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蔚效荣
五寨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 山西省忻州市 036200
前言: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各界所关注的一个重点话题。从最近几年可以看到,国家和社会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努力,尤其在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这一方面,加大了执法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仍然有一些问题的存在。为此,本文加大对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的研究便凸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执法队伍专业能力素质亟待提升
(1)培训机制亟待完善
就目前来看,各地区对于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已构建起了相应的教育培训机制,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教育培训机制尚不完善。在实际执法工作开展这一过程中,因未能对相关环境数据信息做好全面收集和整合,加之对环境条件的分析与评价深度不足,执法工作人员难以全面掌握执法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由于环境管理培训工作做的不到位,导致很多执法工作人员对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甚少,过于表面,甚至含糊不清,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到执法工作人员有效应对复杂环境问题的能力。
(2)执法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在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开展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较多,包括环境科学、法律法规以及技术应用等多学科领域专业知识。面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的这一社会背景下,为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作为环境执法部门亟需组建起一支具有高能力、高素质以及高专业化水平的执法队伍。然而,由于缺乏系统且全面的教育培训,很多执法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明显不足,致使其难以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执法工作开展效率和效果。
(二)执法透明度有待提高
(1)执法信息透明度不足
随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不断完善与落实,加之公众的全面参与,有必要构建起一个健全的环境执法信息公开机制。但是,很多地区在环境执法信息公开这一方面仍面临着一定问题与挑战。一方面,在实际执法工作开展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数据信息未能及时并完整公开,致使公众难以了解到详尽的环境执法信息;另一方面,各大媒体所曝光的执法部门与执法工作人员相关负面新闻,直接削弱了公众对其信任度,同时也间接地降低了社会对于环境问题的监督力度与参与度。
(2)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受限
要想实现环境执法透明度与执法效率的提高,离不开社会监督与公众的积极参与。从最近几年可以看到,在环境保护这一领域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热情越来越高。然而,实际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程度较低,究其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信息沟通不畅、法律意识淡薄以及参与渠道受限等多个方面;另一方面,尽管公众参与环境执法具有较高热情,但是在实际参与这一过程中仅仅只能在一些社交媒体上发表个人见解,缺少亲身参与执法过程的机会。受这些局限性影响,直接削弱了社会公众在环境保护领域中所占有的地位与作用。
二、生态环境执法工作问题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强化执法队伍专业能力素质建设
(1)做好系统化培训
要想实现执法队伍专业能力素质提高,做好系统性培训是关键。面对我国当前环境执法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执法能力素质水平不足这一问题,有必要加强对执法工作人员的系统化培训。其培训内容应涉及环境科学、法律法规及技术应用等多学科领域专业知识,以全面提高执法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水平。通过系统性培训,组建起一支具有高能力、高素质及其高专业化水平的硬执法队伍,提高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开展效率及效果。
(2)组建跨学科专家与顾问团队
生态环境执法这项工作所涉及到的学科领域较多,有必要组建来自于各学科领域的专家与顾问团队。为推动环境执法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为环境行政主管部门需组建起一支由环境科学专业人士、法律法规专业人士以及技术应用专业人士所组成的跨学科专家与顾问团队,主要负责各项环境决策,为环境问题提供专业化指导与有力监管,帮助环境执法人员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与挑战。
(二)提高执法透明度
(1)保持信息公开与透明化
为提高执法透明度,保持信息公开与透明化是关键。为确保执法过程清晰、明确,作为环境执法部门有必要构建起一套完善的信息收集机制,依托于信息收集系统,实现对环境保护相关信息的有效收集,并公示于众。与此同时,加大对环境执法的监督力度同样也不可或缺。具体可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信息公开系统或数据库,以便于公众能够更直接地获取到与环境执法相关的信息资料,在提高执法工作透明度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增强公众的信任度。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完善环境保护信息公开体系,确保公众能够实时获取到环境质量相关的最新动态信息。例如:定期或不定期将空气及水质监测数据信息公布于众,促进公众对当前环境状况有一个更加直观地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调动起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与参与热情。
(2)强化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
在提高环境执法透明度这一过程中,社会监督与公众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环境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参与渠道受限等问题,有必要拓展更多渠道,以此来提高公众参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调动其参与环境执法的热情与积极性。例如:可以搭建起专门的网络平台,鼓励公众大胆将自己的意见与见解发表出来;赋予公众参与环境执法过程的权力与机会,鼓励公众亲身参与投入到环境执法工作当中等等。另外,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同样也非常重要,在社会的大力监督下,确保环境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能够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优化贡献出更大力量。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既是社会时代进步所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在生态环境保护这项工作中,生态环境执法是关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所以,必须提高对生态环境执法这项工作的重视,加大执法力度,从执法工作人员、执法过程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优化,提高执法工作开展效率和效果,推动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廷华. 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5,6(03):151-152+155.
[2] 李璟 , 石丙 . 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提质增效 [N]. 乌兰察布日报 ,2023-09-05(002).
[3] 徐雪玲 . 基层生态环境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J]. 低碳世界 ,2022,12(0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