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目标设计与示例研究

作者

吴茵茵

湛江市技师学院 现代服务产业系 广东省湛江市 524094

一、引言

舞蹈是幼儿发展身体机能、表达个人情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艺术形式。幼儿创编课程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能促进其认知、社交及道德发展。然而,当前部分幼儿舞蹈课程存在机械模仿、忽视幼儿主体性、思政元素薄弱等问题。因此,本研究以“动物寓言故事”主题为例,在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合下,结合动物寓言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舞蹈动作的创编思绪,从而构建一套目标明确、内容科学、观测全面的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体系,以提升课程的规范性与教育价值。

二、课程目标设计

在设计以动物寓言故事为主题的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目标时,围绕四大核心素养(专业能力、通用能力、职业素养、思政素养)展开,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确保幼儿在舞蹈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

(一)专业能力

1、动作技能:动物寓言中的角色(如兔子跳跃、乌龟爬行、鸟儿飞翔)能自然激发幼儿观察和模仿兴趣,锻炼跑、跳、爬、平衡等基础动作技能。

2、节奏训练:结合寓言情节设计快慢交替的动作(如 " 龟兔赛跑" 中的速度对比),帮助幼儿感知音乐节奏与身体律动的关联。

3、空间意识:通过设计动物群舞(如" 蚂蚁搬家" 的队形变化),培养幼儿对空间方位和集体协作的感知能力。

4、舞蹈元素运用:掌握节奏、空间、队形变化等基础舞蹈语言

(二)通用能力

1、观察与表达:通过观察动物特征和寓言情节,模仿其动作、神态和情感。

2、团队合作与沟通:通过舞蹈复述寓言故事,并用语言解释动作含义并在分组创编中学会倾听、协商与协作。

3、创造力与想象力:根据寓言情节自主创编动作、队形或简单剧情。

4、文化理解与符号表征能力:识别寓言中的文化符号(如中国 "龙" 象征权威),并用动作表现其意义。

(三)职业素养(教师层面)

1、教学设计能力:设计符合幼儿兴趣与安全要求的舞蹈活动。

2、个性化指导: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提供分层教学支持。

3、 跨学科整合能力:将舞蹈艺术与语言、社会、科学等领域结合,设计综合性课程。

4、安全与风险管理能力:预见并规避舞蹈活动中的安全隐患, 重视动作设计的安全性和心理安全维护。

(四)思政素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通过“动物寓言故事”主题培养同理心与责任感,弘扬诚信教育和友善教育。

2、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在集体表演中渗透分享、互助等价值观,弘扬谦虚品质和勤劳精神。

3、生态环保意识启蒙:弘扬保护动物和维护自然和谐的生态保护意识。

三、课程目标示例

以下是围绕 " 动物寓言故事 " 主题的幼儿舞蹈创编课程四大素养目标体系,每个目标均配有具体化示例:

(一)专业能力目标

1. 动物角色塑造能力

- 能模仿至少3 种寓言动物的典型动作(如乌龟爬行、兔子跳跃、狐狸踱步)

- 示例:《龟兔赛跑》中区分 " 缓慢持续 " 与 " 快速间断 " 两种动作质感,深入理解寓言的文化背景、道德寓意及角色特征(如《龟兔赛跑》中的" 坚持" 与" 骄傲"),并转化为舞蹈动作设计。

2. 叙事性舞蹈编排能力

- 能用开始- 发展- 高潮- 结局的结构编排1 分钟寓言舞蹈

- 示例:《蚂蚁搬家》中用圆形队形表现团结,斜线调度表现行进,通过舞蹈队形变化(如围圈、散开)表现" 蚂蚁合作搬食物" 的情节。

3. 音乐节奏运用能力

- 能根据寓言情节变化调整动作节奏(如《狼来了》中从悠闲到急促)将抽象的道德寓意转化为具象动作(如" 逃跑"" 哭泣")。

(二)通用能力目标

1. 观察迁移能力

- 通过观察动物纪录片,转化至少2 个特征动作到舞蹈中

- 示例:观察蚂蚁搬家后设计" 集体舞蹈动作和队形变化

2、团队协作能力

- 在6 人小组中完成角色分配、动作创编和队形设计

- 示例:《狼来了》分组需要幼儿协商分配任务(谁演狼、谁演羊),并通过非语言(眼神、手势)完成配合。

3. 问题解决能力

- 能自主调整动作避免碰撞(如《猴子捞月》的空间调度)

(三)、职业素养目标(教师层面)

1. 安全教学设计能力

- 能预判并消除3 种以上安全隐患(如头饰松紧度、地面防滑)

2. 差异化指导能力

- 为不同发展水平幼儿设计ABC 三级动作难度

- 示例:《猴子捞月》中:

A 级:简单挥臂

B 级:加入单脚平衡

C 级:配合旋转动作

(四)、思政素养目标

1. 品德认知

- 通过《狼来了》舞蹈创编设计 " 撒谎 - 无人相助 - 悔改 " 三段式舞蹈结构,用急促音乐表现危急,缓慢动作表现后悔,并讨论 " 为什么不能说谎"。

2. 生态意识

- 通过在《蚂蚁搬家》舞蹈中表现出环境对动物的居住影响,通过轮舞形式表现" 蚂蚁迁徙和搬运食物的具体形象。

3. 文化自信

- 通过《龟兔赛跑》创新编排兔子角色设计骄傲的 " 昂首阔步 " 动作,乌龟采用 " 低头坚持爬行 " 的持续动作,高潮部分用空间调度表现逆袭过程,弘扬谦卑品质。

4. 社会行为规范

- 通过《猴子捞月》改编设计 " 一个接一个 " 的传递性舞蹈动作,用身体搭建" 猴子链" 造型, 通过 " 链条断裂" 表现违反规则的后果。

四、结语

在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中,以动物寓言故事为主题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通过肢体动作、音乐节奏和故事情节的结合,促进其身体协调性、创造力、情感表达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本研究从幼儿舞蹈创编的课程目标设计出发,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了以“模仿—体验—创造”为核心的课程框架,并通过具体的教学示例验证了其可行性与有效性。

动物寓言故事的生动性和教育性为舞蹈创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幼儿在角色扮演和动作探索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品德教育与审美熏陶。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寓言故事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或结合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互动性,以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满足幼儿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总之,以动物寓言为主题的舞蹈创编课程,既是艺术教育的创新实践,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注重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平衡,让幼儿在快乐的动物寓言故事的舞蹈主题下,收获团队协作意识和思想创造性与优秀品质的养成,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举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 [J]. 早期教育 ( 教师版 ),2013,(02):24-25.

[2] 施祝云. 浅析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民族博览 ,2023,(09):215-217.

[3] 汲艳蕊 . 思政元素融入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与创编课程教学的探索 [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25(06):71-73.

[4] 王颖 . 幼师学生幼儿舞蹈创编活动课的有效性研究 [J]. 艺术评鉴 ,2021,(09):128-130.

[5] 谷 河 . 编 一 个 动 物 寓 言 故 事 [J]. 小 学 生 优 秀 作文 ,2015,(17):15.

作者简介: 吴茵茵(1997-),女(汉族),湛江霞山人,本科,任职于 助理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