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
薛静
河北建新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摘要: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对原有定额计价模式的改革,其采用综合单价计价,要求投标单位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实力对工程量清单项目逐项报价,具有合同化的法定性。本文探讨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的确定方法与控制措施,旨在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加强施工企业基础管理、严格概算审批、规范投资行为等措施,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确定;控制
一、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管理逐渐成为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计价方式,其采用综合单价计价,要求投标单位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实力进行报价,具有合同化的法定性。该模式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施工企业编制自己的定额,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还能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健康迅猛地发展。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的确定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基本概念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一种建筑工程计价方式,它要求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第三方咨询机构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编制出详细的工程量清单。该清单列出了工程项目中所有分部分项工程的名称、数量、单位和备注等信息。施工单位根据这个清单来投标报价,最终确定合同价格。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合同约定的单价来计算工程款。工程量清单详细列出了拟建工程的各个分部分项工程、措施项目及其他项目的名称与其对应的数量,这一清单由招标方遵循《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附录内的统一编码、名称、计量单位及计算规则精心编制。它涵盖了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以及其他项目清单,清晰表达了招标方期望投标方完成的工程项目及其具体数量,全面映射了投标报价的各项要求,构成了招标文件的关键组成部分,为投标方提供报价的基准。
(二)工程造价的确定依据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是投标报价的基础,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确定。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必须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清单内容全面、准确、无遗漏。
2.市场行情和自身实力:投标单位在报价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行情和自身实力。市场行情包括材料价格、人工费用、机械使用费等的变化情况,自身实力则包括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施工经验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投标单位可以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报价策略。
3.风险因素: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单位还需要考虑风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风险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政策变化、市场波动等不可预见的情况。投标单位需要在报价中预留一定的风险费用,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
(三)工程造价的确定方法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固定单价法:固定单价法是指在合同中约定综合单价包含的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在约定的风险范围内综合单价不再调整。这种方法适用于工程量变化不大的工程项目,可以确保工程造价的稳定性。
2.固定总价法:固定总价法是指在合同中约定合同总价或者单价在合同约定的风险范围内不可调整。这种方法适用于工程量相对确定、设计变更较少的工程项目,可以简化结算流程,降低管理成本。
3.成本加酬金法:成本加酬金法是指在合同中约定施工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酬金作为合同价款。这种方法适用于施工技术特别复杂、难以准确计算工程量的工程项目,可以确保施工单位的合理利润。
三、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的控制
(一)加强施工企业基础管理
施工企业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主体,其基础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加强施工企业基础管理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施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制度。通过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可以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
2.加强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施工企业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工作。施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对各项成本进行准确核算和分析。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及时发现成本超支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3.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技术水平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之一。施工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水平。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从而控制工程造价。
(二)严格概算审批
概算审批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在工程项目建设初期,应对概算进行认真审查和分析,确保概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审查概算编制依据:概算编制依据是概算审批的基础。应对概算编制依据进行认真审查,确保其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还应关注概算编制依据的时效性和适用性,避免因依据过时或不适用而导致概算失真。
2.分析概算构成:应对概算构成进行细致分析,了解各项费用的来源和用途。通过分析概算构成,可以发现概算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
3.加强概算执行监督:概算执行监督是确保概算得到有效执行的关键环节。应建立完善的概算执行监督机制,对概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通过监督机制的建立和执行,可以及时发现概算执行中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三)规范投资行为
规范投资行为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招投标管理:招投标是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应加强招投标管理,确保招投标活动的全过程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有效的招投标管理,不仅能够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使投标单位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报价,从而有效降低工程造价,还能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2.完善合同条款:合同条款是约束双方行为的重要依据。应完善合同条款,清晰明确地界定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能够有据可依,有效避免纠纷和争议的发生。合同条款应具备适度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应对合同履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避免因条款过于僵化而导致合同难以顺利执行。
3.加强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应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全面有效的监管。通过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和流程,对资金的流入流出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资金使用中的问题和漏洞,从而避免因资金问题而导致工程造价失控,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最终效益的实现。
四、结束语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计价方式,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模式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施工企业编制自己的定额、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还能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健康迅猛地发展。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市场行情和自身实力的变化、风险因素的影响等。通过加强施工企业基础管理、严格概算审批、规范投资行为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明,张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20,41(5): 78-82.
[2]王丽,赵雷.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量清单计价精度提升策略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21,35(3): 129-133.
[3]郑洁,刘涛.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风险识别与防控措施[J].建筑科学,2023,39(1): 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