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与控制管理
刘洪梅
身份证:130924198505104346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机电安装工程的复杂度与技术要求不断提升,而电气系统作为建筑能源传输、设备运行与智能控制的核心载体,其施工工艺的规范性与管理的有效性愈发关键。无论是工业建筑的动力供电系统,还是民用建筑的照明、安防与智能家居系统,均依赖电气施工的高质量完成。
一、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核心工艺环节
1.1 电气管线敷设工艺
管线敷设是电气施工的基础环节,直接影响后续线路铺设与系统维护。施工前需结合建筑结构图纸与电气设计方案,明确管线走向与敷设路径,优先选择便于检修、避开结构受力点及高温潮湿区域的路线。敷设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管材连接质量,PVC 管采用专用胶粘剂粘接,确保接口密封无渗漏;镀锌钢管采用丝扣连接或套管焊接,焊接后需做防腐处理,避免锈蚀。管线固定需符合规范,沿墙体或楼板敷设时,使用管卡均匀固定,间距根据管材规格调整,防止管线移位或变形。穿越楼板、墙体时需设置套管,套管与管线间隙用防火封堵材料填充,保障防火密封性。
1.2 配电箱柜安装工艺
配电箱柜是电气系统的控制中枢,其安装精度与接线规范直接影响系统运行安全。安装前需检查箱体外观质量,确保无变形、锈蚀,内部元器件完好,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根据安装位置调整箱体水平度与垂直度,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体或支架上,固定点间距均匀,确保箱体稳固无晃动。箱柜内部接线需遵循 分路清晰、接线牢固原则,导线连接前需剥除绝缘层,露出芯线长度适中,压接端子时确保接触紧密,避免虚接发热。
1.3 电缆敷设工艺
电缆敷设需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施工前需核对电缆型号、规格与长度,确保与设计方案一致,同时检查电缆外观无破损、绝缘层完好。根据敷设环境选择合适方式,如电缆沟敷设适用于工业建筑多电缆场景,桥架敷设适用于民用建筑吊顶或设备层,穿管敷设适用于墙体或楼板内隐蔽区域。敷设过程中需控制电缆牵引力,避免过度拉扯导致绝缘层破损,弯曲半径需符合电缆规格要求,防止内部导体断裂。多根电缆并行敷设时,需保持间距均匀,避免相互挤压影响散热;垂直敷设时需在一定高度设置固定支架,防止电缆自重导致拉伸变形。
1.4 照明及动力设备安装工艺
照明与动力设备安装需结合使用需求与建筑功能,确保安装位置合理、固定牢固。照明灯具安装前需检查灯具外观与电气性能,嵌入式灯具安装时需与吊顶装修同步协调,预留孔洞尺寸与灯具匹配,固定支架需承载灯具重量,避免脱落;壁挂式灯具安装高度符合规范,确保照明效果与使用安全。动力设备如电机、水泵等的电气接线需严格遵循设备说明书,电源线与电机接线端子连接牢固,接线顺序正确,避免反转或短路。设备接地需可靠,接地电阻需符合设计要求,防止设备漏电引发安全事故。安装完成后需进行试运行,检查设备运行声音、温度是否正常,确保电气系统与设备匹配运行。
二、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现存问题
2.1 工艺标准化程度不足
部分施工团队对电气施工工艺规范理解不深入,存在工艺细节不统一的问题,如管线连接方式随意、箱柜接线标识混乱等;部分施工人员依赖经验操作,忽视最新工艺标准,导致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增加后期维修难度。
2.2 管理协同性较弱
电气施工涉及设计、采购、施工、验收等多环节,且需与土建、装修等专业协同,但部分项目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各环节信息传递不畅,如设计变更未及时同步至施工团队,或土建施工与电气预
埋衔接脱节,导致返工整改,影响进度与成本。
2.3 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当前电气施工人员中,部分人员对智能化电气设备、新型施工技术的掌握不足,如对智能配电箱调试、节能照明系统安装等技术熟悉度低;同时,部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增加安全隐患。
三、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控制管理关键措施
3.1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需贯穿电气施工全流程。施工前需组织技术交底,明确设计要求与工艺标准,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关键工序要点;材料进场时需严格验收,核对材质证明、检验报告,对电线电缆、开关插座等关键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工序巡检,重点检查管线连接密封性、箱柜接线牢固度、电缆绝缘性能等,对隐蔽工程如管线预埋、接地装置等,需在隐蔽前完成验收并做好记录。竣工阶段需进行系统调试,包括绝缘电阻测试、接地电阻测试、回路通断测试等,确保电气系统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2 安全管理
电气施工存在触电、火灾等安全风险,需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施工前需对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需持证操作;施工现场需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识,划定带电作业区域,配备绝缘手套、验电器等安全防护用具。用电管理需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一保原则,临时用电线路需规范敷设,避免乱拉乱接;潮湿环境施工时需采取防水、防潮措施,使用防爆电器;焊接作业时需清理周围易燃物品,配备灭火器材。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排查线路老化、接地不良等隐患,建立隐患整改台账,确保整改到位。
3.3 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需结合工程整体计划,制定电气施工专项进度方案,明确各工序起止时间与衔接关系。施工前需协调好与土建、装修等专业的交叉作业,如管线预埋需与土建墙体浇筑同步推进,避免后期凿墙破坏结构;设备安装需与装修收尾阶段衔接,确保不影响整体工期。施工过程中需动态跟踪进度,分析滞后原因,及时调整资源配置,如增加施工人员、优化工序顺序;加强与材料供应商沟通,确保材料按时进场,避免因材料短缺延误工期。
3.4 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需在保障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施工成本。施工前需编制详细成本预算,明确材料、人工、机械等费用指标;材料采购时需对比多家供应商,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同时控制材料损耗率,避免浪费。人工管理需合理安排施工人员数量与分工,提升劳动效率,减少窝工现象;机械使用需根据施工需求合理调度,避免设备闲置;优化施工工艺,如采用预制化加工减少现场作业量,降低人工与时间成本。施工过程中定期核算实际成本与预算的偏差,分析原因并调整,确保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
结语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与控制管理是保障电气系统稳定运行、提升工程整体效益的关键。通过规范管线敷设、箱柜安装、电缆敷设等核心工艺,强化质量、安全、进度与成本的全流程管理,可有效解决当前电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施工质量与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齐猛.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控制管理措施[J].家电维修,2025,(03):125-127.
[2]付思腾.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J].河南科技,2022,41(08):39-42.DOI:10.19968/j.cnki.hnkj.1003-5168.2022.0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