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陈丹
无锡市新吴区文博实验中学 江苏无锡 214120
函数是初中数学核心概念,是研究客观世界变量变化规律的模型.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代数式、方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和深化.它将数与形结合起来,把对数量关系的研究转化为对图形的研究.一次函数作为初中数学函数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索,能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其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本文以“一次函数的图像(1)”为教学案例,探讨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核心地位.
一、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
探索活动:“课本 148 页”蜡烛燃烧的问题
点燃一支香,感受它的长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观察图片,用得到的信息填写下表.

设置如下问题串:
(1)这支香点燃 5 分钟后缩短了多少?点燃 10 分钟后呢?你有什么发现?
(2)用
表示香的长度 Ψ,x (分)表示燃烧时间,你能发现 y 与 Ψx 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能写出
与 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吗?
(3)依次连接图片中香的顶端,你有什么发现?
(4)你能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图片揭示的信息以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吗?
设计意图:创设香燃烧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生活活动经验为情境问题的导入做铺垫.以问题串的形式出现,激发学生不断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图片中隐含的信息,使学生数学常规思维得到突破,从而解决对应问题.
(二)知识形成:
1.动手操作:请按要求作出一次函数 y=x+1 的图像解:(1)列表:恰当地选取自变量 x 的几个值,计算相应的 ν 值

(2)描点:以表中的每一组对应值为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顺次连接描出的各点.
所得到的图形就是一次函数 y=x+1 的图像.
2.小组讨论:
(1)画一次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每一个步需要注意什么?
(2)一次函数图像的特征是什么?
(3)所有的一次函数图像都是一条直线吗?如果是,那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吗?
3.集体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
(1)作一次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列表时注意两端的省略号,表示这样的点有无数个;画图时要突出直线是无限延伸的变化趋势.
(2)一次函数 y=kx+b (k、 b 为常数,且 k≠0 )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3)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作一次函数的图像时,只要先确定图像上的两个点,再过这两个点作直线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画图,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贯穿其中.通过作图,展现了一次函数图像的特征:一条直线.以问题串的形式进行小组讨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新知产生质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最后通过集体交流,老师补充,使学生深刻感受知识的本质.
(三)知识运用:
通过合作探究,学生们对一次函数图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否正确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知识向能力提升的关键.本节课设计了让学生自主展示的环节.
把全班同学纵向分成三大组,给出三个一次函数,分别为 y=x-1 、 y= -3x+3 、 y=2x+1 ,对应组全组成员画出相应的一次函数图像,完成后,从每组任意挑出两名同学作品进行展示,其他成员进行点评,最后老师进行总结.
思考:如果选用两个点去作图,通常情况下选取什么样的两个点坐标画一次函数图像更简单呢?
总结:一般选取坐标轴上的两个点坐标画一次函数图像较为简单
(四)例题讲解:
例 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 y=2x 与 y=2x+1 的图像.你有什么发现?
总结:正比例函数图像的特征: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k 相同时,两条直线平行.
例 2.(2,5)、(3,8)(4,9)是否在一次函数 y=2x+1 的图像上?思考:如何确定一个点是否在一个一次函数的图像上?
设计意图:例题的设置是为了反馈教学,例 1 设置了两个一次函数,其中一个正比例函数呈现了正比例函数图像的特征.例 2 是学生对一次函数图像更深的理解,体会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展示了数与形的巧妙结合.学生通过知识的升华,感受数学的乐趣.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1)你学会了哪些知识;(2)你掌握了哪些数学的思想方法;(3)你还有哪些疑惑或继续想探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考察了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所得到的收货,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谈疑惑,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情景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连接图片中香的顶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进行描点,引导学生探究,初步得到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为学习图像的画法作铺垫,这其中蕴含着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形助数”,“用数解形”验证一次函数图像的特征:一条直线.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作图的步骤,思考每个步骤的注意点和联系,掌握利用描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并归纳出一般步骤,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学习习惯.
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一次函数图像的画法,在课堂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让他们感受一次函数图像的形成过程,从而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本节课的另一重点是一次函数的图像的特征:一条直线,我坚持 “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时间去思考,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交流合作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数与形的密切联系.
三、总结提升
华罗庚先生曾用“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来高度概括数形结合的作用.然而,函数图像是函数关系的直观体现,通过观察一次函数的图像来分析一次函数的性质,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和紧密联系,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维的重要载体.
通过数形结合,学生能更清晰地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上册.[M]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