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

作者

赵威棋

河南酷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周口 466200

引言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载体,涉及公路、桥梁、建筑、水利等多个领域,其建设质量与安全直接影响社会民生和经济发展大局。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深水区推进,项目规模持续扩大,结构形式日益复杂,施工难度显著提升。据行业统计,约 30% 的土木工程因管理疏漏或风险处置不当出现工期延误, 15% 的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隐患,年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

传统依赖经验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难以应对复杂环境下的风险挑战:某桥梁项目因未充分评估地质条件,桩基施工中遭遇溶洞导致坍塌,直接损失超 2000 万元;某住宅项目因进度计划不合理,工序衔接混乱,最终成本超支 20% 。因此,构建科学的施工项目管理体系与系统性风险控制机制,成为推动土木工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一、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现状与风险类型

(一)管理现状及突出问题

流程碎片化严重:项目策划、施工组织、质量验收等环节缺乏有效衔接,形成管理“孤岛”。例如,某市政道路项目因设计图纸与现场地质条件不符,且交底环节未及时沟通,导致路基施工返工,直接延误工期 1 个月,额外成本增加 80 万元。

多方协同效率低下:业主、施工单位、监理方之间信息传递存在壁垒,现场问题反馈滞后。某水利枢纽项目因设计变更方案各方意见分歧,审批流程耗时 15 天,造成200 余名工人窝工,损失达 50 万元。

技术应用深度不足:虽引入 BIM、物联网等技术,但多停留在模型展示层面,未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动态管控。某商业综合体项目 BIM 模型仅用于管线碰撞检查,未与进度计划关联,导致实际施工中仍出现 3 次工序冲突。

(二)主要风险类型及特征

安全风险:高空坠落、基坑坍塌、机械伤害等事故占比超 60% 。某超高层项目外脚手架搭设未按方案执行,立杆间距超标,导致浇筑过程中架体坍塌,造成 3 人死亡、5 人受伤的安全事故。

质量风险:材料不合格、工艺不规范引发结构隐患。某桥梁项目预应力张拉控制不严,梁体出现裂缝,返工处理费用超 1200 万元,工期延误 3 个月。

成本风险:材料价格波动、设计变更频繁导致造价失控。某铁路项目因钢材价格上涨 15% 及 7 次重大设计变更,总成本超支 1.2 亿元,占原概算的 15% 。

进度风险:极端天气、供应链中断等因素影响工期。某隧道工程施工中遭遇突水突泥地质灾害,叠加混凝土供应商停产,导致工期延长 6 个月,产生窝工费用 3000 万元。

二、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优化策略

(一)构建全周期一体化管理体系

策划阶段:编制涵盖技术、质量、安全、成本的综合性管理计划,明确各参与方权责边界。桥梁项目需专项评估通航、防洪等外部环境影响,某跨江大桥通过前期策划,提前制定汛期施工预案,避免了 2 次停工。

施工阶段:推行 PDCA 循环管理模式(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建立周例会制度实时解决问题。某住宅项目通过该模式,将模板支护与钢筋绑扎的工序衔接时间从 48小时缩短至 32 小时,标准层施工周期减少 1.5 天。

验收阶段:实施分部分项工程“零缺陷验收”,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独立核验。某高速公路项目通过严格验收,通车后第一年返修率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 80‰ 。

(二)数字化技术赋能管理升级

BIM 技术深度应用:构建三维模型实现施工全过程可视化管理。某机场航站楼项目通过 BIM 模型模拟机电管线安装,提前发现 128 处碰撞点并优化,现场返工率降低90% ,节省成本 600 万元。

物联网实时监控:在塔吊、深基坑等关键部位部署传感器,数据实时传输至管理平台。某地铁项目通过基坑位移监测系统,提前预警 3 次超阈值变形,及时采取加固措施避免坍塌。

智慧工地系统集成:整合人员定位、环境监测、视频监控功能。某产业园项目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实时抓拍未戴安全帽等违规行为,安全隐患整改率从 65% 提升至98% 。

(三)强化资源协同与供应链管理

搭建云端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业主、施工、监理三方数据实时交互。某水利项目通过该平台,将设计变更审批流程从 5 个工作日压缩至 1 个工作日,累计减少窝工损失 120 万元。

建立弹性供应链体系:与供应商签订价格波动联动条款,储备备选材料。某桥梁项目针对钢材价格波动,通过协议锁定基础价 + 浮动调整机制,将成本增幅控制在 5% 以内。

三、土木工程施工项目风险控制措施

(一)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

建立前期风险清单:基于类似项目案例与现场勘察数据,梳理风险因素。某山区公路项目识别出滑坡、暴雨、材料运输困难等 20 项风险,针对性制定应对措施,施工期间未因预判风险导致停工。

构建动态评估模型:采用风险矩阵法(可能性 × 影响程度)分级管控。某商业中心项目通过模型评估,将深基坑开挖等 12 项高风险项降至 3 项,投入专项防控资金800 万元,避免潜在损失超 5000 万元。

(二)分类型风险控制策略

安全风险防控:

危大工程专项方案经专家论证,某高支模项目通过优化立杆间距与剪刀撑布置,承载力提升 40% 。

实施“班前安全教育 + 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制度,某项目特种作业违规率从 25% 降至 3‰

配备智能安全帽与电子围栏,某项目通过技术预警阻止 30 余次违规进入危险区域行为。

质量风险管控:

材料进场执行“双检制”(合格证+复试报告),某项目累计拒收不合格钢筋 50吨、水泥 300 吨。

关键工序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某桥梁预制梁施工中,通过专检发现 7 片梁体钢筋间距超标,及时返工避免质量隐患。

成本与进度风险控制:

运用赢得值法监控偏差,某项目发现成本偏差(CV)为-8%时,立即优化采购渠道,将最终超支控制在 3%以内。

制定分级赶工预案,某市政项目遭遇暴雨延误 15 天后,通过增加作业面与夜间合规施工,如期完成节点目标。

(三)应急管理与风险转移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针对火灾、坍塌等事故,明确应急队伍、物资储备与处置流程,每季度开展实战演练。某项目消防演练中,成功在 5 分钟内控制初期火灾,较预案要求缩短 3 分钟。

运用风险转移工具:购买工程一切险与第三方责任险,某桥梁项目因台风导致挂篮受损,保险理赔覆盖 80%损失,约 240 万元。

四、工程案例:某跨江大桥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实践

该项目主桥长 1200 米,面临深水区施工、台风影响等多重挑战,通过系统化管理与风险控制实现预期目标:

管理优化:搭建 BIM 协同平台,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实时共享模型数据,提前解决管线碰撞、支架干涉等问题,节省工期 2 个月。

风险控制:

地质勘察发现河床断层后,立即调整桩基长度至 80 米,并采用高压注浆加固,避免基础沉降超标。

台风季前完成挂篮锚固系统升级与材料防雨存储,减少台风造成的损失 300 万元。

实施成效:项目提前 3 个月通车,成本控制在概算范围内,获评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

五、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贯穿项目全周期,通过流程优化、技术赋能与风险预控形成闭环管理。当前,数字化转型为管理升级提供了全新路径,但需警惕技术与管理“两张皮”现象,注重技术落地实效。

参考文献

[1]王云.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J]. 陕西建筑,2024(8):45-50.

[2]刘新华.土木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与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24(3):78-80.

[3]任永坤.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探讨[J].装饰装修天地,2025(7):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