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养荣胶囊联合炔诺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王世莲 解媛茜 孙玥
1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镇卫生院 吉林桦甸 132400; 2郑州大学23级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五年制一班 河南郑州 450001; 3吉林桦甸市中医医院 吉林桦甸 132400
【关键词】更年期;妇科养荣胶囊;功能性子宫出血;炔诺酮
医院妇科中,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十分常见,通常是由内分泌调节功能出现异常所致,并以经期紊乱、经量多与经期长等为主症,若不积极干预,将会导致严重后果[1]。目前,医生在干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人之时,通常会采取药物疗法,如:使用炔诺酮等,但有报道称,单纯使用一种药物干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人,其疗效并不显著[2]。本研究以 58 名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人为例,将着重探究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联用妇科养荣胶囊与炔诺酮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3 年5 月-2025 年4 月,本院接诊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人( N=58 )。以电脑随机双盲为依据均分58 名病例:试验组年龄跨度43-54,均值( 48.92±2.51 )岁;病程跨度3 个月-6 年,均值( 1.93±0.41 )年。对照组年龄跨度44-55,均值( 49.13±2.78⋅ )岁;病程跨度3 个月-6 年,均值( 1.97±0.45⋅ )年。各组上述资料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是:组间差异不显著( P>0.05 )。
1.2 方法
试验组用妇科养荣胶囊与炔诺酮,详细如下:妇科养荣胶囊,单次用药量4粒,温水送服,3 次/d,疗程是3 个月。炔诺酮,初始用药量 5mg ,温水送服,3 次/d,需确保用药间隔是 8h,待连续治疗 3d 且止血后,调整为 2.5mg/Ω /次,温水送服,2 次/d,疗程是3 个月。
对照组用炔诺酮,详细如下:
1.3 评价指标
1.3.1 对各组的 FSH 与 LH 指标进行检测。
1.3.2 参照下述所列标准,对病人的疗效作出评定: ① 无效,症状未缓解,性激素水平未改善。 ② 好转,症状有所缓解,性激素水平有所改善。 ③ 显效,症状消失,性激素水平显著改善。各组的总有效率是:(好转 + 显效)/组人数 ∗100‰
1.4 统计学分析
针对本次研究中所列出的全部数据,在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及处理时都用SPSS 26.0,在完成统计学分析这项工作之时都用 X2 及 t 这两种检验方式,前者与后者分别检验计数、计量资料,关于上述两种资料的呈现形式: 1% )和(
所得结果展现出来的差异,如若符合统计学标准,可写作 P<0.05
2 结果
2.1 性激素水平分析
表1 内各组的FSH 和LH 检测结果:治疗前,组间差异不显著( P>0.05 );3 个月疗程结束时:试验组的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 P<0.05 )。
表1: 性激素水平显示表 (U/L,
)

2.2 疗效分析
表2 内各组的疗效评定结果:试验组高于对照组( 96.55% vs 75.86% , P<0.05 )。
表2; 疗效显示表 [n,(%)]

3 讨论
临床上,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作为女性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可引起子宫不规则出血与经期紊乱等症状,且部分病人也伴随有心悸、烦躁与潮热等症状[3]。炔诺酮乃孕激素类药物,能对病人机体中的性激素水平进行有效的调节,但单一用药疗效并不理想[4]。祖国医学中,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被纳入“崩漏”等范畴之中,可由肾虚等因素所致[5]。妇科养荣胶囊乃纯中药制剂,主要是由阿胶、陈皮、杜仲、川芎、当归、香附、白芍、甘草、黄芪、茯苓与益母草等中草药构成,当中,黄芪具备健脾补气之功效,白芍具备补益肝肾与养血敛阴之功效,阿胶具备补血止血之功效,当归具备补血调经之功效。诸药合理配伍,可起到较好的祛瘀调经、补气养血与疏肝解郁等作用。常规使用炔诺酮期间,对病人辅以妇科养荣胶囊治疗,可提升疗效,同时也能促进病人性激素水平的改善。
综上,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人联用妇科养荣胶囊与炔诺酮,其性激素水平与疗效均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华芝. 地屈孕酮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25,23(8):78-80.
[2] 李丽霞,易丹,张延芹. 甲羟孕酮片 + 复方炔诺酮片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影响[J]. 系统医学,2024,9(18):155-158.
[3] 顾苗苗,张晓钰,徐磊. 米非司酮联合炔诺酮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J]. 中外医疗,2024,43(16):79-82.
[4] 李俊霞,付滨,周超. 复方炔诺酮与醋酸甲羟孕酮联合用于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3,4(17):132-135.
[5] 赵嘉琳,王莉梅. 妇科养荣胶囊联合炔诺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 Meta 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5):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