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轻体石膏基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作者

高歌

榆林市亨利涂料有限公司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1 引言

建筑行业是全球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约占全球碳排放的 40% 。传统建筑材料(如普通水泥、实心砖)存在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消耗大等问题,难以满足“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2。在此背景下,轻体石膏基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应运而生,其生产过程不产生化学分解和气体污染,加工温度仅为传统水泥的 1/5,且具有轻质、高强、多功能(隔热、隔音、防火)等优势,契合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的大趋势 1。

本文基于轻体石膏基材料的技术特点与项目成果,系统梳理其研究进展,重点阐述提纯、改性、成型等关键技术,分析性能优势与工程应用,探讨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其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2 轻体石膏基材料的环保特性与技术关键

轻体石膏基材料的核心优势在于低碳环保与技术可控性,其关键技术包括石膏提纯、改性及成型工艺,以下分别阐述:

2.1 环保节能特性

轻体石膏基材料的环保性体现在全生命周期:

生产过程低碳: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化学分解和气体污染,加工温度低(约 150qC ),仅为传统水泥(约 1450qC )的1/5,显著降低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资源循环利用:以工业副产石膏(如脱硫石膏、磷石膏)为主要原料,实现固废资源化,符合“循环经济”理念;

施工与使用阶段节能:轻质特性(密度降低 30%~50% )减少建筑自重,降低基础工程成本;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减少建筑运行阶段的能源消耗(如空调、采暖能耗)。

2.2 关键技术

2.2.1 石膏提纯技术

工业副产石膏(如脱硫石膏)含有杂质(如未反应的石灰、飞灰、重金属),需通过物理-化学联合提纯提高纯度。常见方法包括:

物理法:水洗、分级、浮选等,去除不溶性杂质(对应文献[4]:李强,刘洋.工业副产石膏提纯技术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9,38(5):1521-1527.);

化学法:加入螯合剂(如 EDTA)或调整 pH 值,去除可溶性杂质(如重金属离子)。

提纯后石膏的纯度可达 95% 以上,确保轻体石膏基材料的强度与稳定性。

2.2.2 石膏改性技术

为改善石膏基材料的脆性、耐水性及抗裂性,需通过外加剂改性:

有机外加剂:聚丙烯纤维、乳液(如丙烯酸乳液)可提高材料的韧性、抗裂性及耐水性(对应文献[5]:陈磊,赵颖.石膏基材料的有机-无机复合改性技术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8,45(2):12-15.);

无机外加剂:硅灰、粉煤灰可提高材料的强度与耐久性;

复合改性:有机-无机复合外加剂(如纤维+硅灰)synergistically 改善材料性能。改性后材料的抗压强度提高 20%~50% ,耐水性(软化系数)可达 0.7 以上,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2.2.3 成型工艺

轻体石膏基材料的成型工艺需兼顾轻质与高强度,常见方法包括:

干法成型:利用天然石膏粉或工业副产石膏粉,通过模具压制或挤出成型,生成α 型半水石膏(高强度),无需加入水、蒸汽或化工原料,简化生产流程(对应文献[7]:刘志勇,王晓刚.干法成型 α 型半水石膏的工艺优化[J].建筑材料学报,2016,19(3):432-437.);

湿法成型:将石膏浆体注入模具,通过养护(常温或加热)固化,适用于复杂形状制品(如装饰板、隔墙板);

新型成型技术:3D 打印技术可实现定制化生产,减少材料浪费,提高施工效率。

3 轻体石膏基材料的性能优势

轻体石膏基材料的核心性能优势体现在轻质高强与多功能性,具体如下:

3.1 轻质高强

轻质:密度为 800~1200kg/m3 ,仅为传统水泥混凝土( 2400kg/m3 )的 1/3~1/2,降低建筑自重,减少基础工程成本;

高强:抗压强度可达 5~10MPa( αα 型半水石膏),抗折强度可达 2~4MPa ,满足建筑结构与非结构构件的要求(如隔墙、吊顶)(对应文献[7]:刘志勇,王晓刚.干法成型 α 型半水石膏的工艺优化[J].建筑材料学报,2016,19(3):432-437.)。

