤屏障的生理功能

皮肤屏障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防御”与“维稳”两大核心作用。从防御功能来看,一方面,角质层的“砖墙结构”与细胞间脂质膜能够物理性阻挡外界污染物、微生物、紫外线(尤其是 UVA)及刺激性化学成分的侵入,避免这些物质对真皮层细胞造成损伤;另一方面,屏障还能通过化学性防御机制,激活皮肤内的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与抗炎因子,中和外界刺激引发的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从维稳功能来看,皮肤屏障是维持皮肤水油平衡的关键:细胞间脂质膜的疏水特性可有效减少角质层水分的经表皮流失(TEWL),确保皮肤内部水分含量稳定;同时,屏障还能调节角质细胞的分化速度,避免角质层过厚或过薄,维持表皮结构的完整性。此外,皮肤屏障还参与皮肤的感知功能,正常的屏障结构能够降低皮肤对外界温度、触觉等刺激的敏感度,避免异常神经信号传导引发的不适感。

四、皮肤屏障修复在敏感肌肤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一)缓解敏感肌肤的即时不适症状

敏感肌肤的干燥、泛红、刺痛等不适症状,本质上是屏障受损后皮肤对外界刺激的异常反应。屏障修复的首要作用便是通过补充皮肤缺失的脂质(如神经酰胺、胆固醇)与保湿成分,快速修复受损的细胞间脂质膜,减少经表皮水分流失,缓解皮肤干燥状态。当角质层水分含量恢复正常后,角质细胞的结构稳定性增强,皮肤的紧绷感与粗糙感会显著改善;同时,补充的脂质成分能够填补角质细胞间隙的“漏洞”,阻止外界刺激物进一步侵入皮肤内部,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皮肤的泛红、瘙痒与刺痛症状。此外,屏障修复过程中使用的温和保湿成分(如泛醇、透明质酸)还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进一步隔离外界刺激,为皮肤提供“缓冲空间”,即时缓解不适感。

(二)阻断屏障受损与敏感的恶性循环

如前文所述,敏感肌肤存在“屏障受损—水分流失—炎症反应—屏障进一步受损”的恶性循环,而屏障修复的核心作用之一便是打破这一循环。通过外源性补充细胞间脂质(尤其是神经酰胺),能够直接修复受损的脂质膜,恢复屏障的物理防御功能,减少外界刺激物的侵入,从源头降低炎症反应的发生概率;同时,保湿成分的补充能够维持角质层的水润状态,为角质细胞的分化与修复提供良好环境,促进皮肤自身的屏障修复机制激活——皮肤在水分充足的状态下,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速度会恢复正常,细胞间脂质的合成能力也会随之增强,进而实现“外源性修复”与“内源性修复”的协同作用。当屏障功能逐渐恢复后,经表皮水分流失量稳定在正常范围,皮肤的炎症反应得到控制,屏障受损的速度会显著低于修复速度,从而彻底阻断恶性循环,使皮肤状态逐步向健康方向发展。

五、敏感肌肤的皮肤屏障修复策略

(一)外源性修复:补充屏障所需核心成分

外源性修复是敏感肌肤屏障修复的基础策略,核心在于通过护肤品外源性补充皮肤缺失的成分,快速修复受损屏障。首先,应优先选择含有神经酰胺、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的护肤品,这三种成分是细胞间脂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如神经酰胺:胆固醇:游离脂肪酸=3:1:1)复配使用时,能够最大程度模拟皮肤自身的脂质膜结构,快速填补角质细胞间隙的“漏洞”,恢复屏障的物理防御功能。其次,需搭配温和的保湿成分,如透明质酸(小分子与大分子复配,可实现深层补水与表层锁水)、泛醇(兼具保湿与抗炎作用)、尿囊素(促进角质细胞修复,缓解刺激),这些成分能够维持角质层水分含量,为屏障修复提供良好环境。此外,还可选择含有植物提取物(如积雪草苷、甘草酸二钾)的产品,这类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皮肤炎症反应,辅助屏障修复,但需注意选择成分简单、无香精、无酒精、无刺激性防腐剂的产品,避免额外刺激皮肤。

(二)内源性修复:激活皮肤自身修复机制

内源性修复是屏障修复的关键,旨在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与护肤习惯,激活皮肤自身的修复能力。从护肤习惯来看,首先应避免过度清洁——敏感肌肤应选择氨基酸洁面产品,每日洁面次数控制在 1-2 次,避免使用去角质产品与洁面仪器,防止进一步损伤角质层;其次,需注重防晒,紫外线是导致屏障受损的重要诱因,敏感肌肤应选择物理防晒剂(如氧化锌、二氧化钛)为主的防晒产品,这类产品温和无刺激,同时避免在紫外线强烈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从生活方式来看,应保持充足的睡眠(每日 7-8小时),睡眠不足会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与修复功能;饮食上应减少高糖、高油、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这类食物可能加重皮肤炎症反应,可适当增加富含必需脂肪酸(如坚果、深海鱼)与维生素(如维生素 C、维生素 E)的食物,为皮肤合成细胞间脂质提供原料;此外,还应注意情绪调节,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皮肤状态,抑制屏障修复。

六、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皮肤屏障受损是敏感肌肤发生的核心诱因,而皮肤屏障修复在敏感肌肤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随着皮肤科学研究的深入,屏障修复技术将向更精准、更高效的方向发展,针对不同类型敏感肌肤(如干燥型敏感、油性敏感)的屏障受损特点,将开发更具针对性的修复成分与产品,实现“个性化修复”。皮肤屏障修复将持续作为敏感肌肤管理的核心,为敏感肌肤人群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方宜梅.从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探究外用青黛制剂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23.DOI:10.26973/d.cnki.gbjzu.2023.001057.

[2]齐志峰,郑双进,张晓瑜,等.射频联合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凝胶修复面部皮肤屏障功能的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20,10(03):48-52.DOI:10.19593/j.issn.2095-0721.2020.0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