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探究

作者

梁新元

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神木 719300

引言

进入新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企业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度增加,会计核算错误或滞后可能导致的风险也在不断升高。在这个背景下,探讨和实施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策略,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保障财务信息质量,从而实现高效、规范的会计核算管理。

1 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1.1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是企业决策的生命线。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遵循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和流程,不仅能够确保会计数据在记录、分类、汇总等各个环节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而且大大减少了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信息失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管理层提供全面客观的决策依据,助力企业精准把握市场脉搏,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1.2 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实施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是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重要途径。企业在运营中不可忽视财务风险,而会计核算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其规范程度直接关系到风险防控的效果。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企业能够实现对会计核算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错误和舞弊行为,防止因这些问题引发的财务损失。此外,加强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能够帮助企业优化资金配置,合理控制负债水平,确保资产负债结构的健康稳定,从而有效降低因资金链断裂或债务危机导致的财务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健运行。

1.3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规范化的会计核算不仅要求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做到精细化、标准化,更促使企业从战略高度审视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推动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企业能够实现对各项经济活动的有效监控,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规范化管理强调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促使企业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提升应对市场变化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2 企业会计核算现状分析

2.1 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

一是会计核算责任制度缺失,会计职责划分不准确,内容存在交叉现象,且未开展岗位轮换,可能引起不规范行为发生;二是会计核算监督制度缺失,未从制度层面对会计核算进行监督,现阶段的监督以人员自检自查为主,监督有失公允;三是会计内控制度缺失,会计核算缺乏制衡,存在“一家独大”嫌疑,可能存在越权处理行为。

2.2 会计核算人员素质低

第一,一些会计核算人员的规范性意识淡薄,在实践活动中仅依据上级布置的任务开展工作,很少考虑自身操作行为产生的影响。部分会计核算人员尚未认识到会计核算规范性与企业决策科学性、经营稳定性、发展持续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不主动纠正自身错误行为,也不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从而影响会计核算质量。第二,个别会计核算人员的操作行为缺乏规范性。受企业人才引进不足、人员培养不连续等影响,部分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知识体系待更新、专业技能落后。

2.3 信息化建设不足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一些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和进展明显滞后。一些企业仍然依赖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即使部分企业引入了会计软件,但由于软件选型不当、系统配置不合理或缺乏专业的 IT 支持,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效果不佳,难以充分发挥其在数据处理、分析预测等方面的优势。信息化建设的不足,不仅限制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而且影响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3 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

3.1 完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专业财务小组调研各部门业务流程,厘清各业务模块的资金运作及成本分配规律,再基于此分析制定适合各类业务特点的核算标准。二是在现有核算流程基础上,先梳理每个环节中的冗余环节,取消重复审批流程,分步骤优化调整,简化部门间核对工作。针对日常支出业务,可设立简化的报表格式,缩短数据整理时间,并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将核算时间节点提前到月末前,确保月底结账时数据完整可供查询。同时,为每个流程设定明确的时限与责任人,保证核算任务按时完成。三是设立独立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对各部门会计工作开展核查,重点关注重大资金流动、关键业务数据等核心环节。审计部门需根据各部门核算数据编制审计报告,直接提交至管理层。企业也可以请独立的审计公司检查财务报表的合规性及核算制度的执行情况。每次审计结束后需出具详细审计报告,并根据审计结论提出修改建议。

3.2 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可以从能力建构视角切入,打造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国有企业针对不同职业阶段人员的能力需求,搭建筑基-提升-精进的阶梯式培训机制。新入职人员侧重核算实务操作标准化训练,通过模拟真实业务场景演练,引导其快速掌握核算规程;对于 3~5 年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则需要提高其政策敏感性,及时解读国资监管新政,并着重培养其应用能力。值得关注的是,企业要提高对职业道德培育的重视度,打破传统说教模式,采用典型案例情景模拟形式,培养会计从业者的自觉意识。在激励机制建设方面,深度绑定核算质量指标与绩效考核,并在原有考核体系中纳入凭证规范化率、报表勾稽准确度等量化指标,有效降低单据差错率。同时,建立针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资质与岗位晋升机制,如财务主管岗位必须具备中级以上职称,这种制度设计保障关键岗位胜任力。此外,会计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借鉴师带徒制度经验,建立知识传承机制。

3.3 加快会计核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企业需对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估,如系统的功能、稳定性、扩展性及其支持的会计处理流程的覆盖面,识别出系统在处理复杂会计事项、数据集成、报表生成等方面的不足。基于评估结果,企业应规划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路径,如引进先进的会计软件、升级现有系统、定制开发以满足特定的业务需求。企业需要引进先进的会计信息系统软件,提供从原始凭证录入到财务报表编制的全流程自动化支持,支持多维度的财务分析和预测。在数据集成方面,企业应通过建立数据仓库,集成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中的会计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和统一分析。对于财务报告的自动化生成,通过设置模板和算法,能够根据预设的财务指标自动生成报表,大幅度提高报表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结束语

会计核算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记录者”,更是企业财务状况的“诊断师”。尽管当前许多企业在会计核算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管理措施的持续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必将进一步提升。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会计核算管理,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融合,推动企业会计管理的智能化、透明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朴明宇.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规范化管理措施分析[J].活力,2024,42(07):156-158.

[2]董香云,刘晓迪.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探讨[J].产业创新研究,2023(19):163-165.

[3]张文涛.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主要措施研究[J].中国产经,2023(18):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