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龄孕妇的睡眠质量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关系的研究

作者

周晓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随着妇女教育水平提升及二胎政策放宽,高龄孕妇愈发普遍[1]。睡眠对维护孕妇健康、提升体力与免疫力至关重要[2]。但孕期激素变化、子宫增大等生理改变,易使孕妇出现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睡眠障碍。高龄者还受心理压力、妊娠并发症影响,睡眠质量更差,且可能关联早产、低出生体重等不良结局[3]。目前,这类风险缺乏综合定量评估,对二者关系认知不足,故本研究探讨高龄孕妇睡眠质量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

1 资料和方法

1.1 概况

研究对象为2021 年3 月至2022 年10 月期间登记产前检查的276 例高龄孕妇。纳入标准为:(1)均符合高龄孕产妇标准(35 岁及以上);(2)正常妊娠,定期在我市医院或妇幼保健机构接受产前检查;(3)具有基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独立填写问卷。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器质性疾病或妊娠并发症;(2)有精神病史或智力障碍者;(3)年龄不符合高龄产妇妊娠标准。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试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妊娠周数、BMI、 文化水平、失业情况、初产、胎次、月收入、阴道出血、流产保护、丈夫是否酗酒

等。采用匿名方式,问卷由孕妇单独完成。对于那些理解有困难的人,调查人员可以充分解释并完成它。问卷完成后当场回收。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孕妇睡眠质量,≥7 分提示睡眠障碍,<7 分则无;以妊娠相关压力量表(评估妊娠压力,得分越高压力越大;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情绪,二者均 20 条目,标准总分=粗分³1.25,分数越高焦虑或抑郁倾向越明显。同时分析孕妇睡眠障碍影响因素,追踪妊娠结局,探讨睡眠质量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

1.4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3.0 软件分析 。计数资料用 x2 检验,计量资料用t 检验,影响因素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孕期妇女睡眠质量调查

276 名高龄孕妇 PSQI 平均(9.46±0.87)分,其中睡眠障碍组 65 人(23.6%),无睡眠障碍组 211 人(76.4%)。见表1。

表1 孕妇睡眠质量调查研究 (∇X±s)

2.2 影响孕妇睡眠障碍的单因素分析

睡眠障碍与无睡眠障碍孕妇在胎龄、BMI 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 ),前者初产、夫妻/婆媳关系差等比例更高 (P⟨0.05) )。2.3 无睡眠障碍组与睡眠障碍组SAS、SDS、PSRS 评分比较与无睡眠障碍组相比,睡眠障碍组患者的SAS、SDS、PSRS 评分均显著高于无睡眠障碍组 (P⟨0.05). 。见表2。

表2 无睡眠障碍组与睡眠障碍组SAS、SDS、PSRS 评分比较(x±s,points)

2.4 孕妇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孕妇睡眠障碍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纳入差异指标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胎次等 9 项因素均影响睡眠障碍(P<0.05)。

2.5 睡眠障碍组与无睡眠障碍组妊娠结局的比较

睡眠障碍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23.08%(16/65),无睡眠障碍组 12.80%(29/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

妊娠和分娩是复杂心理生理过程,孕期睡眠障碍常见,表现为失眠、嗜睡等,孕后期发生率升高、睡眠质 量下降,还常伴焦虑抑郁,既损害孕妇健康,也影响妊娠结局与后代健康。本研究旨在探究高龄孕妇睡眠质量 与妊娠结局的关联,为高龄孕妇保健方案提供依据。

睡眠障碍在高龄孕妇中高发,彭子芳研究162 例高龄孕妇发生率49.0%,蔡舒雅研究3618 例孕妇超28.0%,本研究276 例高龄孕妇中65 例患病(23.6%)。高龄女性因生理变化致激素波动,加之为胎儿健康、分娩风险等担忧的心理压力,均会影响睡眠。单因素分析显示,睡眠障碍与初产、胎次、丈夫酗酒、保胎等相关;多因素分析则表明,胎次、夫妻/婆媳关系、居住环境、孕期营养、妊娠压力及SAS、SDS、PSRS 评分是独立危险因素。初产孕妇因生理变化不适、对分娩未知焦虑,易现睡眠问题;家庭关系差、环境不佳引负面情绪,营养不足致身体不适,均会干扰睡眠;且焦虑抑郁与睡眠障碍形成恶性循环,需重点干预情绪问题。睡眠障碍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更高,与 DiPietro 等人研究一致。因睡眠差会致激素异常(如催产素下降)、免疫紊乱、体内炎症加重,进而影响胎盘功能,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风险。

综上,高龄孕妇睡眠问题受胎次、SAS、SDS、PSRS 评分等多因素影响,且睡眠障碍关联不良妊娠结局,解决该问题对改善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陈佳美*.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 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医学杂志, 2024(8).

[2] 方田.信息-动机-行为模 质量影响[J].自我保健, 2022(20).

[3] 陈小丽,郑秀萍.导乐陪 娠结局及睡眠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 6(5):3.课题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编号:Y2021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