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复合材料车辆碰撞痕迹的司法鉴定技术突破路径
李旭
吉林大众司法鉴定所 吉林长春 130000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材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新型复合材料车辆的出现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由于其自身特点,其在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痕迹是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司法鉴定人员通过对新型复合材料车辆碰撞痕迹进行科学分析和技术检验,可以对事故发生过程和车辆使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在为办案提供科学依据的同时,也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重要线索。
一、新型复合材料的特点
新型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应用主要集中在轻量化和高强度方面,具体表现为高强度、轻质、耐温、耐腐蚀和抗疲劳等特点,并兼顾其他优势,可作为汽车零部件材料以及新型材料在汽车车身结构中的应用。在汽车制造领域,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已经成为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的主要产品。由于其独特的优点,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例如福特烈马使用了高科技的复合材料,车顶结构为3 段式可拆卸车顶系统,而且利用聚氨酯玻纤增强窝蜂复合材料,能够完美地发挥出性能优势,通过芳纶纸窝蜂结构,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的轻量化,还能够提升抗弯强度,确保结构稳定。例如小米 Su7、比亚迪仰望、小鹏 P7 都在车身使用了大量的碳纤维材料,不仅能够实现增速,还能够减轻重量。
二、新型复合材料车辆碰撞痕迹的司法鉴定技术突破路径
(一)以复合材料车辆结构和材料特性为切入点
车辆碰撞痕迹鉴定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从车辆的构造、材质等方面入手,运用新材料、新方法,在对车辆进行全方位、详尽的检查识别过程中,对其材质特征与其构造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针对复合材料车辆,对其进行了车辆的碰撞痕迹识别,必须对整车结构、各零部件的加工制造技术和材料特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基于碰撞轨迹的特征,结合车辆的构造及材质特征,对碰撞部位进行材质的力学研究,确定车型、碰撞角度、碰撞位置等参数。对于各种类型的复合式汽车,通过对其构造的详细研究和剖析,能够把握其在各种复合材料汽车中的变形规律和痕迹产生因素。比如,某汽车车体板材的碰撞印痕具有如下特征:损伤表面的总体变形很大;总体的变形表现为中部较大两侧较小;病变部位有改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两种典型的复合材料汽车的碰撞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两种汽车的碰撞轨迹的产生机制存在显著的差别。所以,在汽车事故现场检测中,要利用复合材料的特性与优势,开展车辆碰撞痕迹的检测与鉴别工作。
(二)以新材料的表征分析为核心
新材料在投入应用之前,一般都要对其进行性能测试,通过测试,可以直观地判断出其是否满足其使用需求,例如有无开裂、破损等;通过对纤维组分、树脂组分等的研究,也能对其进行表面分析。例如,通过对纤维组成的分析,就能知道其中有没有包含玻纤,其组成,从而可以判定材质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但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与成分,例如密度、吸水性等,都要通过各种性能测试来获得。在车辆事故痕迹的检查和鉴定中,可以采取勘验现场、取样、使用特殊的测试方法对样本进行特征性分析等方法,其中还要配合其他的技术方法,以便得到精确的识别结果。此外,为了避免对鉴定结果产生不利的后果,还应注意案发现场痕迹对原有整体结构的破坏程度。
(三)以车辆碰撞痕迹的形成机理为前提
为了解决汽车碰撞痕迹检验鉴定技术难题,在传统的汽车碰撞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碰撞痕迹检验鉴定技术是一条重要路径。由于其优异的力学特性,如轻质、高强、耐高温、耐腐蚀等,在航空航天和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使用。目前,车辆轻量化及环保意识的提高,车辆前大灯、保险杠等零部件已被大量采用。与常规的金属材料相比,复合材料拥有轻量化、高强度、高韧性、抗腐蚀和可循环使用等诸多优点。将复合材料用于车辆的生产,可以改善汽车的性能,减轻车身的重量;并能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可以降低整车重量,提高汽车的性能。通过对复合材料车辆碰撞痕迹检测与识别,可以有效地提升交通工具的安全与稳定性能,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危害。与常规材料比较,该复合材料在机械强度、耐撞性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当汽车碰撞时,该材料可以对碰撞过程中的一些动能进行有效的吸收和分散;另外,该材料还具有在碰撞过程吸收碰撞能量并以较小的变形量将碰撞能量耗散到地面上,同时可以避免对其他零部件造成损坏。
(四)以特殊痕迹的特征辨识为基础
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力学性能,在特定碰撞环境中会产生纤维断裂和纤维从基体中剥离等特征。比如,在断裂过程中,由于纤维从基质上脱落而产生的条痕;在纤维断裂痕迹中,可产生纤维的断痕;在纤维遭到破坏过程中,也可产生纤维条、纤维网等。对这些特殊痕迹的辨识是检验鉴定技术突破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特殊痕迹,不是单纯的重复。与常规材料相比,复合材料碰撞痕迹的特征表现为其材质特征与基底材料存在较大差别,例如,碰撞痕迹位置通常并未与车身结构进行直接接触,而通过覆盖层、黏合剂等物质与车身构件进行接触。所以,这种痕迹要作为鉴别依据,一定要具有区别于基体材料特性。在此背景下,对各种类型痕迹特征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研究成为新的技术突破方向。
(五)以车辆碰撞痕迹与事故因果关系为导向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作为一项重要的司法技术,在预防和处理交通事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鉴定人员要对车辆碰撞痕迹进行检验鉴定,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事故现场进行细致勘查,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分析道路状况和交通情况,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二是要对车辆碰撞痕迹进行细致分析,明确各种车辆碰撞痕迹的形态特征,通过分析其与事故发生的关系,找出碰撞痕迹与事故发生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对案件事实作出科学的判断。新材料在新型车辆中的应用,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型车辆不断涌现。鉴定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在工作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总结: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型复合材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相信随着科技发展以及鉴定技术提升,新型复合材料车辆碰撞痕迹必将在未来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明. 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痕迹形态分析与特征识别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 2020, 20(3): 45-55.
[2] 张伟 , 李丽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车辆碰撞痕迹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J]. 交通科技与经济 , 2019, 15(2): 78-88.
[3] 杨亮 , 刘华 . 计算机模拟技术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的作用及应用 [J]. 交通安全科学与技术 , 2018, 10(4): 1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