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编导创作的转型路径
张彩凤
辽宁传媒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引言: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以其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内容碎片化等特点,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传统广播电视的线性传播模式和单向内容输出方式受到巨大冲击。在这一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作为内容创作的主导者,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定式,主动拥抱新媒体技术与理念,探索创作转型路径。本文聚焦新媒体环境对编导创作的影响,从理念、内容、叙事、技术四个层面提出具体转型策略,以推动广播电视内容创作的创新与升级。
一、新媒体环境对广播电视编导创作的挑战
媒体环境的到来,使得传统广播电视编导的创作面临多重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传播格局的变革
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的垄断地位,形成了多平台、多渠道的传播格局。用户不再局限于固定时间、固定终端接收内容,而是可以通过手机、平板、智能电视等多种设备,随时随地获取碎片化、个性化的信息。这种变革要求编导必须摒弃"我播你看"的单向传播思维,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互动传播理念,否则将面临内容被边缘化的风险。
1.2 用户需求的升级
新媒体时代的用户更加注重个性化体验和参与感,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标准化的内容。他们渴望参与内容创作、表达观点、分享体验,对内容的趣味性、实用性和互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同质化严重、互动性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难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这对编导的内容策划和创新能力构成了严峻考验。
1.3 技术手段的冲击
新媒体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为内容创作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这些技术不仅改变了内容的生产方式,也丰富了内容的呈现形式。传统广播电视编导若不能及时掌握和应用新技术,将在内容创作的技术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创作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作品。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编导创作的转型路径
面对新媒体环境的挑战,广播电视编导必须从理念、内容、叙事、技术四个维度实现全面转型,以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2.1 创作理念:从"传者中心"到"用户中心"
传统广播电视创作以编导为中心,强调"我要表达什么",而新媒体环境下,编导必须转向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需要什么"。这就要求编导:强化用户思维: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年龄、地域、兴趣爱好等特征,精准把握用户需求,以此为基础策划和创作内容。提升互动意识:在节目策划阶段就设计互动环节,如设置线上投票、弹幕评论、话题讨论等,鼓励用户参与内容创作和传播过程。树立服务理念:将内容创作视为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价值性,通过内容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或满足其情感需求。
2.2 内容形态:从"线性完整"到"碎片化创新"
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多为线性叙事、时长固定的完整形态,而新媒体环境下,用户更倾向于消费碎片化、轻量化的内容。因此,编导需要在内容形态上进行创新:打造短视频内容:将传统节目的精华部分提炼成几分钟甚至几十秒的短视频,适配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性,吸引用户注意力。开发系列化内容:将一个大主题拆解成多个小主题,制作成系列化的短片或栏目,形成内容矩阵,提高用户的粘性和复购率。探索跨界融合内容:结合不同领域的元素,如文化、科技、娱乐等,创作跨界融合的内容,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兴趣需求。
2.3 叙事方式:从"单向灌输"到"多向互动"
传统广播电视的叙事方式多为单向灌输式,编导主导故事的发展和走向,而新媒体环境下,用户希望参与故事的构建和解读。因此,编导需要创新叙事方式:采用互动式叙事:在节目中设置分支剧情或选择节点,让用户通过投票或选择决定故事的发展方向,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沉浸感。运用多视角叙事:从不同角色或不同角度讲述同一个故事,打破传统叙事的单一视角,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解读空间。融入 UGC 内容:鼓励用户上传自己创作的内容,如照片、视频、文字等,并将其整合到节目中,形成专业内容与用户生成内容的互动融合。
2.4 技术应用:从"传统制作"到"技术赋能"
新媒体技术为广播电视编导的创作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和手段,编导必须主动学习和应用新技术,实现技术与内容的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辅助创作: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观看习惯和偏好,为内容策划、选题、剪辑等环节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创作的精准度和效率。探索 VR/AR 技术的应用:利用 VR 技术打造沉浸式的节目场景,让用户仿佛身临其境;通过 AR 技术将虚拟元素与现实场景结合,丰富内容的呈现形式。尝试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动剪辑、字幕生成、语音识别等,降低创作成本,提高制作效率;同时,探索人工智能在内容创意生成方面的应用,为创作提供新的灵感。
结论: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编导创作的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创作理念、内容形态、叙事方式和技术应用四个维度进行全面变革。编导必须摒弃传统思维定式,树立用户中心理念,创新内容形态和叙事方式,积极拥抱新技术,才能创作出适应新媒体传播特性、满足用户需求的优质内容。未来,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广播电视编导还需要持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在新媒体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越.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素质需求探析[J].大众文艺,2020(22):113-114.
[2] 宋希.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策略分析[J].记者摇篮,2020(11):27-28.
[3] 林海,罗澄铠,樊庆驰.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路[J].电声技术,2020,44(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