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仪器仪表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

解文龙

371323198809115817

摘要:本文聚焦仪器仪表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开篇阐述电气设备短路、断路、过热等常见故障类型及成因,梳理基于信号检测、状态监测等故障诊断基本原理与方法。深入剖析电流互感器、红外热像仪等常用 仪器仪表类型与功能,结合现状分析其在诊断中的优势与局限。着重研究仪器仪表选型匹配技术,优化其与电气设备适配性;探讨高效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保障数据质量;阐述故障特征提取与识别技术,精准定位故障;探索智能化 与自诊断技术,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关键词: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仪器仪表;关键技术;智能化

引言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作为核心组成部分,其运行状况直接关乎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电气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不仅会引发停电事故,影响生产生活秩序,还可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与安全隐患。因此,高效、准确的故障诊断至关重要。仪器仪表凭借其对电气参数的精确测量与信号采集能力,成为故障诊断的关键手段。深入研究仪器仪表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及相关关键技术,对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推动电力行业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1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易出现多种故障类型。短路故障较为常见,其原因多为绝缘材料老化、损坏,致使不同电位导体间直接导通。电力电缆长期受环境因素影响,绝缘层磨损、受潮,引发相间短路,造成电流瞬间急剧增大,可能烧毁设备、引发火灾。断路故障常因线路接头松动、导线断裂所致。在频繁振动的电气设备中,线路接头易松动,接触电阻增大,导致发热、烧断,使电路无法正常导通,影响设备运行。

过热故障也是电气设备的常客。过载运行时,电流超过设备额定值,根据焦耳定律,导体产生过多热量,如变压器长期过载,绕组温度持续升高,加速绝缘老化。散热不良也是重要原因,电机散热风扇故障,无法有效散热,会使电机温度过高,降低使用寿命。绝缘老化故障则与设备运行时间、环境温度、湿度及电场强度密切相关。

1.2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概述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基于多种原理与方法。信号检测原理是通过监测电气设备运行中的各类信号变化来判断故障。利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采集电流、电压信号,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这些信号的幅值、相位、频率等特征会出现异常。通过对比正常与故障状态下的信号特征,可初步判断故障类型。

状态监测原理则是实时跟踪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如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电气设备关键部位温度,一旦温度超出正常范围,可能预示着设备存在过热故障。利用振动传感器监测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振动情况,异常振动往往表明设备内部存在机械故障,如轴承磨损、转子不平衡等。

二、器仪表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2.1常用仪器仪表的类型和功能

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领域,多种仪器仪表发挥着关键作用。电流互感器作为基础检测设备,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大电流按比例转换为小电流,方便测量与后续分析。在电力系统中,它能精准测量线路电流,通过监测电流变化,可察觉设备是否存在过载、短路等故障。当电流互感器检测到电流异常增大,可能预示着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提醒运维人员及时排查。红外热像仪利用物体热辐射特性工作,将物体表面温度分布转化为可视化热图像。在电气设备诊断中,能快速检测设备各部位温度,直观发现过热区域。对于变压器、开关柜等设备,通过定期红外热成像检测,可及时发现因接触不良、过载等导致的发热隐患,预防故障发生。局部放电检测仪用于检测电气设备绝缘缺陷处的局部放电现象。电气设备绝缘老化或受损时,会产生局部放电,该仪器通过检测放电产生的脉冲电流、超声波等信号,判断绝缘状态。

2.2仪器仪表的现状分析

从技术水平看,当前仪器仪表正朝着高精度、高灵敏度方向发展。新型传感器技术不断涌现,提升了测量精度与稳定性。采用MEMS技术的压力传感器,尺寸小、精度高,在电气设备压力监测中应用愈发广泛。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仪器仪表具备数据自动处理、分析及故障预警功能。如智能型电流互感器,可自动上传测量数据至监测系统,并根据预设阈值发出故障警报。在应用范围上,仪器仪表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从发电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到输电线路、配电设备,均离不开仪器仪表的监测。然而,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不同厂家仪器仪表的兼容性欠佳,在构建大型综合故障诊断系统时,数据交互与协同工作存在困难。部分复杂故障场景下,单一仪器仪表难以准确诊断,需多种仪器配合,但目前多仪器联合诊断技术尚不完善,影响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三、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3.1仪器仪表的选型和匹配技术

仪器仪表的选型与匹配是精准故障诊断的基石。在选型时,需综合考量电气设备的类型、运行环境、故障诊断需求等因素。在高温环境中运行的设备,如冶金工业中的电气设备,需配备耐高温的温度传感器,保证测量的可靠性。要考虑仪器仪表的精度与量程,若测量电机电流,量程过小易导致仪器损坏,量程过大则会降低测量精度,影响故障判断。匹配技术则关注仪器仪表与电气设备接口、通信协议的兼容性。

3.2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高效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是故障诊断的关键环节。数据采集方面,采用高速、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卡,可快速获取仪器仪表输出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在电力系统中,为监测快速变化的电流、电压信号,需选用采样频率达MHz级别的采集卡,实时捕捉信号细节。数据处理时,运用数字滤波算法去除噪声干扰。

3.3故障特征提取与识别技术

故障特征提取与识别是诊断的核心步骤。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提取能表征故障的特征量。在时域分析中,计算电流、电压信号的均值、方差、峰值等参数,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这些参数会偏离正常范围。电机轴承故障时,振动信号的峰值会显著增大。在频域分析中,利用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分析故障特征频率。如变压器铁芯故障会在特定频率处产生异常谐波。

3.4故障诊断的智能化和自诊断技术

智能化与自诊断技术代表着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未来发展方向。智能化技术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历史故障数据与实时运行数据挖掘分析,发现潜在故障规律,实现故障预测。如通过分析变压器多年运行数据与故障记录,预测其绝缘老化趋势,提前安排维护。自诊断技术使电气设备具备自我监测与诊断能力。仪器仪表实时监测自身工作状态,当检测到内部故障时,自动启动备用模块或进行自我修复。

结语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依托多元理论与方法,仪器仪表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从明晰常见故障类型,到剖析应用现状,再到攻克关键技术,为提升诊断效能筑牢根基。尽管当前面临技术瓶颈、设备兼容等挑战,但智能化趋势已为破局指明方向。未来,持续创新技术、完善体系,定能推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迈向新高度,有力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毛悦.仪器仪表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25,32(01):85-86+89.

[2]任秀伟.声音增强技术在电气仪器仪表计量检定中的应用[J].电声技术,2024,48(11):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