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对病毒性肝炎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

王彩龙

邢台市第九医院 河北省 055250

病毒性肝炎为临床较常见的病症类型,其是指由不同类型病毒感染而导致的肝脏炎症疾病,病毒感染渠道包括食物、水、感染者血液、体液等,病毒感染进入肝脏细胞后开始繁殖,引起肝脏炎症及脏器损伤,患者有疲劳、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病毒性肝炎存在一定传染性,会对健康所造成较大的威胁,临床及时诊断病毒性肝炎,才能开展有效的治疗措施[1-2]。血常规、生化检验均是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主要诊断措施,它们各有侧重地反映了病毒性肝炎的不同病理生理状态,联合应用能够全面且准确地诊断病毒性肝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3 年1 月至2024 年12 月病毒性肝炎患者(观察组)与健康检查体检者(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对照组年龄31—64 岁,均值( 48.34±1.73) ;体质指数 21~24kg/m2 ,均值 :22.45±1.12)kg/m2 。观察组组年龄 30—65 岁,均值为( 48.85±1.45 );体质指数 21~24kg/m2 ,均值( 22.45±1.35)kg/m2∘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血常规与生化检验。在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静脉血约10ml ,将离心机设置为 3000r/min 转速,离心处理 10min 后第一时间得到上层血清[3-4]。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以及配套的质控品、校准品对血液样本进行处理,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严格遵守说明书上的规范操作进行,并在科学标准的范围内控制所有质控品,保证在样本有效期内完成检验。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各方面数据都按照 SPSS22.0 进行处理,均值 ± 标准差对计量数据表示,t 检验, P<0.05 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常规指标对比

血常规指标显示,观察组患者各数值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 1 生化检验项目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数值存在差异, P<0.05 ,详见表 2

表1 血常规指标(

2.2 两组生化检验项目对比

表2 生化检验项目(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逐渐偏离健康轨道,间接促使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病毒性肝炎具有一定传染性,患病后患者会经历食欲减退、肝部区域疼痛、全身乏力等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患者只有及时采取有效诊断措施,才能得到针对性治疗[5-6]。血常规检验和生化肝功能检验,医生可以分析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肝炎病毒标志物等,从而判断患者是否感染病毒性肝炎及其类型,为诊断提供更为直观的依据。

本文中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常规检测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生化检验项目,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高于对照组,白蛋白、血清白蛋白/球蛋白低于对照组。这表明,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常规水平、生化检验指标均与健康者存在有明显差异。所以临床诊断病毒性肝炎患者,可通过血常规检验及生化检验评估患者肝脏功能,以及血液代谢水平等是否存在有异常。两种检查项目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检查结果,也能够为临床诊断病毒性肝炎提供重要的依据。

综上所述,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能够在早期发现异常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参考文献

[1]刘庆,梅玉峰,熊钻,等. 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对病毒性肝炎诊断的临床意义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 17 (23): 79-81.

[2]全悦. 病毒性肝炎诊断时采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效果探讨 [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3, 40 (05): 611-612.

[3]季奥,杨秋兰,黄钱珍. 血常规检查联合血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系统医学, 2023, 8 (13): 66-69.

[4]周忻,张珏,陈莉英. 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合血常规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诊断价值[J]. 山西医药杂志,2022,51(24):2864-2867.

[5]崔富强.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公共卫生威胁:促进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7):1522-1524.

[6]缪佳.分析及探索临床诊断病毒性肝炎时采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20,7(2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