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护理对面神经炎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
王珊珊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面神经炎在近年来发生率不断提高,患者发病后以面部肌肉瘫痪、口角歪斜为典型表现,不仅影响患者面部功能与形象,还易引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患者的负性情绪又可能延缓康复进程,出现恶性循环[1]。目前临床干预多聚焦于药物与功能训练,对心理状态关注不足[2]。中医情志护理基于传统中医理论,通过情绪调节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本研究对比其与常规干预的效果,为面神经炎综合护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干预)与观察组(30例,中医情志护理)。 对照组:男 17 例、女 13 例;年龄 22-68 岁(平均 45.2±9.7 岁);发病 1-7 天(平均 3.2±1.5 天);观察组:男 16 例、女 14 例;年龄 23-67 岁(平均 44.8±10.1 岁);发病 1-6 天(平均 3.0±1.3 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确诊面神经炎,单侧面部瘫痪,肌电图 / 神经电生理检查支持诊断;18-70 岁,意识清、能沟通,发病 ≤7 天,未接受过心理干预;无严重精神、认知障碍,知情同意,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患者合并脑肿瘤、脑卒中继发面神经炎;合并严重脏器衰竭,有精神疾病史或服抗精神药;语言 / 听力障碍,随访中途退出或不耐受中医情志护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基础治疗,口服泼尼松、维生素 B1 等,护理周期 4 周。
1.2.1 对照组
患者护理期间,采用常规干预,严格遵医嘱监测病情与生命体征,观察面部肌肉活动;宣教疾病知识、康复周期,指导戴眼罩保护角膜;协助日常清洁,提醒服药,指导面部功能训练(每日 2 次,每次 15 分钟),满足患者的基本护理需要[3]。
1.2.2 观察组
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
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心理状态,护士每日共情沟通 20 分钟,疏导焦虑、自卑情绪,增强康复信心;按情绪选五音疗法音乐,焦虑选宫调、抑郁选商调,每日 1 次 30 分钟,搭配兴趣活动转移注意力;指导患者按摩合谷、太冲穴(每日 2 次,每次 3-5 分钟),辅助疏肝理气;每周召开家属会,指导家属给予鼓励,营造支持氛围,强化患者的心理状态[4]。
1.3 评价标准
负性情绪:护理前后用 SAS(焦虑)、SDS(抑郁)评分,分数越低改善越好。
满意度:护理后用自制问卷(满分 100 分)评估,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指标
采用 SPSS2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采用 x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 SAS、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分)

3.讨论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 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说明中医情志护理改善负性情绪、提升满意度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护理成效。
从机制分析来看,面神经炎患者负性情绪多因病情不确定性与形象压力,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疏导;中医情志护理通过共情沟通缓解孤独感,五音疗法与兴趣活动转移负性注意力,穴位按摩从生理层面辅助调节情绪,形成 “心理 - 生理” 双重干预,为患者的心理情绪改善做好保障。在满意度上,中医情志护理关注个体情绪差异,结合家庭协同干预,让患者感受重视,且特色护理手段提升信任度。但需注意,该护理需护理人员掌握中医理论与操作,推广时需加强培训[5]。未来可延长随访,探索其对长期康复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中医情志护理对面神经炎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较好,有利于降低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价值较高,具体结合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优化,给予个体化中医情志护理。
参考文献
[1]谢旋,陈婷如,梁小清. 面肌训练操联合心理护理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J]. 中外医药研究, 2024, 3 (33): 133-135.
[2]陈晓瑜,黄丽萍,陆培琴. 面瘫康复操并心理护理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面部功能恢复中的价值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4, 22 (15): 173-175.
[3]尹晓慧,廖玉婷,徐亚楠,等. 基于熵权法多指标评价优选太极推拨手法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治疗方案 [J]. 中医临床研究, 2023,15 (33): 129-133.
[4]史潇琳,王晚红,唐锐,等. 中医外治法治疗面神经炎的研究现状 [J].中国疗养医学, 2023, 32 (10): 1086-1090.
[5]周玲,李海丽,刘莹,等.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面神经炎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 18 (16): 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