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炎症应激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王子仪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领域的一种常见急症,其临床特征表现为显著的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这使得该病症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患者在经历脑出血手术后,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并伴随一系列并发症,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其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近年来,“超早期”康复护理作为护理领域的新方向,其对并发症预防和神经功能恢复的积极作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1]。基于此,本文以对比方式,针对不同护理方案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探讨,具体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 2024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院内收治的 205 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样本,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组间安排,参照组与研究组依次划入(103例、102 例)。 资料细化:参照组:男女占比 53:50 ;年龄均值( 58.4±2 .65)岁。研究组:男女占比 55:47 ;年龄均值( 57.24±3.03 )。基线资料 P>0.05c 。
1.2 护理方法
1.2.1 参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⑴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严格遵医嘱给药并给予用药指导。⑵为患者提供翻身、扣背等护理举措,防止并发症出现。
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术后72h 启动早期康复训练。
1.2.2 研究组行超早期康复护理:⑴超早期评估与规划:术后 24-72h内,专业康复护士与经验丰富的医生协作,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评估涵盖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等关键指标。只有患者各项评估指标达预设康复标准、整体状况符合启动条件,医护人员才会为其制定并启动个性化康复计划,确保患者安全有效恢复健康。⑵体位管理:术后24h 内,患者应保持头部抬高 15∘-30∘ 中立位,此姿势可减轻头颈部压力、避免患侧受压,促进血液循环与伤口愈合。同时,护理人员需每隔1-2h 协助患者翻身并摆放良肢位,上肢肩部外展、肘关节伸直、腕部背伸以维持功能,下肢髋关节外旋、膝关节微弯,可减少关节僵硬和肌肉挛缩风险,利于康复[2]。⑶被动运动与神经刺激:术后 24h 开始,每日进行两次针对患侧肢体各关节的被动屈伸运动,每次运动需涵盖所有相关关节,每个关节的屈伸动作重复5-10 次,以确保关节活动范围的逐步恢复。与此同时,还需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设置电刺激频率在 20⋅50Hz 之间,强度调节至肌肉出现轻微收缩为宜,每次电刺激治疗持续时间为 15min 。⑷呼吸训练与吞咽干预:术后48h 开始指导腹式呼吸训练,训练频次为每日3 次,每次 10min ,并对吞咽功能障碍者进行冰刺激咽后壁及舌肌训练[3]。⑷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与患者积极沟通,了解其想法,提供疏导与答疑,缓解不良情绪。同时,为患者家属发放早期康复手册,教授正确康复手法,确保护理延续性。
1.3 观察指标
分析观察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炎症应激指标(TNF- ⋅a, 、IL-6、CRP)水平、康复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 指数)方面的差异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1.0 软件进行 t 检验, χ2 检验或 Fisher 精确检验。
2 结果
经图表展示,研究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患者各项指标显优参照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总体护理效果比较(
)

3 讨论
结合上文所言,我们可清晰明确的获取到如下信息,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影响价值更高,患者以各项指标均优的表现将对比试验价值体现。分析原因:早期进行体位管理和翻身拍背,有助于促进痰液排出,降低肺部感染风险。被动运动与良肢位维持有助于改善肢体血液循环,降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减压体位配合皮肤护理能够减少局部组织受压,有效预防压疮。此外,早期呼吸训练能够有效增强膈肌肌力,显著改善肺通气功能,进一步降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在减轻炎症应激方面,超早期康复护理通过实施早期肢体活动,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废物的清除,从而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肌肉电刺激的开展,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使炎症因子级联反应得到抑制。同时,呼吸训练与心理干预措施的开展,能够切实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少应激激素分泌,从而抑制炎症反应[4]。这便是研究组能够取得理想干预效果的关键所在。
概而言之,超早期康复护理充分彰显了“时间窗”干预的至关重要性。通过精细化的体位管理、及时的功能干预以及精准的炎症调控,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显著减轻了全身炎症应激反应。此外,该护理模式还大幅提升了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脑出血术后康复开辟了全新的临床路径,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田倩.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健康之友,2020(3):194.
[2]张春秀.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4):168.
[3]林家虹.不同护理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14):88-90.
[4]葛生帅.不同护理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J].健康之家,2023(13):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