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义及对策探讨
王聪
酒泉市消防救援支队肃北大队,736300
摘要: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推动消防法治建设,提升执法效能,满足社会期待。针对当前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短板,应创新执法理念、完善消防治理体系,积极致力于加大消防监督执法力度、提升消防监督执法能力、提高执法的工作效率,以推动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助推消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法律法规;执法人员素质
引言
消防安全作为公共安全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关乎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家机构改革全方位和深入发展背景下,我国《消防法》被重新修订,且消防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健全和完善,在消防监督执法方面也面临更高的挑战,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多的要求。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消防监督执法,实现其规范化和标准化,如何做到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理性平和、科学文明和严格公正是当前消防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的特点
(一)有助于提升执法效能
现阶段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流程是否规范化和标准化能反映出消防执法执行成效的好坏。与其他执法工作不同,消防执法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消防执法的规范化更加重要。为了提高消防执法成效,在消防执法建设初期,应该设立一个完善的、科学合理的目标,以体现公开、高效、严格的消防执法工作特点,实现消防执法流程的规范化和严格化。否则,消防各项执法工作在实施阶段难达到良好的成效,也无法使被实施对象信服。因此,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使其具有规范性的执行行为和活动,才能全面提升消防执法实施品质和效果[1]。
(二)有利于满足社会的期待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社会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群众监督无处不在,这对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若存在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状况,就有可能导致极大的社会影响,甚至产生社会民怨问题。只有强化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围绕目标和效果导向,建立并优化体系机制,持续加强和推进执法队伍能力素质建设,才能进一步提升消防监管水平,从根本上提升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需求和期盼。
(三)有利于社会形象的塑造
在互联网时代,社会监督普遍存在,信息传播速度十分迅速。执法监督人员的行为举止稍有不慎,就极易引发社会舆情,给相关机构的社会形象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强化监督执法的规范性,有利于消防部门塑造良好社会形象,并形成积极的社会影响力,从而更大范围获取群众的认同和信赖,提升消防部门的社会公信力,使消防工作获得更广泛的群众支持和拥护。
二、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执法力度不到位
监督执法力度不到位。针对当前很多消防监督执法单位的消防监督执法具体工作来看,执法工作任务繁重和执法力量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局限了消防执法工作的范围,不利于有效落实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加之消防工作的特殊性,对时间和实效性要求较高,而在较为薄弱的监督执法力量下,个人的工作任务繁重,更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另外,在消防监督执法学习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形式主义,使得消防监督执法的质量难以有效保证[2]。
(二)执法队伍能力需加强
减少安全隐患、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是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首先要依赖于执法人员的责任和素质,其应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过硬的工作能力。但就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实际看,一方面执法队伍人员力量不足,如一般的基层消防救援大队,执法监督干部不会超过10人,而承担着火灾事故调查、双随机检查、执法案件办理、消防宣传和社会面隐患整治等工作,人少事多的矛盾十分突出;另一方面,还存在执法队伍人员的专业能力欠缺问题,执法人员综合素养不高,且实践操作能力也较为薄弱,消防监督执法效果大打折扣。
(三)执法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很多消防单位在消防监督执法工作过程中存在执法效能低的问题,有人的能力素质、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也有工作体系机制上的问题,致使消防监督执法作用发挥受到制约。另外,缺乏先进信息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执法人员对先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掌握问题等,对消防监督执法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终难以形成高效率的消防监督执法,无法满足当前消防管理需求。
三、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优化对策
(一)构建工作合力,形成齐抓共管
消防工作事关重大,仅仅依赖消防部门难以实现良好的消防监督执法成效,也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通过积极吸引多方力量参与,构建联勤机制,有利于提升消防监督执法效能。①压实责任,强化政府调控。推动政府将消防工作纳入“大平安”平台统筹推进,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有效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推动齐抓共管。②强化现代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消防队伍中加强信息技术学习,在消防监督执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缓解消防监督执法不足的矛盾。另外,还可利用大数据和网络技术建立火灾联网机制,实现火情发现的及时性和消防出警的快速化。③构建部门合力。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各行业部门的监管职责,消防部门落实综合监管职责,努力形成消防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3]。
(二)加快人才建设提升执法能力
在保障消防监督执法能力方面,人才建设是关键环节。因此,需要加快人才建设,以缓解消防监督执法中因人员工作能力欠缺而导致的工作效率不高问题。①消防部门应根据单位工作人员情况设置人员培训模式,形成理论培训和业务实践培训结合的方式,尤其是对法制人才和火调人才,应强化业务培训,以实现消防监督执法队伍整体能力的提升。②健全和完善考核机制,建立过程性考核和结果考核结合机制,将执法人员的工作晋升与其工作表现、个人能力相结合,激励执法人员自我能力的提升。③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使消防监督执法队伍培训系统化和持续化,强化专项培训和综合性培训相结合。
(三)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效率
良好的工作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强化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需提高执法的工作效率。一方面,要明确执法责任,从负责监督执法的领导人员到具体实施监督执法的基层工作人员,都必须明确自身担当的义务和肩负的责任,防止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权责不清、相互推诿的情况。另一方面,优化各部门的信息交流沟通机制,建立包含消防、综合执法、应急、公安、住建等部门间的畅通交流沟通渠道,明确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强化部门间的协调和协作,确定可在有效的协同模式下进行执法监督工作,以有效提升消防监督执法效率。
结论
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不仅是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更是实现社会公共安全的根本保障。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消防监督执法中存在的不足,可以发现,制度和人员的双重短板制约了执法效果的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的对策如强化法规体系建设、加大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加强社会公众消防安全意识等,都能有效提升执法规范性和权威性。规范化的消防监督执法将为推动社会安全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严彪.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 2023.
[2] 闻佳.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探究[J].水上安全, 2023(9):37-39.
[3] 刘元阔.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方式研究[J].国际援助, 2023: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