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任务型口语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作者

梁颖欣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二小学 510800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实施可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完成一系列实际任务,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断运用新的语言知识,获得更多体验感受,以逐步提高口语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水平[1]。因此,当前教师应先了解学科核心素养内容,评估学生实际情况,进而基于单元课时内容、口语能力目标以及核心素养发展需求等条件,优化制定教学方案,设计开展多项任务,将其融入各个教学环节,并配合完善的教学评价,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技能、发散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及提升核心素养水平。

一、明确教学目标,评估学生实际情况

一方面,教师应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掌握对应的核心素养内容,本文以教科版五年级下册 Unit 1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单元为例作出具体分析。英语学科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结合单元内容分析其对应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点[2]。① 语言能力。正确识读 season、spring、winter、cold、warm 等单元词汇,学会表达运用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My favourite season is...等句型。② 文化意识。了解我国南北方以及中西方在季节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能够知道不同季节中重要的节日、活动等,以提高文化认知,学会尊重文化差异。③ 思维品质。学会从天气、温度、风景、节日等多角度思考,描述季节特征、阐述最喜欢某季节的原因,以及进一步发散思维,能够讨论探究“哪个季节最好”。④ 学习能力。学会利用多媒体、游戏、任务活动、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提高对知识技能的理解运用能力,掌握更多学习策略。

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培养对象是学生,想要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正确流利进行口语表达,实现全面发展,教师还需评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3]。教师可通过学生的课堂问答情况、作业完成效果、学科测验成绩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薄弱点进行评估分析。同时,教师也要加强日常教学观察与交流,并借助调查问卷、班级交流活动、一对一沟通等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学习积极性、学习想法等,整合分析下得到更完整的学生学习发展情况。以此为切入点,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对任务型口语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构建,将课前、课中及课后环节进行有效连接,配合评价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学一体化水平。

二、课前微课导学,设计自主思考任务

课前教师可根据单元词汇句型制作微课视频,发布在线上学习平台,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完成微课视频的观看,对单元基础知识点进行初步了解[4]。为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尝试英语表达,教师还可在线上学习平台发布一段展示四季风光的视频,并设计预习任务:1.What do you see?(引导学生说说通过微课视频及风景视频,了解到哪些新词汇);2.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Why?(引导学生说说最喜欢的季节及原因,尽可能使用英语表达)。学生可通过语音或视频的方式记录预习任务完成过程,并提交反馈给教师。在此环节中能够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学习新词汇知识,而配合预习任务也可有效推动学生自主思考,尝试表达新词汇及相关句型,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口语能力的锻炼提升打好基础。同时,教师也可通过课前环节学生的预习任务完成情况对学生发音正确性、表达流畅性、思维发散程度等进行初步了解,进而针对性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保证课中语境创设的有效性。

三、开展小组合作,创建有效语言环境

课堂是知识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中环节开展小组任务活动,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下练习口语表达,提高学习效率[5]。首先,教师可邀请几名学生使用英语分享课前预习任务答案,这样既能帮助班级学生回顾知识,预热课堂,也可营造良好的口语表达学习氛围。之后,教师可通过 PPT课件对单元课时涉及的词汇及句型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其次,教师可在 PPT 上出示一张思维导图,其关键词为“weather”,第一大分支为“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四个分支可进一步延伸多个第二小分支,包括“activities”、“festival”、“scenery”、“temperature”,这些小分支后的更多小分支为空白待填内容,此时教师可根据分组原则将学生分为多小组,要求各小组完成思维导图的填写,而在合作过程中应将所想到的词汇先进行表达交流再填写。如 A 小组学生在合作期间,学生乐乐聚焦“Spring”分支,率先在组内表达,“I think spring is warm,have spring Festival.”而同组学生小马即刻补充道“flowers and trees in spring.”这种小组合作的开展能够为学生搭建轻松、自主的语言环境,推动学生积极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同时也可在小组合作互助下不断完善答案,补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四季特点,掌握更多词汇句型。

四、课后实践交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想要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运用知识技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还应基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延伸,促进学生以小组开展任务型实践活动[6]。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合作学习,学生对四季温度、风景、节日等内容有更多了解,也掌握了相关英语词汇及句型,基于此教师可设计任务型实践活动“制作最美季节宣传海报”,具体开展来说,将班级学生分为四个小组,集中讨论交流,合理分配四个季节,之后各小组从天气、风景、节日等方面搜集资料,合理分工绘制海报,要求在海报上至少写出三个推荐理由并配图。在活动开展期间尽可能使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以创建更多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合作完成后,各小组轮流汇报成果,如 B 小组上讲台汇报,先展示海报,介绍其小组选择的季节为 summer,跟随学生的讲解和海报引导,能够了解到“The most beautifulseason is summer. Because you can swim in summer,eat ice cream and have summer vacation…”在四个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可进行客观点评,并组织各小组进行内部自评和小组互评,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方法,增强学习体验,评价表如表 1 所示。教师还可基于此开展小组辩论活动,引导各小组进行口语表达,通过有效辩论看看到底哪个季节最美,为保证辩论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能够合理表达,教师可在 PPT 课件上给予适当提示,如“What can I do?”“What festivals and activities are there?”等,这样能够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

另外,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实时做好评价,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积极表现、新奇想法等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在评价学生能力素养时也需在关注学科成绩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口语表达能力、学习积极性等多方面发展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构建“目标-任务-评价”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表 1:活动评价表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期间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明确单元教学目标,进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学习任务,将其合理融入于各个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多样自主的学习环境,创设更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思考、合作、实践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真正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苗建玲.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口语合作活动的探究与反思[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30):34-35.

[2] 冯贞毓.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策略[J]. 思行月刊,2025(7):132-134.

[3] 张红霞.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4(38):67-69.

[4] 王康. 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模式探究[J]. 电脑校园,2024(24):10-12.

[5] 高涵.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能力培养策略[J]. 空中美语,2024(12):415-417.

[6] 林朝福. 在互动中提升言语自信——小学英语口语互动教学策略初探[J]. 基础教育课程,2023(14):57-62.

注:本文系 2024 年广州教育学会规划课题《核心素养下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口语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论文,(编号:202417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