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群医学理念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启示

作者

赵诚

皖南医学院 241002

引言

群医学理念以实现人群整体与长远健康效益最大化为宗旨,倡导从健康促进、疾病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到康复六个方面实行个体与群体的整合照护。这一理念推动了护理实践从传统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强调多学科协作及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关注个体患者的临床结果,更注重提升人群健康水平和促进健康公平,为创新护理服务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框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3 年 2 月-2024 年 2 月期间的 100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研究对象中男性 52 例,女性 48 例,年龄分布范围为 45-75 岁。纳入标准包括:年龄40-80 岁;经临床明确诊断为上述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意识清楚,具备基本沟通能力;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患有恶性肿瘤或预期生存时间不足1 年;存在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近期参与其他干预性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遵医嘱进行常规降压、降糖或调脂等药物治疗,并提供基础的生活指导,如建议控制饮食和增加日常活动。护理人员会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讲解疾病基本知识,患者在此过程中主要被动遵从医嘱。

观察组采取群医学理念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该团队整合了专科护士、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及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通过定期病例讨论(例如每周1 次联席会议)和共同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旨在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支持等多维度的整合照护,确保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健康服务的连续性。(2)建立“促防诊控治康”一体化服务模式。该模式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如每周1 次联席会议),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旨在实现从短期疾病治疗向长期健康管理的转变,提升服务连续性和健康效益。(3)推行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基于个体的基因组学特征、生活习惯数据及临床指标(如血压、血糖等生化参数),通过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算法,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包括营养配比(如每日钠摄入量<5gλ 、运动处方(如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150 分钟/周)及用药调整在内的综合管理策略,旨在实现健康干预的精准化与高效化。

1.3 观察指标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满意度指标及临床结局指标来评估干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以%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后健康行为与满意度指标

观察组在健康知识掌握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证实该模式能有效改善慢性病管理效果,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如下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健康行为与满意度指标比较

2.2 临床结局指标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缩短( 7.2±2.1 天 /10.5±3.3 天),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8%/22% ),且生活质量评分提升 82.4±6.3/70.8±7.2 ),证实该模式在促进患者康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如下表2 所示: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结局指标比较

2.3 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观察组在实施群医学理念护理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由干预前的(70.5±6.8)分提升至(89.2±5.3)分(t=12.34,P<0.01),且干预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6.1)分。基于群医学理念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如下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3 讨论

基于群医学理念的护理干预通过多学科协作和“促防诊控治康”一体化服务模式,显著提升了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并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和缩短了住院时间。该模式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了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的转变,为创新慢性病护理实践提供了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医学理念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标志着护理学科从传统疾病照护向人群整体健康促进的重要转型。通过促防诊控治康六位一体的健康照护模式,护理工作不仅提升了慢性病管理等领域的实践效果,更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健康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罗忠琛,李峥,陈红丽,王青.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的公共卫生护理内涵与实践范畴[J].中国公共卫生,2024,40(12):1532-1537.

[2]张恩铭,王喜益,胡韵,王彩凤,周滢,黄秀秀,方琼.群医学发展现状及对护理学科发展的影响[J].军事护理,2024,41(06):65-69.

[3]闫鹏慧,刘彩平.核医学护理实践教学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