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实践

作者

崔艺凡

太原市第五中学校 030000

一、引言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存在教、学、评相互割裂的问题,教师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学习被动,评价方式单一且滞后,难以全面、及时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评一体化强调教学目标、学习活动和评价任务的有机统一,将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探索人教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与意义

(一)内涵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对学生的评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学习活动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过程,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评价任务则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监测和反馈的手段,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与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紧密相连。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教学系统。

(二)意义

教—学—评一体化能够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设定:明确评价方向

(一)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生物学领域的知识。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细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

(二)体现生物学核心素养

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教学目标应围绕这四个核心素养进行设定,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培养相应的素养。

四、教学过程实施:融入评价任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讲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假设你是一个生态农场的场主,你如何合理规划农场的生产,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通过这个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将评价任务融入其中,如让学生分析自己规划的合理性,评价学生是否理解了能量流动的原理。

(二)组织合作学习,促进交流互动

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过程中设置评价任务。例如,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根据汇报内容进行提问和评价,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和点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自主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讲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基因突变一定会产生等位基因吗?基因重组一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吗?”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及时肯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成果,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五、评价方式运用:全面反馈学习情况

(一)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表现等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

(二)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际任务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操作、模型制作、调查报告等表现性任务。例如,让学生制作细胞结构模型,通过观察学生的模型制作过程和成品,评价学生对细胞结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调查报告中,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调查方法、数据分析能力和结论的合理性。

(三)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通常在学期末或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主要用于评价学生对一个阶段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总结性评价可以采用考试的形式,但要注重试题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不仅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考试中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试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与调整:优化一体化实践

(一)教师自我反思

教师要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策略是否有效、评价方式是否合理等问题。通过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如果发现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理解困难,教师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需要采用更直观、更生动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

(二)学生反馈收集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感受和需求。学生的反馈能够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例如,如果学生反映课堂实验时间不足,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安排,增加实验时间或优化实验流程。

(三)持续改进与优化

根据自我反思和学生反馈,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不断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策略,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教—学—评一体化是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和意义,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实施、评价方式运用等方面入手,将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郭宇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学的优化策略[D].西南大学[2025-09-14].

[2] 汪童童.'教一学一评"一体化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构建[J]. 2025.

[3] 陈思.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D].阜阳师范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