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精益物流成本管理策略探讨

作者

董翼飞 吴鹤立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与供应链复杂度提升,物流成本已成为企业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物流管理存在流程冗余、资源浪费、响应滞后等问题,导致成本居高不下。精益物流以“消除浪费、创造价值”为核心,通过优化全流程管理实现成本精准控制。当前企业在精益物流成本管理中面临技术应用不足、人员意识薄弱等挑战,亟需探索科学策略,推动物流成本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益型”转型。

一、精益物流成本管理的核心内涵与现存问题

1.1 精益物流成本管理的核心内涵

精益物流成本管理源于精益思想,以“最小化物流总成本、最大化客户价值”为目标,覆盖物流活动全流程,核心包含三大维度。一是“消除浪费”,聚焦物流环节中的无效作业,如库存积压、运输空驶、等待时间过长等,通过精简流程减少资源消耗;二是“价值流优化”,梳理从采购、仓储、运输到配送的全价值流,识别非增值环节并重构,确保物流活动与客户需求精准匹配;三是“持续改进”,通过动态监控物流成本数据,不断优化管理策略,实现成本管控的循环升级。其本质是通过“精准化、高效化、协同化”管理,将物流成本控制融入供应链各环节,平衡成本与服务质量的关系。

1.2 精益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存问题

当前企业在精益物流成本管理实践中面临三方面突出问题。一是流程冗余导致成本浪费,部分企业物流流程存在“部门割裂”现象,采购、仓储、运输环节缺乏协同,如仓储部门过量备货导致库存成本上升,运输部门未统筹路线导致空驶率过高,各环节成本管控脱节;二是技术应用不足制约效率,多数中小企业仍依赖人工管理物流活动,缺乏智能仓储系统、物流追踪平台等数字化工具,无法实时监控成本动态,导致成本异常难以及时预警;三是人员精益意识薄弱,基层物流人员对“消除浪费”的理解不足,操作中存在不规范行为(如货物摆放无序、运输路线随意),而管理人员缺乏精益成本分析能力,难以制定针对性优化策略。

二、精益物流成本管理的关键策略

2.1 优化物流全流程,消除冗余成本

以“价值流映射”为工具,重构物流全流程,从三大环节削减冗余成本。在采购环节,建立“按需采购”机制,通过与供应商共享需求数据,实现采购计划与生产、销售节奏同步,减少原材料库存积压,降低仓储与资金占用成本;在仓储环节,推行“精益仓储”模式,采用“ABC 分类法”对货物分级管理,高频流转货物优先布局,优化库位规划与拣货路径,同时引入“零库存”理念(如 JIT 准时制),减少闲置库存;在运输与配送环节,通过“路线优化算法”统筹运输计划,整合多批次货物实现“拼单运输”,降低空驶率,同时根据客户需求灵活选择运输方式(如短途陆运、长途海运),平衡时效与成本。此外,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部门协同小组,确保物流各环节信息实时互通,避免因信息滞后导致的流程延误与成本浪费。

2.2 强化技术赋能,提升成本管控精度

借助数字化技术构建“精益物流成本管控平台”,实现成本管理的可视化与精准化。一是引入智能硬件设备,如在仓储环节部署 AGV 机器人、智能货架、RFID 标签,提升货物出入库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在运输环节安装 GPS 定位与温湿度传感器,实时追踪货物位置与状态,避免货物损耗与运输延误。

二是应用数据分析工具,通过采集物流各环节成本数据(如仓储租金、运输燃油费、人工成本),构建成本分析模型,识别成本异常点(如某条运输路线成本骤增),并自动生成预警与优化建议;同时利用大数据预测客户需求,提前调整物流计划,减少应急物流产生的额外成本。三是推动“供应链数字化协同”,与供应商、经销商共享物流管理平台,实现订单、库存、运输信息的实时同步,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重复作业与成本浪费。

2.3 加强人员管理,培育精益成本意识

从“培训-考核-激励”三方面入手,提升人员对精益物流成本管理的参与度。一是开展分层培训,针对基层物流人员,重点培训精益操作规范(如高效拣货、合理打包),减少操作失误导致的成本损失;针对管理人员,培训精益成本分析方法(如价值流映射、成本效益分析),提升策略制定能力。二是建立精益成本考核体系,将“成本节约指标”纳入员工绩效评估,如仓储人员的“库存周转率”、运输人员的“空驶率”,明确考核标准与奖惩机制,激发人员降本积极性。三是培育精益文化,通过“成本节约案例分享会”“精益改善提案活动”,鼓励员工主动发现物流环节中的浪费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对有效提案给予奖励,形成“全员参与降本”的氛围。

三、精益物流成本管理的实施保障

3.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制定“精益物流成本管理细则”,明确各部门与岗位的成本管控职责,将成本目标分解至具体环节与个人,避免责任模糊。同时建立“成本动态监控机制”,设定物流各环节成本阈值(如运输成本占比、仓储成本周转率),一旦超出阈值自动触发审查流程,及时排查原因并调整策略。此外,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将“精益能力”纳入供应商评估标准,优先选择响应速度快、成本管控能力强的合作伙伴,从源头降低物流成本。

3.2 注重成本与服务的平衡

精益物流成本管理并非“一味降本”,需在成本与客户服务质量间寻求平衡。在制定成本优化策略时,需优先保障客户核心需求(如交货时效、货物完好率),避免因过度压缩成本导致服务降级。例如,在运输路线优化中,若优化后的路线虽降低成本但延误交货,需重新调整方案;在仓储库存削减中,需确保不影响客户订单的及时履约。通过建立“客户满意度-物流成本”双维度评估模型,定期分析两者关联关系,确保成本下降的同时,客户服务质量不降低甚至提升。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精益物流成本管理的内涵、问题与策略,明确“流程优化、技术赋能、人员管理”是实现物流成本精益化的核心路径。企业实施精益物流成本管理时,需以流程重构为基础,消除冗余环节;以技术为支撑,提升管控精度;以人员为核心,培育精益意识,同时通过制度保障与“成本-服务”平衡,确保策略落地见效。

参考文献:

[1]吴希凡.精益成本管理助企业降本增效探析.政治经济学,2024-11.

[2]韦丽莉.强化精益思维 推进物流工作降本增效.,20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