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刘畅
金寨县映山红初级中学
任务型教学法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由英国语言学家 Willis 等人提出。该教学法以“任务”为载体,将语言学习与真实的语言运用场景相结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理解和运用词汇,实现“在做中学”。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符合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要求。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
(一)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传统词汇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机械背诵词汇表,容易产生枯燥感和抵触情绪。而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如“校园生活词汇大搜索”“制作英文节日贺卡”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接触和运用词汇,将词汇学习与有趣的活动相结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强化语境运用,提升词汇运用能力
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只有在具体语境中才能被真正理解和掌握。任务型教学法注重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语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词汇进行表达,如在“小组讨论周末计划”任务中,学生需要运用“plan”“visit”“prepare”等词汇描述自己的计划,这种在语境中运用词汇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词汇的用法,避免“死记硬背”,提升词汇运用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三)培养合作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任务型教学法中的许多任务需要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如“英文情景剧表演”“词汇游戏竞赛”等。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解决任务中遇到的问题,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需遵循“任务设计—任务实施—任务评价”的流程,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词汇教学目标,科学设计任务,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一)任务设计原则
1、目标性原则
任务设计需紧扣词汇教学目标,明确每一个任务要让学生掌握的词汇知识和技能。
2、趣味性原则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初期,好奇心强,对有趣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兴趣。任务设计应注重趣味性,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和形式
3、层次性原则
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差异,任务设计需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置难度梯度不同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4、真实性原则
任务设计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和未来的语言运用场景,让学生感受到词汇学习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实施流程
根据 Willis 的任务型教学框架,结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特点,可将教学实施流程分为“任务前(Pre-task)—任务中(While-task)—任务后(Post-task)”三个阶段。
1、任务前—激活旧知,明确任务
在任务前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做好完成任务的准备。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复习与新词汇相关的旧知识,激活学生的已有词汇储备,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其次,教师需清晰地向学生介绍本次任务的主题、目标、内容和要求,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要达到什么效果。
2、任务中—自主探究,合作完成
任务中阶段是学生主动学习和运用词汇的核心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任务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以个体或小组形式自主探究、合作完成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如当学生在表达中遇到词汇困难时,教师可以通过提示、举例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或理解词汇,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例如,在“模拟购物”任务中,若学生想表达“这个书包多少钱”却不知道“how much”的用法,教师可以提示“当我们想知道物品价格时,我们可以说‘How much is...?’”,引导学生自主运用词汇。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任务中大胆尝试运用所学词汇,即使出现错误也不要急于纠正,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达。
3、任务后—展示评价,巩固提升
任务后阶段是对任务完成情况的总结和反馈,也是巩固词汇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任务成果展示,如让小组代表分享“运动爱好调查表”结果、展示“英文节日贺卡”等,在展示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词汇,同时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秀表达。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应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合理控制任务难度和时间
任务难度过高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过低则无法达到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需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合理控制难度,确保任务具有挑战性但又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同时,要合理安排任务时间,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和完成任务,避免因时间紧张导致任务流于形式。
(二)关注个体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个体差异,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和支持。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词汇提示、例句示范等,帮助他们完成任务;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如鼓励他们运用更多的拓展词汇、进行更复杂的语言表达等,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三)注重词汇的复现和巩固
词汇的记忆和掌握需要反复复现,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通过不同的任务和活动,让词汇多次复现,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词汇笔记本,记录所学词汇及在任务中遇到的新词汇,定期进行复习和巩固,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
总之,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核心,将词汇学习与真实的语言运用场景相结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天齐.任务型教学法在流动学生初中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0.
[2]任莉.探讨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明日,2021(7):1
[3]龙岗.浅析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014(00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