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R技术提升长白山生态旅游体验的设计与实现
曲恩泽 杨子瑞 黎晨霞 郑镓欣 董妍希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摘要 长白山作为吉林省的重要旅游景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然而,传统旅游模式限制了项目游客对长白山的深入了解。本项目基于AR增强现实技术,通过构建可爱的动漫模型、设计互动文创产品等方式,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使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长白山的动植物信息和历史文化,推动长白山旅游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AR技术;长白山;生态旅游;沉浸式体验;互动导览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长白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然而,传统的旅游方式往往只能让游客走马观花地欣赏风景,难以深入了解长白山的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在这种背景下,AR技术的出现为长白山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增强现实的方式,将虚拟信息与现实场景相结合,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旅游体验,还能有效提升游客对长白山自然与文化的认知,推动长白山旅游向深度体验方向发展。
一、AR技术应用需求剖析
长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吉林省东南的自然瑰宝,不仅是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的三江之源,更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于1980年被联合国列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这里拥有1225种野生动物,涵盖73目219科,其中包括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等5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宝库。此外,长白山的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从温带到寒带的植物在此过渡,四季更迭,景色各异,春季野花烂漫,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其地质构造也极具观赏价值。此外,长白山地质遗迹堪称天然地质博物馆。古老的火山口沉淀着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壮观的玄武岩柱群气势磅礴,氤氲的温泉群热气升腾,将地质之美与生态之韵完美融合,吸引着无数游客探寻自然的奥秘与魅力。
然而,传统旅游模式的局限性正逐渐凸显。景区内的解说牌内容简略,难以满足项目游客对长白山生态知识的渴望;游览路线指引不够清晰,游客常因岔路众多而错过隐藏在深处的震撼景点;旅游产品缺乏创新,难以激发游客的深层兴趣。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长白山亟需借助新技术提升自身的吸引力。AR技术以其超强的交互性和虚拟呈现力,为长白山旅游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AR技术,游客可以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长白山的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实现从传统观光向深度体验的转变,为长白山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二、AR技术应用方案设计
为了生动展现长白山的自然与文化魅力,本项目团队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基于AR技术的应用方案。项目开始,团队聚焦于长白山的珍稀动植物,通过创意化设计,将它们转化为极具亲和力的动漫形象。东北虎被塑造得威猛霸气,梅花鹿展现出灵动跳跃的姿态,这些形象瞬间拉近了游客与自然的距离。借助专业的3D建模软件,如3DMax、C4D和Blender,团队精心制作出高精度的模型,并为其添加了招手、跳跃等生动的动画效果。这些可爱的动漫模型不仅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更激发了他们对长白山生态的兴趣。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手机扫描即可看到这些虚拟形象在现实场景中灵动展现,深入了解长白山的生物多样性,让自然之美与科技之光交相辉映。
进一步地,项目团队将设计一系列互动文创产品,如长白山文旅纪念明信片和书签。这些文创产品在设计上巧妙融合了长白山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元素,展现了东北虎、长白松等珍稀动植物的可爱形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意义。通过AR技术的赋能,这些文创产品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游客只需用手机扫描明信片或书签,就能在手机屏幕上看到栩栩如生的三维动画。例如,扫描梅花鹿的明信片,手机上不仅会呈现梅花鹿在林间跳跃的生动画面,还会伴有详细的语音解说,介绍梅花鹿的生活习性、保护现状等知识。这种创新的互动体验,让游客在欣赏长白山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其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极大地提升了旅游的趣味性和教育性。这些文创产品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行体验,还能让游客将长白山的美好记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带回家,成为他们难忘的旅行纪念。
此外,项目团队将利用AR软件,将制作好的动漫模型和动画内容与长白山的现实场景相结合,实现增强现实体验。游客在景区内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特定的标识或文创产品时,虚拟的动植物模型就会出现在现实场景中。例如,当游客在长白山的森林中扫描一个标识时,手机屏幕上可能会出现一只虚拟的东北虎在林间漫步,仿佛它就生活在游客身边。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游客仿佛置身于一个虚拟与现实交织的世界,极大地提升了旅游的趣味性和教育性,使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长白山的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
三、AR技术实践成效与优化
在AR技术于长白山景区局部尝试过程中,项目成员的旅游体验得到了显著提升。对于导览方式,我们通过在景区各个地点树立特定的标识地图,其中记录着全部的AR扫描点,这能显著缩短游客的平均找路时间,使游览效率大幅提升。虚拟科普模块则通过生动的3D模型和动画,为游客呈现了长白山动植物的生长周期、生活习性以及地质奇观的形成过程。游客在轻松游览的同时,深入了解了长白山的生态与文化,知识储备显著增长。
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需要优化的问题。部分深山区域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信号覆盖不足,导致AR内容加载缓慢甚至出现卡顿现象,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对于老年游客群体而言,智能设备相对复杂的操作方式让他们望而却步,无法充分享受到AR技术带来的便捷与乐趣。目前项目的多语种支持功能还较为欠缺,这使得国际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面临诸多不便,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体验。针对这些问题,项目团队制定了系统的优化方案。同步开发老年专属简化版操作界面,搭配图文并茂的使用手册与语音导航;并组建多语言内容制作团队,在之后完成英语、日语、韩语等五个语种的界面与解说内容适配,为国际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他们的体验。
四、结语
AR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旅游模式的局限,为长白山生态旅游带来了全新变革。通过将虚拟信息与现实场景融合,可爱的动漫模型、互动文创产品以及沉浸式导览,让项目游客在欣赏长白山壮美自然风光的同时,深入领略其丰富的生态与文化内涵,有效提升了旅游体验与景区吸引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问题的逐步解决,AR技术有望在长白山旅游中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持续优化信号覆盖、简化操作流程、完善多语种服务,将进一步扩大受众群体,推动长白山生态旅游向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方向迈进,助力长白山旅游文化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保继刚。旅游地理学 [J].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3 (1):15 - 20.
[2] 钟永德。生态旅游学 [J]. 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2 (2):30 - 35.
[3] 胡小强。虚拟现实技术 [J].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7,4 (3):5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