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纸艺工坊:创新力培养与递进式教学法的融合路径
林茉莉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荣昌幼儿园 362500
本文系2024年泉州市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STEM 纸艺工坊:幼儿纸艺课程中创新力培养的递进式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QJYKT2024-386)的研究成果
摘要:“幼儿纸艺工坊是幼儿艺术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共同实现的艺术载体。”本文在研究探讨幼儿纸艺工坊中的创新培养与实现,即纸艺工坊如何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和通过递进式教学法使幼儿不断创新进行深入阐述。结合幼儿纸艺活动特点、幼儿学习特点,提出利用递进式教学法实现与培养幼儿创新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幼儿纸艺工坊;创新力培养;递进式教学法
前言:幼儿创新素养的发展也越来越被重视,而工坊是一种有创意的艺术类课程的形式,能让孩子们展开他们的思维想象,因此,幼儿纸艺工坊形式下的创新素养培养便是一种大胆的突破和尝试。递进的法则就是按照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成长的程度逐渐深化和层层递进。试结合递进法则进行幼儿纸艺工坊下的创新素养培养形式及方法的研究,期望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幼儿纸艺工坊的特点与价值
儿童纸艺工作室有着无限趣味与无穷尽的可能性,其以纸张这一最常见的、最简单的材料为载体,让幼儿的小手在纸张上一展风采,经过剪刀的切割、纸张的折与卷、浆糊的粘贴等,制作出各式各样的纸艺作品,对儿童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纸艺工作室培养儿童精细动作。在制作纸艺作品时,幼儿需要用剪刀剪出好看的线条,需要折叠出各种有趣的造型,需要精准粘贴在合适的位置上,这就要求幼儿控制自己的小手,对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作的精细性有较长远的影响。纸艺工作室开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纸张可以是儿童任意想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或触摸到的各种物体。儿童可以随意想象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创作。
纸艺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现、表达自我的渠道。无论是平实的小型折纸动物,还是庞大的纸雕景物,纸艺作品都是幼儿内心世界的呈现,而幼儿在制作纸艺作品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喜好的、情绪上的和想法上的,提升了幼儿自信心和审美情趣。在某幼儿园的纸艺工坊活动中,教师将彩色纸张剪下各种不同的树叶,然后把它们粘贴在一起成为“秋天树”,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在制作的过程中提升色彩搭配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进行体验成长。
二、递进式教学法在纸艺工坊中的应用
螺旋式教材是一种从浅入深,浅显到疑难的教材编写形式,在幼儿纸艺工作室中的体现,教师就是幼儿纸艺工作室中的引导者和制作的设计者,教师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发展的阶段、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为幼儿设计了一套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纸艺作品项目,首先让幼儿尝试较简单的剪纸作品和折纸作品,例如剪出几个简单的图形、折出小动物等。
教师会随着幼儿技能的增长与经验积累逐步加大纸艺项目的难度,例如,指导幼儿进行立体纸艺造型,如纸雕花、纸房子等,这类活动对幼儿技能上有了要求,不仅需要幼儿掌握基本的剪纸和折纸技能,也需要幼儿进行一定空间想象与创编能力,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纸艺创作竞赛,鼓励幼儿自己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和动手表现,通过幼儿的想象与创作做出独一无二的纸艺作品。该教学顺序理论基础来自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设计教学是正确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已经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与正在进行中发展中的技能与知识之间的差距,而递进式教学法正是运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递进式教学法是对学生进行逐步地挑战,使其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突破和超越自我。在纸工坊上,递进式教学法的应用使幼儿不仅在技能上得到发展,在思维与创意方面也全面得以发展。
三、创新力培养在纸艺工坊中的实现路径
教师作为创新力培养的重要力量,能够在纸艺工坊里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创新力。以教师为引导对象,通过鼓励幼儿尝试自主创作来进行有效的创新培养途径之一是尊重幼儿的自由创想,在纸艺工坊内不被现实限定的情况下,大胆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意愿进行创作。可以提供许多材料帮助幼儿完成自己的构思,教师给幼儿自由发挥的时间。提供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纸片,笔和胶水等,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组装,拼接等自主创作。在纸艺工坊内,教师可引导幼儿尝试新纸艺方法或纸艺新材料。鼓励幼儿使用新的纸艺方法或者尝试新的纸艺材料进行创作,使幼儿熟悉和掌握更多纸艺方法,这样的尝试与探索也会引导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创新性思维。
一次纸艺工坊活动中,教师向幼儿呈现了一个“我的梦想家园”的创作题目。各种形状的纸张、绚丽的彩色铅笔、黏性十足的胶水等都准备到位。孩子们围坐在桌边,有的用纸片制作出一座座摩天大楼,有的用彩色铅笔细心描绘绿树、花草,有的灵巧地用纸片折出一个个小动物、玩具车。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尽情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不断的尝试新组合和新方法,他们丰富的创意得到了开发和发挥,无形中发展了孩子们的创新性思维、实践性思维。
四、递进式教学法与创新力培养的融合策略
教师如何在纸艺工坊里进行递进式教学和创新力培养?第一,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兴趣以及发展特点,自由调整纸艺工坊的递进式教学内容。例如,以某幼儿园的纸艺工坊教学活动为例,教师设置了“动物世界”的纸艺工坊项目。在初期,教师让幼儿尝试着制作动物纸艺如小兔子、小狗,通过此项活动进行技能的培养,将纸艺的基本技能进行巩固,培养其基本兴趣,在幼儿基本纸艺技能巩固成型之后,教师逐渐对幼儿纸艺工坊项目难度进行强化,并且让纸艺内容由简单逐步向复杂、立体等方向进行。教师在组织纸艺工坊项目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进行及时帮助引导。第二,在纸艺工坊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例如,在“动物世界”主题纸艺项目过程中,首先教师让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自己尝试着完成动物折纸等纸艺活动。通过自主探索,让幼儿们初步了解一些动物折纸的基本方法、技能等。而在探究完之后,教师要对幼儿们进行及时合作、交流和讨论,进一步完成动物主题场景的创作,比如,森林、草原、动物园,对场景进行布置。
教师要不断地给幼儿进行鼓励。在“动物世界”活动中,幼儿只要完成一个小动物的作品,教师就及时地对幼儿的表现给以积极的肯定,让其自信心进一步增加,让其更加自信地投入到纸艺的创意思维中去,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创作。这样有利于孩子们不仅在创新创作中逐步提升了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也有助于增强孩子们在创新实践中的团队意识和审美能力。制作的各式各样的栩栩如生的小动物作品也让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释放,使她们的奇思妙想在创新实践创作中得到真正的体现。而递进式教学模式与创新力的培育与教学二者相融合,则为幼儿在纸艺工坊中的综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通过运用递进式教学法推动幼儿纸艺工坊的实践创新活动,可以从渐进式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儿童融入到纸艺探究的教学之中,并逐步深入、激发儿童的创造型思维及实践探索意识。笔者将在运用中再不断探寻幼儿纸艺工坊与创造型思维的融合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徐朝霞.绘画与纸艺的融合教学策略初探[J]. 2021.
[2]王杰.幼儿园大班纸艺活动教学方法研究[J].明日, 2021(10):0402-0402.
[3]赵晓春.基于纸艺教学下的幼儿教学实践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 2021(7):2.
[4]丁玉玲.纸艺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有效整合探究[J].世纪之星—高中版, 2021(34):0059-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