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融合促进老年人健康发展的路径研究

作者

左静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 637000

基金项目:2023年四川省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融合”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202310638076)

摘要:本文以健康中国战略为背景,探讨体医融合促进老年人健康发展的路径。研究分析了我国老年人健康现状及面临的挑战,阐述了体医融合的概念及其在老年人健康促进中的重要性,提出完善政策体系、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完善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健康知识宣传等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体医融合既是健康中国战略框架下推动全民健康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健康老龄化发展的有效策略,需要多方协作和系统推进。

关键词:健康中国;体医融合;老年人;健康促进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为老年人健康促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体医融合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促进模式,将体育与医疗有机结合,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融合促进老年人健康发展的路径,以期为积极老龄化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

1.老年人身心健康现状分析

1.1体力活动缺乏,多受慢性病困扰。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肺功能、身体关节灵活度和肌肉力量等各项功能会不断退化,致使他们精力不足,身体活动减少,加剧身体功能和免疫系统的退化,导致他们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且易形成多种慢性病共病模式,严重影响老年的身体健康。有调查显示,随着老年人每天锻炼时间的增加,慢性病的患病率不断降低,从60.5%(锻炼时间≤30分钟)降低至 54.9%(锻炼时间>60分钟)[[参考文献:

[] 朱凯.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南京邮电大学, 2021. ]]。

1.2 饮食习惯不科学,慢性病风险增加。

由于生理、经济、心里、家庭支持、生活经历等原因,老年人群体多养成不科学的饮食习惯,血脂异常、糖尿病等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病犯病率持续上升。有研究表明,进食速度快、进食过饱、每周食用油炸及腌制食品频率过高等不良饮食习惯会增加老年人患多重慢性病的风险[[[] 陈凤, 苏恩惠, 郭丹丹, 吕阳阳, 韩世范, 朱瑞芳. 老年多重慢性病与饮食习惯的关系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J]. 护理研究, 2024, 38 (15): 2683-2689. 。]]。

1.3 自我调节不够,心里健康水平较低。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群体因身体功能退化、社会角色转变、闲暇时间增多、家人陪伴较少等原因,再加上思想固化、自我调节能力欠缺,易产生焦虑、孤独感、压抑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健康中国战略是我国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的总纲领,其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在这一战略背景下,老年人健康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慢性病发病率高、失能比例大、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等问题普遍存在。

2.体医融合模式对老年人健康的促进作用

体医融合是指将体育运动与医疗保健有机结合,通过科学的运动干预和健康管理,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其理论基础包括运动生理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多学科知识。在老年人健康促进中,体医融合具有独特优势。

首先,体医融合能够为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提供科学的指导。通过科学的运动处方,帮助老年人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从而改善他们的心血管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度,延缓老年人身体功能的退化,增强免疫力,降低慢性病犯病风险。再次,体医融合能为老年人提供科学饮食相关知识,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意识,例如注意均衡、控制总热量摄入、摄取足够的优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并合理搭配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和糖,从而降低患慢性病的风险[[[] 徐金荣, 徐希云. 中老年人健康教育:如何预防与应对慢性病?[N]. 医药养生保健报, 2024-05-18 (015). ]]。最后,体医融合能有效增加老年人积极向上的社会互动,通过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增加社会参与,充实闲暇时间,减少焦虑、压抑、孤独等负面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3.体医融合促进老年人健康发展的路径探索

3.1 健全完善政策体系,为体医融合保驾护航。

各级政府可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纲要性文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细化方案,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 曹政. 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融合”发展的困境及路径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20. ]]。通过配套政策明确体育与医疗部门的协同职责,详细说明体育和医疗二者在疾病预防、治疗与康复、健康促进方面的相关责任。通过细化方案细化运动干预与医疗保健结合的具体标准,如科学运动处方的制定流程、服务机构的资质认证等,保障“体医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为相关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3.2 加强各方力量合作,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体医融合需整合政府、医疗机构、社区、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多方资源。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搭建跨部门协作平台,例如成立“体医融合健康促进委员会”,统筹规划资源配置。医疗机构可与社区体育中心联合设立“体医联合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健康评估、运动干预和慢性病管理等“一站式”服务。同时,鼓励企业参与开发适老化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老年人运动数据并与医疗系统联动,实现动态健康管理。此外,可引入公益组织和社会工作者,通过志愿活动为部分老人提供个性化健康支持,形成“医体社企”联动的服务网络。

3.3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推动医学院校与体育院校联合开设“体医融合”专业方向,培养兼具医学知识和运动科学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需涵盖运动生理学、康复医学、老年营养学等核心内容,并增加实践环节,如社区健康服务实习、慢性病患者运动干预案例研究等。同时,建立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对现有医护人员和体育指导员进行跨学科培训,提升其体医融合服务能力。

3.3 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信息共享互通。

构建全国统一的体医融合信息平台,整合老年人健康档案、运动数据、诊疗记录等信息资源。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安全,实现医疗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和家庭之间的实时共享。平台可嵌入人工智能算法,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自动生成运动建议和饮食方案,并通过移动终端推送提醒。

3.4 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识。

依托社区、媒体和互联网多渠道开展健康教育。社区可定期举办“体医融合健康大讲堂”,邀请专家讲解科学运动、慢性病预防等知识,并组织太极拳、八段锦等适老运动示范活动。利用短视频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制作科普内容,以动画、案例故事等形式普及健康知识,增强老年人的参与兴趣。同时,推广“家庭健康指导员”制度,培训家庭成员掌握基础健康管理技能,帮助老年人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4.结论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体医融合作为一种创新性健康促进模式,不仅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实践创新,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通过政策、技术、人才与宣传的多维协同,体医融合将为老年人健康管理开辟新路径,为构建全民健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