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茶艺表演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作者

李冬惠

身份证号:530112197512210922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积淀,涵盖哲学思想、礼仪规范、审美情趣、生活智慧等丰富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与多元文化交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既要坚守文化内核,又需创新传播形式,让传统文化贴近大众生活、融入时代语境。

一、茶艺表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与呈现

1.1 承载茶道精神与哲学思想

茶道精神是茶艺表演的核心灵魂,其根源可追溯至儒家、道家、佛家的哲学思想,是传统文化哲学观在生活中的体现。儒家倡导的 “和” 思想,在茶艺表演中贯穿始终,从茶具的搭配协调,到注水时的 “高冲低斟” 力求水流平稳,再到奉茶时对宾客的平等相待,均诠释着 “以和为贵” 的处世理念;道家追求的 “自然”“清静”,则通过表演中的环境营造得以呈现,如以竹、兰、松等自然景物为背景,以素色桌布铺垫,配合舒缓的古琴曲,营造出 “天人合一” 的静谧氛围,让受众在观演中感受 “道法自然” 的智慧;佛家的 “禅意” 则融入表演的节奏与心境,表演者动作从容舒缓、心无旁骛,注水、分茶时的专注,传递出 “当下即修行” 的禅理,引导受众沉淀心绪、体悟 “清寂” 之境。

1.2 呈现传统礼仪与伦理规范

中国素有 “礼仪之邦” 之称,传统礼仪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艺表演则是传统礼仪的集中展现。从表演起始的 “迎宾礼”,表演者身着传统服饰,以鞠躬、微笑向受众致意,体现 “敬人”之礼;到备器环节的 “洁器礼”,表演者用热水细致擦拭茶具,既保证茶具洁净,又暗含 “敬物” 之心;再到奉茶时的 “递茶礼”,双手持杯、杯耳朝向宾客,眼神温和示意,传递 “敬客” 之情,每一个动作都遵循着 “礼” 的规范,暗含 “敬、和、谦、诚” 的伦理观念。

1.3 展现器物美学与工艺智慧

茶艺表演中的茶具与器物,是传统工艺美学与生活智慧的结晶,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茶具的选择因茶类而异,冲泡绿茶多用玻璃杯,其通透材质可展现茶叶舒展的姿态,体现 “清雅” 之美;冲泡乌龙茶常用紫砂壶,壶身的素面或简约纹饰,传递 “古朴” 之韵,而紫砂壶 “透气不漏水” 的特性,更是传统工匠对材质与工艺的精准把控;冲泡红茶多用白瓷盖碗,瓷质细腻、色泽纯净,映衬茶汤的红艳,展现 “雅致” 之趣。这些茶具不仅是饮茶工具,更是传统工艺的代表,其造型、纹饰、材质均蕴含着传统美学的 “简约、含蓄、实用” 原则。

二、茶艺表演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路径

2.1 现场表演

现场茶艺表演以 “面对面” 的形式,为受众打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场景,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基础路径。无论是茶馆中的日常表演、文化节中的专题展示,还是社区、校园的公益演出,现场表演都能让受众通过视觉、听觉的多维感官接触,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不同于书本、影像的间接传播,现场表演中的互动环节,如表演者讲解茶礼含义、邀请受众体验奉茶动作、分享茶文化典故,能让受众从 “旁观者” 转变为 “参与者”,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2.2 媒介传播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茶艺表演借助电视、短视频、直播等媒介,突破地域与时间限制,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广泛路径。电视节目中,专业茶艺表演与文化解读结合,如将茶艺表演融入传统文化纪录片,通过镜头语言展现表演细节,配合专家讲解茶道精神与历史背景,让全国观众了解茶文化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短视频平台上,精简的茶艺表演片段,如 “盖碗冲泡技法”“紫砂壶养壶技巧”,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吸引年轻受众,搭配 “茶道精神解读” 的文字说明,让传统文化传播更贴近大众生活。

2.3 教育场景

将茶艺表演融入教育场景,是实现传统文化系统传承的重要路径。在中小学教育中,部分学校将茶艺课程纳入校本课程,通过茶艺表演教学,让学生学习茶礼、了解茶道精神,进而接触传统礼仪、哲学思想,如通过练习 “奉茶礼”,培养学生的礼貌意识;通过解读 “和” 的茶道精神,引导学生理解“和谐” 的传统价值观。在高等教育中,部分高校开设茶文化相关专业,系统教授茶艺表演技巧、茶文化历史、茶道哲学,培养兼具表演能力与文化素养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能通过专业表演传播传统文化,更能在教学、研究中推动传统文化的深度传承。

2.4 国际交流

茶艺表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文化符号”,在国际交流中成为对外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国际文化展览、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茶艺表演常作为核心展示项目,向海外受众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同于抽象的文化概念,茶艺表演以 “饮茶” 这一普世性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降低了海外受众的文化理解门槛,通过一杯茶的传递,让海外受众感受 “以茶会友” 的东方社交智慧,进而引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茶艺表演传播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与优化方向

3.1 助力传统文化活态传承与文化认同构建

在当代社会,茶艺表演对传统文化传播的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推动传统文化的 “活态传承”,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非简单的 “保存”,而是需要在当代生活中找到应用场景,茶艺表演将传统文化从 “博物馆式” 的静态展示,转化为 “生活化” 的动态呈现,让茶道精神、传统礼仪、器物美学融入日常,避免传统文化因脱离生活而被遗忘;另一方面,它助力文化认同构建,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渐模糊,而茶艺表演以年轻化、体验化的形式,通过 “观茶艺、学茶礼、悟茶道”,让年轻群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3.2 深化内涵、创新形式、培养人才

尽管茶艺表演在传播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效果,部分表演流于形式,重 “技” 轻 “文”,仅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却忽视对茶道精神、文化内涵的解读;传播形式略显单一,部分表演仍停留在传统模式,未能充分结合当代受众的审美与需求;专业人才匮乏,部分表演者仅掌握基本技艺,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系统认知,难以精准传递文化内涵。

深化文化内涵挖掘。茶艺表演需超越 “技艺展示”,深入挖掘表演背后的文化故事与精神内核,如在表演福建功夫茶时,结合闽南 “邻里和睦” 的民俗文化解读 “奉茶” 礼仪。创新传播表现形式。

结语

茶艺表演作为茶文化的具象呈现,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它不仅承载着茶道精神、传统礼仪与器物美学,将抽象的传统文化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更通过现场表演、媒介传播、教育场景与国际交流等多元路径,打破传统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让传统文化贴近当代生活、触达多元受众,在推动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构建文化认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华巍.茶艺表演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及实践研究[J].福建茶叶,2022,44(03):101-103.

[2]魏飒飒.茶艺表演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J].福建茶叶,2020,42(05):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