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数学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方法运用探究

作者

王庆

宜良县第三中学 6521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混合式教学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融合线上与线下优势的教学模式,能够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为学生创造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在数学学科抽象性强的特点下,混合式教学通过多元化的资源呈现和互动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此,以下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方法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混合式教学方法;运用探究

引言

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现实挑战。混合式教学通过课前微课预习、课中协作探究、课后在线巩固的闭环设计,能够实现分层教学与精准辅导。这种教学模式既保留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提供了实践路径。

一、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方法

在初中数学混合式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取必须建立在对教学内容的深度解析基础上。针对数与代数领域的基础运算,可采用"微课导学+智能训练"模式,教师提前录制概念讲解视频,学生完成线上学习后,课堂时间主要用于个性化练习和即时反馈。图形与几何部分的教学更适合"虚拟操作+实证探究"方式,借助动态几何软件的可视化功能,让学生直观观察图形性质,再通过小组协作完成证明推导。统计与概率单元可采用"云端实验+数据分析"策略,利用在线调查工具收集真实数据,在课堂开展统计图表绘制和概率计算。函数教学宜采用"模拟演示+发现学习"路径,通过函数图像生成器的交互操作,帮助学生自主发现函数性质变化规律。对于实践与综合应用类内容,推荐采用"情境模拟+问题解决"模式,线上提供生活化问题情境,线下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准确把握不同内容的知识特点,合理分配线上线下教学时间,确保技术应用与学科本质的有机融合。同时要注意各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形成连贯统一的学习体验。

二、结合学生特点实施教学

混合式教学实施需充分考虑初中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针对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多采用可视化教学资源,如数学动画、虚拟教具等直观呈现抽象概念。对于八年级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可增加线上讨论区、思维导图工具等促进深度思考。考虑到九年级学生的升学需求,应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通过在线测试智能推荐适合的练习内容。针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线上资源要包含文字、图表、视频等多种呈现形式。为照顾学习困难学生,可设置课前预习检测,根据结果安排课中分组辅导。对学有余力者,提供拓展学习模块和挑战性问题。要特别注意控制线上学习时长,避免加重学生用眼负担。定期开展学习偏好调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利用技术工具辅助教学

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下,技术工具的整合应用应当以深化数学理解为核心目标。针对不同教学环节的特点,需要精心选择适配的技术支持方案。在新知探究阶段,动态几何软件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可视化,通过拖拽、旋转等交互操作,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智能练习系统通过错题诊断功能,可以精准定位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并自动推送针对性训练内容。在合作学习时,云端协作平台支持多终端实时互动,完整记录小组的思维碰撞过程。复习巩固环节,知识图谱工具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呈现,强化概念间的逻辑关联。编程环境的引入,使算法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创造,学生在设计小游戏的过程中自然领悟编程思维。虚拟实验平台为概率统计等抽象内容提供了直观的探究场景,通过大量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随机现象。课堂即时反馈系统让教师能够随时把握全班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在工具使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数学本质而非技术表象,培养其技术应用的批判性思维。同时要建立技术使用规范,确保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健康有序。定期组织工具使用经验分享会,鼓励学生交流技术辅助学习的创新方法。

四、设计多元评价方式促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评价体系应当构建"三维立体"的评估框架,实现学习过程的全方位跟踪。在线上学习维度,除常规的微课完成度监测外,更应关注学生在讨论区的思维贡献度,通过语义分析技术识别其数学语言表达的严谨性。课堂互动层面,开发智能观察系统,自动记录学生的提问频次、回答质量以及小组协作中的领导力表现,形成课堂参与度雷达图。作业评价方面,建立"AI初评-教师复评-学生反思"的三阶流程,特别重视解题策略的创新性和思维过程的逻辑性。单元测评采用"线上自适应测试+线下开放性任务"的复合形式,既测量基础知识掌握度,又考察问题解决能力。对于项目式学习成果,实施"过程性档案+终结性展示"的双重评估,通过视频记录、草图迭代等材料呈现思维发展轨迹。引入"学生成长画像"技术,以动态图表直观展示每位学习者的进步曲线。定期开展评价标准协商会,邀请学生代表参与评估指标的优化调整,培养其自主评价能力。建立评价结果的个性化解读机制,为每个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改进建议。

结束语

混合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持续优化教学设计与技术支持。通过合理整合数字化资源与传统教学优势,这种模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也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方向。未来应进一步探索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学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富平.探究混合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2025,(09):87-89.

[2]余连红.初中数学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方法运用探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5,(06):80-82.

[3]余艳红.初中数学课堂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江西教育,2024,(47):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