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
徐海平 王璐 沈继权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淮安 22300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影响患者的思维、情感、行为和认知。睡眠质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至关重要,他们常经历失眠、早醒和多梦等睡眠障碍,导致日间疲劳和注意力下降。我国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然而,常规护理存在局限性,如缺乏针对性和个体化护理[1]。为进一步提高本病的改善效果,本文将针对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在下文进行了分析叙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80 例分析病例为2023 年7 月至2025 年7 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80 例患者运用电脑平均分配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 40 例,观察组中有 24 例男患者、16 例女患者,平均年龄为( 42.50±2.00⟩ 岁,对照组患者中有 25 例男性、15 例女性,年龄均值为( 43.00±2.20 )岁,组间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后无显著差异( ρ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1)全面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症状、心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等,以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2)个性化护理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生活技能训练等。3)药物治疗护理:密切监测患者药物治疗的反应,确保药物剂量准确,观察并记录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4)心理干预:实施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CBT)和社交技能训练,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5)环境调整:创造一个安全、有序、舒适的治疗环境,减少环境刺激,降低患者的精神压力。6)生活技能训练:教授患者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如个人卫生、财务管理、时间管理等,以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7)社会功能恢复: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逐步恢复社会功能,如参加兴趣小组、社区活动等。8)家庭支持系统: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通过家庭教育和沟通技巧培训,增强家庭成员对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1.3 观察标准
① 应用汉密顿焦虑(HAMA)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展开评价,总分值100 分,焦虑越重分值越高。 ② 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患者的精神病症状,总评分为 7 分,评分越高症状越重。 ③ 睡眠质量评价使用匹兹堡(PSQI)量表,最高评分18 分,睡眠质量越好评分越低。 ④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运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表进行评价,总评分10 分,最终评分越高,满意度越好。 ⑤ 将护理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记录对比。
1.4 统计学
本文中计量、计数指标数据均用SPSS24.0 软件处理,用
)、t 描述检验计量指标,用 (%) 、 X2 描述检验计数指标,指标数据对比后具有统计学意义时, P<0.05 。
2 结果
护理前,组间临床指标对比存在的差异较小( P>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精神病症状及睡眠质量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如表 1
表1 对比组间临床各指标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成因复杂,包括遗传、环境和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尤为关键,环境因素如应激、药物滥用和生活习惯也可能加剧病情。疾病危害广泛,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甚至引发自杀和暴力事件。尽管常规护理重要,但存在不足,如缺乏针对性、忽视心理需求、专业素质不一和资源不足[2]。为此,我院对其患者开展了针对性护理干预,且最终获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针对性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护理方案的模式。它包括定制护理措施、心理支持和疏导、专业培训和资源优化。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针对性护理能提升护理效果、改善睡眠、降低复发率、增强患者信心、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护理团队专业发展,推动护理进步,提升患者护理体验[3]。
综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开展针对性护理,可使患者的焦虑状态、疾病症状和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欢,林顺兴.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2):442-444.
[2]谢小坚,施思.针对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2):439-441.
[3]乐美花.针对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评价[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9):1773-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