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桥梁工程预制构件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文锐
四川能投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610021
摘要:市政桥梁工程中,预制构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整体性能与安全。本文深入剖析预制构件施工流程,从原材料把控、模具制作与管理、混凝土浇筑与养护、预应力施加及构件运输与安装等环节,探讨质量控制要点。分析施工中面临的原材料质量不稳定、施工工艺不规范、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善等挑战,并提出优化原材料采购与检验、规范施工工艺、健全质量检测体系等应对策略,旨在提升市政桥梁工程预制构件施工质量,保障桥梁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推动市政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政桥梁工程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其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预制构件凭借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现场作业量小等优势,在市政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预制构件的施工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给桥梁结构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影响交通运行和城市发展。因此,加强市政桥梁工程预制构件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市政桥梁工程预制构件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是预制构件质量的基础。水泥应选择质量稳定、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关注其凝结时间、安定性等指标;骨料的粒径、级配、含泥量等要满足规范标准,防止因骨料问题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强度;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需根据工程需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精准确定,确保其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对每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进场检验,包括抽样检测、质量证明文件审查等,不合格原材料坚决退场,从源头上保障预制构件质量。
2.模具制作与管理:模具的精度和质量直接影响预制构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尺寸偏差,确保模具表面平整光滑,拼接严密,防止漏浆。定期对模具进行维护和保养,检查模具的变形情况,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部件,保证模具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使用过程中,合理脱模,避免因脱模不当造成构件缺棱掉角、表面损伤等质量问题。
3.混凝土浇筑与养护: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预制构件的特点和使用环境,确定合适的水泥、骨料、外加剂及水胶比,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在浇筑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浇筑顺序和振捣工艺,防止出现漏振、过振现象,确保混凝土密实度。对于大型或复杂的预制构件,可采用分层浇筑、分段振捣的方法,保证混凝土均匀填充模具。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根据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选择适当的养护方式,如洒水养护、覆盖养护、蒸汽养护等,确保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设计强度。
4.预应力施加:在预应力预制构件施工中,预应力施加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预应力筋的种类、规格和数量,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在张拉过程中,准确控制张拉应力和伸长量,采用可靠的张拉设备和工艺,保证预应力施加均匀、稳定。定期对张拉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同时,注意预应力筋的锚固质量,防止出现滑丝、断丝等问题,确保预应力的有效传递。
5.构件运输与安装:预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构件受到碰撞、挤压和振动,导致结构受损。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确保构件平稳运输。在安装前,对构件的尺寸、外观质量进行复查,对基础进行验收,确保安装条件符合要求。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控制构件的安装位置、标高和垂直度,确保构件连接牢固可靠。
三、市政桥梁工程预制构件施工质量控制面临的挑战
1.原材料质量不稳定:原材料市场鱼龙混杂,部分供应商为追求利润,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善,原材料易受潮、变质,导致其性能发生变化,影响预制构件质量。
2.施工工艺不规范: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对预制构件施工工艺掌握不熟练,操作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如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振捣不密实、预应力张拉不规范等,容易引发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缺乏对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和研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程质量要求。
3.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善:质量检测标准和规范不够细化,对一些关键指标和检测方法缺乏明确规定,导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受到影响。检测设备落后,检测技术手段单一,难以对预制构件的内部缺陷、结构性能等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质量检测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对检测标准和方法理解不深,检测操作不规范,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四、应对市政桥梁工程预制构件施工质量控制挑战的策略
1.优化原材料采购与检验:建立严格的原材料供应商准入制度,对供应商的资质、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进行全面评估,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加强原材料的进场检验,增加检测频次和检测项目,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加强管理,采取有效的防潮、防雨、防晒措施,保证原材料性能稳定。
2.规范施工工艺: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操作规程,明确各工序的施工要求和质量标准,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研究和创新,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3.健全质量检测体系:完善质量检测标准和规范,细化检测指标和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大对检测设备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技术,如无损检测技术、智能检测设备等,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加强对质量检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准确。
五、结论
市政桥梁工程预制构件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从原材料质量控制、模具制作与管理、混凝土浇筑与养护、预应力施加及构件运输与安装等多个环节入手,全面加强质量控制。面对原材料质量不稳定、施工工艺不规范、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善等挑战,应采取优化原材料采购与检验、规范施工工艺、健全质量检测体系等有效策略,不断提高预制构件施工质量,确保市政桥梁工程的安全与稳定。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推动市政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城市的繁荣和进步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林彬,周治国,孙晓立,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全过程质量通病及应对方案[J].广州建筑,2024,52(5):1-6.DOI:10.3969/j.issn.1671-2439.2024.05.001.
[2]齐新,卢永成,周海峰,等.桥墩预制装配连接技术特点与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8):89-93.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0.08.024.
[3]董夫印.高架桥梁预制立柱安装局部设计与施工优化[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23):114-116.DOI:10.3969/j.issn.1001-523X.2021.2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