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集美新城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优化提升的对策建议

作者

黄晓波

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厦门 361021

夜间文旅消费是一种新的文旅经济形态,也是新时期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1]。近年来,集美新城以“夜经济”为主要发力点,充分挖掘区域特色,突出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旅游,打造“夜游、夜娱、夜食、夜购、夜读、夜宿”为一体的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构建多元消费场景,丰富文旅消费体验,有助于促进集美新城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高质量发展。

一、发展现状

一是政策引领产业发展。组建了“集美新城点亮夜经济行动指挥部”,下设综合组、商业组、文旅组、市政组、保障组五个工作组,形成合力,高效推进集美新城夜间经济发展工作。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出台支持性、普惠性政策,调动夜间经济市场主体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

二是产品布局特色鲜明。集美塔深刻传承和展现着嘉庚精神、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学村文化等特色文化魅力;集美闽台研学总部是国内第一座集住宿、教学、集散、产业为一体的以研学旅行为主题的综合产业楼;灵玲国际马戏城以马戏为主题,融合国际马戏演出、动物展示及互动、动物马戏亲子主题酒店为一体;此外,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嘉庚剧院等产品均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三是业态发展多元融合。作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集美新城核心区拥有景区、高星级酒店、剧院、商业综合体等业态,能够满足人们夜游景区、夜看动物、夜观影剧、夜间研学、夜品美食等众多夜间文旅消费需求,集美新城已成为市民游客夜间高品质文旅消费体验的重要打卡地。

四是场景创新科技赋能。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利用全息、裸眼 3D、智能交互等技术打造“科探奇妙夜”科幻秀。水秀舞场由灯光、喷泉、音乐及水幕电影组成,将水舞动作与音乐节奏控制结合,打造沉浸式 3D 全息震撼效果。各类数字技术加持集美新城夜间文旅消费场景不断迭代升级和创新突破。

五是夜间消费扩容升级。打造个性化、年轻化的夜间文旅消费场景,围绕夜游、夜娱、夜食、夜购、夜读、夜宿等业态内容,积极推进青春市集、演艺表演、影视艺术、潮玩运动等夜间消费主题活动,进一步激发并提升消费活力与潜力,推动集美新城跃升为全市夜间文旅消费新热点。

二、存在问题

一是单项产品影响力仍待提升。集美塔、集美闽台研学总部、灵玲国际马戏城、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嘉庚剧院等产品虽然特色鲜明,但产品吸引力、影响力及辐射区域范围仍然有限,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是产品之间联动性仍待加强。集美新城的文化、研学、娱乐、艺术等夜间文旅消费产品可满足学生、亲子、老人、青年等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但这些产品未能充分整合、高效联动、形成合力。

三是产业形态丰富度仍待提高。集美新城虽有夜游、夜购、夜娱、夜食、夜宿、夜读等多种业态,但咖啡、茶饮、酒吧、康养、娱乐、演艺、文创等文旅消费业态的丰度不足,主题街区特色待强化、业态待活化。

四是公共服务精细化仍待完善。水舞秀、烟花秀、无人机表演等夜间文旅活动信息的发布,公交、地铁的运行时间,服务咨询、投诉管理等需整合到同一专门平台,公交站、地铁站、景区、酒店、街区等客流集聚地指示牌仍不健全。

三、对策建议

一是做大文旅品牌影响力。围绕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出台扶持鼓励政策,开展特色化、品质化、品牌化夜间文旅消费场所创建活动,将集美塔、集美闽台研学总部、灵玲国际马戏城、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嘉庚剧院等打造成为“外地人必去、本地人常去”的网红打卡地。支持集美新城餐饮、娱乐、零售、旅游、文化、体育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夜间文旅消费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积极引进品牌名店、网红企业在集美新城开设直营门店。深化与省外夜间经济繁荣区域合作,招引一批夜间消费项目投资商、运营商、产品开发商和综合服务商,示范培育夜间经济行业领军企业。

二是做强文旅产品联动性。创新节事节庆活动策划与运营模式,打造一批吸引力大、影响力广、带动性强的夜间文旅节事节庆活动,通过节事节庆活动带动夜游、夜娱、夜食、夜购、夜读、夜宿等业态发展。强化主要景区、网红打卡地、特色街区、节事节庆等的关联,将夜经济从单一消费场景升级为文化体验的综合载体。可通过景点联票折扣、交通方式串联、日游夜游互补、公共服务配套、协同举办节事节庆活动等方式,延伸夜间文旅消费的时间和空间,丰富市民游客的消费体验,从而使“流客”变“留客”。

三是做实文旅业态丰富度。活跃“夜商业”,鼓励各类商业场所和主体,在适合地点规范开展店外促销和外摆经营活动,适当延长营业时间。点亮“夜旅游”,鼓励旅游景区推出更多优质夜游产品,支持打造沉浸式体验性夜间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2]。推动“夜展演”,繁荣夜间演出市场,围绕重点演出活动推出住宿、餐饮、旅游等联动优惠举措。从夜游、夜娱、夜食、夜购、夜读、夜宿等重点领域着手,全方位多层次拓展夜消费的新场景、新业态,满足不同群体的夜间文旅消费需求。

四是做细夜消费公共服务。全面整合集美新城夜间文旅消费的各类信息资源,包括旅游景区、文化场馆、酒店餐饮、交通出行等,构建起的一个互联互通、高效协同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与流通,为夜间文旅消费活动的管理、服务和营销提供全方位支持[3]。优化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及周边交通组织,完善文旅标识标牌,据实增开夜间公交线路、加密夜间公交班次、延长地铁运营时间。积极引导出租车企业和网约车平台加强夜间出租车、网约车运营调配,规范提升代驾服务。

五是做优夜经济政策保障。充分发挥中央、省级、市级各类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带动作用,加大对夜间消费场景打造、配套建设、夜间设施项目、活动开展等的资金、项目支持。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服务机制,依法依规降低夜经济经营主体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手续,放宽夜间促销活动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引导行业协(商)会、金融机构、龙头企业等通过市场化运作,创新服务理念、优化金融产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助力集美新城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懿,廉倩文,丁玲,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3,43(06):202-210.

[2]刘民坤,梁连健.夜间场景的感官体验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6(06):144-156.

[3]解学芳,雷文宣.“智能+”时代中国式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图景与模式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02):171-179.

作者简介:黄晓波,1987 年 1 月出生,河南信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产业、文旅经济与邮轮旅游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课题研究项目“数字经济驱动福建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政策研究”(FJKX-2023XKB008)

联系方式:电子邮箱 huangxiaobofd@163.com;电话:15321969500;通讯地址:福建省市集美区印斗路小区 142 号 401 室;邮编:

作者简介:黄晓波,1987.01 出生,男,汉,河南省信阳市,博士,讲师,旅游产业和文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