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对症状缓解的效果观察
刘功勇
巧家县人民医院心理卫生科 邮编654600
摘要:目的:分析肠道微生态调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缓解的效果。方法:将于2021年12月-2024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设为观察对象,总计70例,利用随机分组法将这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收治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收治的35例患者则在肠道微生态调节,并设置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康复效果以及临床症状评分等指标为评价标准。结果:胃肠功能康复效果的测评结果表明,研究组的康复效果较好(P<0.05);临床症状评分的测评结果表明,研究组评分较低(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肠道微生态调节干预,这有助于提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胃肠功能康复改善具有积极影响,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肠道微生态调节;症状缓解;效果;观察
功能性消化是指在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出现消化系统不适症状的一种疾病,患者出现反复或持续性的消化系统症状,如腹胀、腹痛、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等,但未能找到明确的病因或病理生理学基础的一种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肠道菌群失衡、肠道运动功能异常、消化液分泌不足、食物过敏或不耐受、精神压力等,患者常表现为进食后腹胀、饱胀感、排便不规律、排气不畅等症状,严重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因此,对其实施有效的治疗干预十分必要[1]。肠道微生态调节主要通过应用益生菌和益生元等手段,旨在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群的生长,同时有效抑制有害菌群的繁殖,进而优化肠道菌群的构成,增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调节免疫反应,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2]。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将肠道微生态调节实施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设置2022年12月-2024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起止时间,设置就诊于我院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患者例数为70例,分组方法选定为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则设置有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收治患者例数均为35例。常规组中,年龄最小的患者25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2岁,年龄均值(47.43±1.24)岁,研究组中,年龄最小的患者26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0岁,年龄均值(47.43±1.24)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者;(2)资料完整者;(3)患者对研究知情者。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者;(2)精神及认知异常者;(3)依从性较差者。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研究组患者实施肠道微生态调节: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干预,建议方案为:口服,一次3袋,一天2次,用凉开水送服,产自科兴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14;规格:500mg*20袋。
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
1.3评价标准
1.3.1胃肠功能康复效果测评
胃肠功能康复效果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35×100%。
1.3.2临床症状评分测评
临床症状评分主要包括有嗳气、腹胀、上腹疼痛以及恶心呕吐等,分数越低越好。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应用,主要包括计量资料的计算和计数资料的计算,分别以(±s)和(n,%)进行表示,并以t值和x2值进行验证,对结果意义进行判断,主要以P值为主,以P值小于0.05为准。
2、结果
2.1胃肠功能康复效果分析
与常规组相比较,研究组康复效果更理想(P<0.05),详情如表1所示。
2.2临床症状评分分析
与常规组相比较,研究组临床症状评分更低(P<0.05),详情如表2所示。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没有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出现消化系统功能异常导致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胃胀、腹痛、恶心、胃酸逆流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加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非常重要[3]。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可以通过补充有益菌群,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改善肠道环境。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内含高效有益菌株,旨在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平衡,通过提升有益菌占比及抑制有害菌增殖,有效优化肠道微生态环境。该制剂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进而强化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产生积极改善作用[4]。此外,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能够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缓解由功能性消化不良引发的营养不良状况。其亦能改善肠道蠕动功能,延缓胃肠道传输时间,有效减轻腹胀、腹痛及胃灼热等胃肠道不适症状。作为一款益生菌制剂,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具备高度安全性,不易引发耐药性或副作用,适宜长期应用,对肠道及整体健康无负面影响。其剂型设计便捷易用,便于患者遵循医嘱灵活服用,提高治疗依从性。总之,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通过优化肠道环境及促进肠道健康,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胃肠功能康复情况及临床症状评分均较常规组更佳。说明,实施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干预后,可显著改善患者胃肠道康复情况。临床症状评分包括嗳气、腹胀、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分析其原因:微生态制剂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肠道健康,减少肠道不适感,改善消化不良症状,对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综上所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微生态制剂进行干预,其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王优良. 幽门螺杆菌根除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3,10(29):46-49.
[2] 韩娟,荣培晶,王宏才,等. 基于脑肠互动学说探析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J]. 中医杂志,2021,62(10):845-849.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 2022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专家共识[J]. 中华消化杂志,2023,43(7):433-446.
[4] 曹丹凤,张丽,孙丹,等. 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针刺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应用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23,39(3):97-100.
[5] 毛心勇,倪文超,国嵩,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脑-肠-微生态的研究及中医药治疗进展[J]. 世界中医药,2022,17(22):3247-3250,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