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

张雪莉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实验幼儿园 236800

引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幼儿园数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技术手段的运用,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直观生动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符合幼儿认知特点,更能有效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一、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数学活动结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深度融合为早期数学启蒙带来了革命性变革,通过生动直观的多媒体呈现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幼儿可感知的具体形象。交互式电子白板、数学教育 App 等数字化工具创造出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操作虚拟教具的过程中自然建立数物对应关系,理解几何图形特征。触摸屏技术的应用满足了幼儿通过直接操作获取经验的学习需求,使数学活动从静态观察转变为动态探索。AR 增强现实技术将二维图形立体化呈现,帮助幼儿直观感知空间关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智能反馈系统能即时捕捉幼儿的操作反应,提供个性化的引导和支持,使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数学能力。这种技术赋能的数学活动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具的局限性,更创造出一个充满探索乐趣的学习环境,为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教师观察评估幼儿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活动应用的效果评估

(一)幼儿数学学习兴趣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色彩鲜艳的动画界面和趣味性强的互动游戏深深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在触摸屏上拖拽数字进行排序、通过体感游戏收集虚拟图形等新颖形式,让数学学习变成了孩子们期待的游戏时间。教师观察到幼儿在数学区角停留时间明显延长,主动选择数学游戏的频次增加,部分幼儿还会在自由活动时间自发进行数学 App 操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原本对数学活动表现出畏难情绪的幼儿,在技术支持下也逐步建立了信心,开始愿意尝试更具挑战性的数学任务。这种由外在吸引到内在动机的转变,为幼儿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了重要的情感基础。

(二)幼儿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活动使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可感,幼儿在操作虚拟教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核心数学经验。通过分类游戏 App,幼儿能更准确地按照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排序。计数活动中动态呈现的对象帮助幼儿建立稳固的数物对应能力,减少手口不一致的现象。空间认知方面,三维建模软件让幼儿轻松观察图形从不同视角呈现的样子,促进了空间想象力的发展。特别是测量概念的学习,通过虚拟尺子等工具的反复操作,幼儿对量的比较和守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些数字化体验与传统教具操作形成互补,共同构建起幼儿完整的数学认知体系,使其获得的数学经验更加丰富和系统。

(三)幼儿思维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信息技术为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了独特支持,开放式数学软件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解决路径,培养了发散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图形拼搭程序中,幼儿可以自由组合各种形状,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图案,这种无限制的操作空间极大地激发了创造性表达。逻辑推理方面,编程启蒙游戏引导幼儿通过试错发现规律,逐步建立因果关系的认知。特别在模式认知活动中,数字化工具允许幼儿随时调整和扩展模式序列,使其对规律的理解更加灵活和深入。这些技术支持的探索过程不仅发展了幼儿的数学能力,更培养了好奇、坚持、创新等重要的学习品质,为其后续的认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多媒体课件为幼儿园数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支持与情景创设,教师可精心设计包含动画、音效等元素的互动课件,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展示内容。在认识数字的教学中,通过数字变形动画展示数字的书写笔顺与形象特征,配合相应数量的动态图像帮助幼儿建立数概念。几何图形教学中运用图形拼接课件,幼儿可通过拖拽操作观察图形组合与分解的过程,直观理解图形间的转换关系。比较类活动中,课件可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如"小动物比身高"等场景,引导幼儿在情境中理解长短、高矮等量的比较。这些多媒体资源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更能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难点,使数学活动更加高效有趣。

(二)借助数学教育游戏开展活动

数学教育游戏将学习目标巧妙融入游戏机制,让幼儿在玩中学。设计良好的游戏软件包含多层次的难度设置,如初级阶段的点数对应游戏、中级的简单加减游戏以及高级的逻辑推理游戏。在图形认知方面,拼图游戏可让幼儿通过旋转、翻转等操作探索图形的空间关系。模式排序游戏中,幼儿需要发现并延续物品的排列规律,培养观察力和推理能力。角色扮演类数学游戏如"小超市"模拟真实情境,幼儿在虚拟购物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些游戏往往设有即时反馈机制,既能维持幼儿的参与动机,又便于教师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

(三)运用智能教学设备进行互动

智能教学设备为数学活动带来更多互动可能,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多人同时操作,幼儿可以直接用手指在屏幕上进行图形拼搭、数字书写等活动。体感设备让数学学习变成全身运动,通过身体动作来感知空间方位和数量关系。智能积木等实物交互设备将虚拟与现实结合,幼儿搭建的实体模型可以实时在屏幕上生成对应数字信息。机器人教具通过编程指令让幼儿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设置机器人行走路径来理解方向和距离。这些设备创造的沉浸式体验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自然和有趣,有效促进幼儿的主动探索。

(四)通过在线学习资源拓展学习

在线学习资源的丰富性与便捷性为幼儿园数学教育开辟了崭新的延伸空间,教师通过精心筛选和整合各类数字化素材,构建起系统的数学资源库。在数字认知方面,优质的数学动画故事通过生动的情节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生活化,如《数字王国奇遇记》等系列视频,让幼儿在观看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数感。互动式电子绘本将传统阅读与数字操作相结合,幼儿在翻阅电子书时能通过点击、拖拽等方式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家长端 APP 提供的亲子数学游戏指导手册,详细说明了如何在家庭环境中开展"厨房里的测量""客厅里的形状寻找"等生活化数学活动。智能学习平台还支持教师上传自制的教学微视频,记录班级幼儿在数学区角的活动表现,形成成长档案袋。这些数字资源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材料的单一性,更通过云端共享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让优质的数学启蒙教育能够惠及每一个幼儿。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有机融合,为幼儿数学启蒙教育开辟了新途径。在科技与教育的交汇处,我们既要善用技术创新教学形式,又要把握幼儿发展规律,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幼儿数学思维的培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一诺.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应用现状及提升策略[D].长春师范大学,2025.

[2]钟子晖.幼儿园数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策略探析[J].新课程研究,2024,(S2):105-107.

[3]陈文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幼儿园数学领域活动开展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3,(19):140-142.

[4]左霖影.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核心经验的探究[A]现代化教育国际研究学会论文集(四)[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22:3.

[5]陆怡蕾.惊喜于成长,精彩着生活——幼儿园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有效应用分析[J].才智,2020,(0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