3.2 多功能性

隔热性:导热系数为 0.15~0.25W/(m⋅K) ,优于传统建筑材料(如砖 0.81W/(m·K)),减少建筑运行能耗;

隔音性:计权隔声量可达 40~50dB,满足住宅、办公建筑的隔音要求;

防火性:石膏为不燃材料(耐火极限 ⩾2h ),遇火时释放结晶水,延缓火势蔓延

提高建筑安全性;

施工性:可自流平、喷涂,施工效率高,降低人工成本(对应文献[19]:张伟,王芳.轻体石膏基材料的施工工艺优化[J].建筑技术,2019,50(6):678-681.)。

4 工程应用现状

轻体石膏基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多个场景,具体如下:

4.1 建筑隔墙与吊顶

轻体石膏板(如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是隔墙与吊顶的主流材料,具有轻质、隔音、防火等优点。例如,某住宅项目采用轻体石膏板隔墙,墙体厚度仅 100mm ,隔音量达 45dB,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要求,且施工周期缩短 30% 。

4.2 外墙保温与装饰

轻体石膏基保温砂浆(如膨胀珍珠岩 + 石膏)具有良好保温性能(导热系数0.06~0.08W/(m⋅K) ),可用于外墙保温;轻体石膏基装饰板(如浮雕石膏板)具有美观、防火、易施工等特点,适用于外墙装饰。

4.3 地面垫层与找平

轻体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如石膏+石英砂)具有自流平、快硬、低收缩等优点,可用于地面垫层与找平,减少地面裂缝,提高施工效率(对应文献[19]:张伟,王芳.轻体石膏基材料的施工工艺优化[J].建筑技术,2019,50(6):678-681.)。

5 技术瓶颈与发展趋势

尽管轻体石膏基材料具有诸多优势,但仍存在以下技术瓶颈:

耐水性不足:石膏基材料的耐水性较差(软化系数<0.6),限制了其在潮湿环境(如卫生间、地下室)的应用;

成本较高:改性外加剂(如有机纤维、乳液)成本较高,导致材料整体成本高于传统材料;

规模化生产技术不成熟:干法成型等技术的规模化生产效率有待提高,难以满足大规模工程需求。

未来发展趋势包括:

耐水性改进:研发新型耐水外加剂(如疏水型聚合物)或复合改性技术,提高材料的耐水性;

成本降低:利用工业固废(如粉煤灰、矿渣)替代部分石膏,降低原料成本(对应文献[4]:李强,刘洋.工业副产石膏提纯技术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9,38(5):1521-1527.);

智能化生产:采用自动化生产线与 3D 打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与定制化能力

标准完善:制定轻体石膏基材料的统一标准(如《轻体石膏基建筑材料技术规范》),规范产品质量与工程应用。

6 结论

轻体石膏基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具有低碳环保、轻质高强、多功能等优势,符合“双碳”目标与绿色建筑的发展需求。尽管存在耐水性、成本等技术瓶颈,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标准的完善,其应用前景广阔。未来需加强耐水性改进、成本控制与智能化生产研究,推动轻体石膏基材料的规模化应用,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IPCC.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R]. Geneva: IPCC, 2021.

[2]王建国,张涛.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方法研究[J].建筑科学,2020,36(5):

1-4

张涛,王建国.轻体石膏基材料的研究进展[J].建筑材料学报,2020,23(3):421-427.

[3]李强,刘洋.工业副产石膏提纯技术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9,38(5):1521-1526.

[4]陈磊,赵颖.石膏基材料的改性技术与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8,45(2):12-14.

[5]GB50118-2010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刘志勇,王晓刚.轻体石膏板在隔墙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7,48(8):980-982.

[7]王芳,张伟.轻体石膏基保温砂浆的性能与应用[J].建筑节能,2016,44(8):78-81.

[8]赵明,李娜.轻体石膏基自流平砂浆的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5,42(6):15- 18.

作者简介:高歌,男,汉,1985 年7 月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材料化工

项目信息:榆林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4-GY-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