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采暖通风工程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

王德奇

211421198810247217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节能技术如高效保温、智能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环保技术包括空气净化、冷凝水回收处理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实际案例数据评估其降低能耗、改善环境的成效,剖析技术成本高、兼容性差、用户认知不足等现存问题,并深入分析典型案例问题根源。针对性提出降低技术成本、提升兼容性与集成度、提高用户认知与参与度的优化策略,从政策法规、技术研发、质量监督等方面构建实施保障,为推动节能环保技术在采暖通风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采暖通风工程;节能环保技术;应用

引言

在全球能源危机与环保压力日益严峻的当下,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成为焦点。采暖通风工程作为建筑能耗与环境影响的关键环节,其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迫在眉睫。然而,当前该领域在技术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阻碍了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深入探究节能环保技术在采暖通风工程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对提升建筑能效、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出发点。

一、常见节能环保技术在采暖通风工程中的应用

1.1节能技术应用

采暖通风工程中的节能技术广泛而深入地应用于各个采暖通风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和建筑通风供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节能技术利用先进的隔热技术通过高效的保温材料使围护结构的有效抵抗采暖结构中的导热辐射,使得室内空气可以少散热量来达到节能减排采暖的效果。节能技术通过智能调控系统开展控制温差降低供暖耗能的效果,其控制原理是在依据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来制定实际智能的温控模式。

1.2环保技术应用

绿色环保技术在供热通风工程的应用当中着重于环境保护,为居民打造出绿色舒适的居住和生存环境。通风系统中的空气净化技术具有重要作用,静电除尘技术对进入集尘板的高压电场颗粒进行带电吸附,将空气中的灰尘、花粉等有效清除,提高了室内空气环境的质量。空调系统和通风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冷凝水回收处理技术不能缺失,设备收集到的冷凝水经过收集、过滤、净化等处理工作后作为绿化水进行浇灌,也可以作为冲厕水,如此可以节约水资源,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为环境保护做贡献。

二、节能环保技术应用效果与现存问题

2.1应用效果评估

建筑采暖通风工程中,节能环保技术的综合应用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节能方面,采用高效保温的建筑材料使得建筑总能耗大大减少,对各种供暖、通风设备的精确控制使得设备的运用更加科学,在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采暖、制冷的相关技术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来辅助进行采暖,在太阳光充足的地区能够满足30%~50%的采暖需求,而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则能够把建筑供暖制冷的需求能耗降低40%~60%。在环保层面上,空气净化技术明显优化了室内空气环境,室内的空气环境中安装静电吸附装置以及光催化空气净化设备,其中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能够降低50%以上,而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明显减少,资源再利用方面,冷凝水回用处理技术能够实现用水资源的再次利用,有数据显示中等规模办公建筑通过冷凝水回用来浇灌植物,每年能够节约用水达上千立方米,大大缓解了水资源的压力。

2.2现存问题剖析

节能环保技术运用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弊端。技术造价问题,节能环保新研发的节能保温材料和技术等新的节能装置以及一些先进技术的环保设备技术,成本较高,导致了后期建筑建设成本的支出也较高,难以推广和运用。如真空绝热板在实际运用中的价格大约是普通保温材料价格的2-3倍,光催化空气净化设备进行采购和安装的费用都相对较高。节能环保技术的兼容性问题,不同节能环保技术的相互兼容和各自节能环保技术系统以及建筑自身的设施之间也存在着兼容性差的现象。人们对节能环保技术的认识不到位,不清楚节能环保装置的运用和日常维护知识,从而造成技术运用的效果不理想。

2.3案例问题深度分析

在采暖热源保障方面,以某小区旧城改造项目为例,在该小区的采暖方案中运用了太阳能辅助供热方案。而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小区的建筑朝向、采光状况进行评估,因此安装在小区内的部分太阳能集热器位置不佳,光照时间较短,太阳能的供热效能不显著,仅能够满足不到10%的采暖需求量。而小区内的居民对新设备操作不熟悉,不能及时清理集热器表面的灰尘,造成太阳能集热器吸热能力进一步下降。在通风设备方面,静电吸附空气净化设备没有按时清洗其内部集尘板,致使通风设备阻力变大,而设备的通风量也会因阻力增大而急剧下降,造成空气新鲜度和改善的效果大大降低。

三、优化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的策略

3.1降低技术成本策略

减少节能环保技术的使用成本,可以考虑走向规模化生产。以真空绝热板为例,随着产品的消费,生产商应该扩大产能,通过原料的批量购买、生产流程的改进,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建立大型生产基地,从土地利用上予以优惠,从税收上予以降低等等,让企业走规模化经营之路。还需要加大研发资金的使用,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应该共同研发使用成本更加低廉的节能环保技术,以新的保温材料制备技术为例,降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的使用量,增加使用材料的转化效率,生产出更多的保温材料,从而减少保温材料的总体销售成本。在设备采购方面,推行集中采购与招标,借竞争压价,并探索以废弃资源生产产品,既降成本,又践行环保,多管齐下降低技术成本。

3.2提升技术兼容性与集成度策略

在提高技术兼容性和集成度方面,从系统设计入手,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尽可能考虑不同节能环保技术之间及与既有建筑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如在设计智能控制系统的时,预留接口,以便连接不同品牌、型号的供暖、通风设备进行对接,做到无缝连接。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对不同节能环保技术的接口、数据传输协议等制定统一的标准,以实现技术间的联动。如规定空气净化设备的接口标准,以便空气净化设备顺利融入到通风系统中。大力开展技术集成创新,整合多种节能环保技术形成综合系统。借助智能化管理平台,依据环境变化智能调度,提升整体运行效率与兼容性。

3.3提高用户认知与参与度策略

增强用户认识与实践,宣传引导。借助线上线下多个平台进行节能环保技术的宣传,线上通过社交媒体、建筑类网站发文讲授节能环保技术的原理、功效以及技术应用,线下进行普及宣传讲座、节能环保培训等,走入社区、走进企业,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与讲解等。建筑建造竣工的交接中,对用户提供设备手册、对用户进行相应的设备使用培训,使用户能正确地使用设备。建立激励机制,激励用户参与节能。如对于使用节能环保技术的用户补贴用电费、水费,对于节能改造成果突出的用户进行奖励表彰。

结语

本文围绕采暖通风工程中节能环保技术展开研究。梳理常见技术应用,评估其效果并剖析现存问题,进而提出降低成本、提升兼容性、增强用户认知等策略。未来,持续推进这些策略落地,可助力行业节能减排,推动采暖通风工程向绿色、高效方向发展,为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建红.采暖通风工程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3):205-207.

[2]李东书,李苘辰,常永.节能环保技术在采暖通风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34):112-114.

[3]王爱军.采暖通风工程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1,6(0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