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经典文化元素的融合实践研究

作者

李丹

第二实验小学校 136000

引言

古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精华,是语言艺术与文化精神的高度统一。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古诗词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接触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认同的关键阶段。然而,当前许多课堂仍以“背诵默写”为主,忽视了诗词背后的文化背景和精神内涵,使教学缺乏文化厚度和情感温度。为了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诗育人”的目标,有必要探讨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如何科学有效地融合经典文化元素,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文化理解能力。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经典文化元素的内涵与价值

(一)经典文化元素的界定与类型

经典文化元素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传承价值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及艺术表现形式。具体包括:儒家思想(如“仁爱”“礼仪”)、诗礼教化观、古典审美趣味(如“意境”“对仗”)、节气节令文化、传统服饰礼仪等。在古诗词中,这些文化因素通过语言意象、典故、节令意蕴和诗人情怀得以充分体现,构成诗词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化载体。

(二)小学阶段引入经典文化元素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是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将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引导式融入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其人文素养和道德认知能力。通过文化元素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认同与民族自信。二、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经典文化元素融合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文化背景

在选诗过程中,应注重诗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例如,在教授《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应围绕清明节和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节日文化与诗意情感的契合。还可适当拓展相关文化素材,如传统祭祖仪式、登高插茱萸等内容,帮助学生构建文化背景图景。

此外,教师还可根据诗人所属时代背景,介绍如盛唐气象、宋代雅致、明清诗词格律变化等时代特征,使学生在欣赏语言之美的同时,感知诗歌所处的文化语境。

(二)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文化体验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是提升文化融入效果的关键。首先,可通过情境再现,如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场景、穿插戏剧演绎等,让学生沉浸式体验诗境与文化氛围;其次,可组织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如古诗词吟诵大赛、汉服日、书法拓展课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与表达能力。

此外,还可引入项目化学习模式,例如围绕“唐诗文化周”设计主题任务,让学生围绕节气、人物、地理等要素进行分组研学,不仅培养合作精神,还增强其文化理解与表达能力。

(三)强化教学评价,关注文化素养发展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文化融合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应在传统的朗诵、默写基础上,加入文化理解、审美表达、情感体验等维度的评价内容。例如教师可设计诗歌赏析小论文、文化问答活动、小组演讲任务等,从多角度考察学生对诗词文化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应建立成长型评价档案,记录学生在文化认知、表达与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与提升,以形成个性化、过程性、多元化的评价系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文化学习。

三、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经典文化元素融合的实践效果与反思

(一)教学实践效果的呈现

在古诗词教学中,我注重将传统节气、礼仪、诗礼文化等经典元素有机融入课堂。如在教授《清明》时,我通过播放节气民俗视频,介绍清明扫墓、踏青、插柳等习俗,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朗诵演绎,引导他们理解诗句中蕴含的思念与感伤情感。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诗意之美,也增强了对节日文化的认同。在教学《赠汪伦》时,我设计了情境剧演出活动,让学生分组排演诗中送别情景,通过台词还原、人物揣摩,体会李白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许多平日沉默的学生也乐于参与,表达自然。课余时间,我还组织开展“古风周”活动,包括古诗卡片手工制作、汉服展示、现场吟诵等,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体验,也使课堂更加灵动、多元。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明显感觉到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日益浓厚,不少学生会在课堂外与同学交流诗句含义,甚至尝试创作押韵短句,传统文化的亲切感逐渐在他们心中扎根。

(二)教学融合过程中的问题与反思

尽管实践富有成效,但我也深刻体会到教学融合中存在的难点。一方面,我自身在传统文化素养方面还存在短板,面对一些典故和诗意内涵,讲解有时难以深入、系统。为此,我积极参加相关研修培训,扩展古代文学和文化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文化活动内容虽丰富,但易与课时安排发生冲突,影响教学连贯性,我逐步尝试将文化内容内嵌于语文教学目标之中,实现知识与文化的同步推进。同时,个别学生起初兴趣不高,我则尝试从他们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如用节日习俗与家庭活动建立联系,增强共鸣。实践让我认识到,文化教学不能浮于表面,教师要不断提升文化表达力和教学设计力,才能真正唤起学生对诗词与文化的情感认同和内在热爱。

总结: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融合经典文化元素,是实现语文教学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和完善评价体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文化理解、增强民族认同。尽管在实践中仍面临教师能力、教学时间等挑战,但只要各方共同努力,持续探索融合路径,小学古诗词课堂将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助力学生实现从“知诗”到“懂诗”、再到“爱诗”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黄亚霞. “备-教-学-评”一体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探究 [J]. 学苑教育,2025, (17): 34-36.

[2]李莉.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J]. 读写算, 2025,(16): 61-63.

[3]索朗曲宗. 西藏乡镇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实践探索[J]. 西藏教育, 2025, (01): 30-3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