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E 术后应用阿帕替尼联合胸腺肽α1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影响
涂小飞
江西省儿童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1
原发性肝癌(PHC)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均有较高发病率,具有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临床治疗 PHC 的重要方法,可对肿瘤组织供血进行栓塞使其坏死,但阻断供血的同时可增加肿瘤血管再生的风险,使得肿瘤复发[1]。阿帕替尼可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2(VGEF-2)进行抑制发挥抗肿瘤效应,但单独应用仍有复发几率,分析主要与免疫功能降低有密切关系。胸腺肽 α1 可对免疫细胞进行激活,并刺激T 细胞使其分泌大量淋巴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2]。基于此,本文将阿帕替尼联合胸腺肽α1 用于本院收治的PHC 患者TACE 术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4.1~2025.3 本院收治的 92 例 PHC 患者,随机分组,各组 46例。
对照组男女各自29 例/17 例,年龄46~78 岁,平均( 62.78±3.29 )岁。
观察组男女各自29 例/17 例,年龄46~78 岁,平均( 62.78±3.29 )岁。两组资料比较,不具显著差异( p>0.05λ
1.2 方法
对照组于TACE 术后予以阿帕替尼治疗,口服, 250mg/d ,观察组于术后予以阿帕替尼(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一致)联合胸腺肽α1 治疗,于皮下注射胸腺肽α1, 1.6mg/d ,3 天注射1 次,两组均持续治疗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于疗程结束后参照实体瘤疗效标准对两组评价,包括CR、PR、SD、PD,疾病控制率(DCR)为前3 项例数之和/总例数 ×100.00‰
(2)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外周静脉血 3ml , 1500~2500r/min 转速进行离心(时间 10min ,半径11cm),以流式细胞仪对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检测,包括 CD3+. 、 CD4+ 、 CD8+. 。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 SPSS23.0,计数和计量资料用 x2 和 t 检验,以%和(
)表示,若(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两组DCR 比较,观察组 80.43% 更高( 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2.2 免疫功能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不具显著差异( P>0.05 ),干预后,观察组 CD3+ 、 CD4+ 更高、 CD8+ 更低( 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免疫功能对比 

3.讨论
PHC 为临床常见且多发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认为可能与肝硬化、环境、病毒性肝炎等因素密切相关。TACE 为临床治疗PHC 的主要手段,但术后肿瘤血管再生、侧支循环形成几率较高,可导致肿瘤复发。
阿帕替尼与 VEGF-2 受体具有较高亲和力,可通过对肿瘤血管形成进行抑制发挥抗肿瘤效应,但单独应用仍有部分患者效果欠佳,仍存在复发的可能,分析与术后机体免疫功能恢复较慢密切相关。胸腺肽α1 为一种免疫细胞激活剂,可对淋巴细胞进行刺激,使其有丝分裂,并增加IL-2、IL-3 等淋巴因子含量,发挥免疫调节作用[3]。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 DCR、免疫功能指标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究其原因为阿帕替尼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迁移、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胸腺肽α1 可促进机体分泌细胞因子,并调控 T 细胞分化及成熟,促使淋巴细胞功能增强,两者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机体免疫功能[4]。
综上所述,对接受 TACE 手术治疗的 PHC 患者来说,术后应用阿帕替尼联合胸腺肽α1 既能提高疾病控制率,还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唐路遥,付卫争,于瀚卿. 阿帕替尼靶向治疗联合TACE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外周血 RASSF1A 基因甲基化的影响[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4,49(6):894-900.
[2]吕亚丹. TACE 术后应用阿帕替尼联合胸腺肽 al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影响[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4,46(1):161-164.
[3]段瑞芳,杨道坤,魏帅,等. 胸腺肽α1 联合阿帕替尼对原发性肝癌TACE 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疗效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8):79-84.
[4]崔丹桂,陈悠,于彤波. 胸腺肽 α1 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1,28(10):1200-1203.
项目名称:课题名称阿帕替尼通过氧化应激和抑制wnt 信号诱导肝发育毒性的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20231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