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初中物理课堂策略研究

作者

杨玉珊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陵实验初级中学 江苏苏州 215200

初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比较强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欠佳、学习效果也不好。为了解决这一现状,问题导向教学法应运而生。问题导向教学法通过创设一系列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初中物理课堂策略研究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问题导向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贴近实际生活、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这些问题极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自主去探索的学习者,他们积极的参与物理课堂的学习,主动提出疑问,寻求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问题导向课堂上,学生需要不间断的思考、分析、验证,来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还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问题大部分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需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辨析,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于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有很大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问题导向教学法比较重视合作学习,通过分组的形式,学生们一起讨论问题、探索答案、验证结果、分享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想法。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这种合作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更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初中物理课堂策略研究

(一)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教学问题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去创设问题情境,能极大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能让学生理解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背后的原理和现象。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师将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既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应用性,又能让学生自然而然产生亲切感。而且在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运用下,教师收集有创造性且富有趣味的生活化物理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更好地开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打伏笔。

以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为例,教师创设问题时要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授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夏天从雪糕上滴落的水滴,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属于什么现象呢?水桶里的水凝结,结成冰块,那这又属于什么现象呢?这些问题引入了熔化和凝固的物理概念,通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等到基本概念了解之后,教师在提出拔高题,比如,化雪的天气比下雪还冷,这是为什么?用熔化知识来做一下分析?还有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用凝固知识来解释?基础题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拔高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二)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根据物理课堂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教师要创设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问题链。问题链紧扣教学内容,采用螺旋式的排列方式。从简单的物理概念理解,到概念的精细化和拓展,最后到知识的实践应用。在课堂教授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习,一步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深化物理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的第一定律’,在讲授这一课时,首先,教师问同学们:“大家听说过牛顿定律吗?”学生们大声回答到,听说过被苹果砸头的物理学家。然后,教师又问到:“那你们听说牛顿的第一定律吗?”学生们纷纷低头看向课本,积极思考,分析牛顿的第一定律,接下来,教师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呢?通过一系列的紧密相扣的问题,学生逐渐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方法和知识的应用,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又如,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这节课中,开始时候教师可以问:“同学们知道能源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能在课本里找出能源的概念吗?”等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完之后,接着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能源分为几类吗?分别是什么?’等学生掌握能源分类后,再提出:‘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那些能源,属于那种分类呢?’这种不但让学生理解能源的概念和分类基础知识,还能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来联系实际生活,提升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同桌或者小组之间进行自由讨论和探究,犹如天空翱翔的小鸟,飞翔在广阔的天空自由的挥动着翅膀。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位学生的动态,作为旁观者的身份进行指导,学生遇到难题时,及时提供必要帮助和引导。同时,教师组织学生可以跳组进行学习探讨,让学生分享新颖的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共同探讨问题解决方案,在交流过程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初中物理课“升华与凝固”课程中,教师提出课堂问题:“冬天手接触到冰冷的铁质东西会感受到粘手,这种用物理现象应该怎们解释呢?还有卫生球或者樟脑丸逐渐变小甚至消失,这种现象又是为什么呢?在提出问题之后,同学们纷纷翻阅自己的课本并认真思考起来。接着,教师安排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前后桌展开激烈的讨论,学生们说着自己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学生从物体的形态出发,认为“冬天摸铁质东西粘手是因为凝固”还有学生从概念来理解,认为樟脑丸变小属于升华。在合作讨论中,学生们相互启发、思维碰撞,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

(四)创设拓展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后,教师要及时延伸新的问题情境或实际案例,犹如为学生提供新的知识挑战之旅,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拓展应用。设计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是对之前问题的变形、深化,还可以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全新问题,在于全面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的巩固和深化学生的物理知识,让学生在知识应用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在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声音是什么”课程中,经过学生认真探讨、互相学习,已掌握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什么叫声源?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师随即给出一个拓展题目:“振动与发声的关系?”学生们运用已学的知识,得出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不一定停止。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还会在介质中传播,慢慢减弱,直至消失。还举出例子,比如回声。不仅深化了对声音知识的理解,更切实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实施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的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既包括了知识概念的理解又涵盖了情感态度方面的肯定。这样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改变传统的唯分数论,只看成绩的高低忽略其他方面的发展,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能激发他们不断超越自我的动力,促使他们在物理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这一课时,除了知识点的考查外,还可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状态和反应速度等,对于接收知识比较慢的同学,教师可以在学习态度上进行激励表扬;反应比较快但正确率比较低的同学,教师可以在课堂表现来评价,比如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此次,还可以设立“最佳进步奖”“最积极向上奖”来激励同学们。又如,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互相观察、彼此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了解自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在进行回答完教师布置的问题后,可以让小组讨论那些地方做的好、那些还需调整有待改进,然后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小组的总结报告,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不但能学到更多的团队协作的知识,还能感受同学的支持和肯定。这样学生在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升自我,最终得到综合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诉,本文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初中物理课堂策略,展开了详细和深入的研究,希望为以后的实际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注意问题情境创设的趣味性、适切性等问题。让问题情景教学发挥最大的优势,为学生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宗全.初中地理课堂中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实施策略[J].第二课堂(D),2025,(03):42-43.

[2]陈邹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应用策略[J].智力,2024,(08):36-39.

[3]胡静.初中物理课堂问题教学法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2014,(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