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黄金良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均安中学 538329

思辨性阅读教学契合素质教育理念,可将抽象阅读内容具象化,促进学生在自主思考、理性分析、逻辑推理等过程中提高对文章主旨思想的理解及认知程度,更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1]。因此,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期间教师应对原有的阅读教学进行改进创新,突出阅读教学的思辨性,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切实提高阅读学习水平,实现全面发展。

一、课前自主预习,合理设计思考问题

高中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培养学生思辨意识,促进学生能够对文章产生阅读兴趣,教师还应充分利用课前环节,合理设计思考问题,激活学生思维[2]。比如在《记念刘和珍君》课文阅读教学前,教师可针对课文内容、刘和珍君个人生活状况、写作背景、作者信息等制作微课视频,促进学生进一步对当时社会情况、人物特点等进行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设计具有思考性的预习问题:1.初读课文,结合视频资料,说说主人公刘和珍君其及所做事迹;2.自主查询了解“三一八惨案”的历史背景,思考作者鲁迅为何在文中批判反动派?3.文中强调突出刘和珍君态度温和等性格特点,这与其爱国行为是否冲突?学生可在线上学习平台完成问题的思考解答,以及与同学进行在线互动交流,同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在初步阅读课文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疑惑之处,通过及时反馈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班级学生的预习状况,进而针对性调整课堂教学方案,推动学生在后续课堂阅读后实现深入思考、深度学习,锻炼提高思辨能力。

二、课中合作探究,推动学生有效思辨

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应转变师生地位,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能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让学生在互助交流中有效思辨,提高对课文主旨思想的理解程度。还以《记念刘和珍君》课文为例,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课前问题的答案以及说说初读课文有哪些感受,这样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集中班级学生注意力,同时也能达到回顾知识的效果,提高课堂阅读效率。之后,教师可按分组原则,将班级学生分为多小组,引入小组合作模式,要求小组合作阅读课文,并完成阅读问题的思考解答[3]。1.“三一八惨案”中刘和珍君角色起到什么影响作用,如何评价该人物角色?2.根据刘和珍君所做事迹,展开分析,说说其“真的猛士”品格的具体内涵;3.举例说明刘和珍君的形象品质对当时社会的人们有哪些影响?4.文章运用哪些写作手法,选出相关语句进行赏析。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合作探究模式可给予学生充分自学的空间,更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深入阅读。各小组初次阅读后,教师可邀请 1-2 个小组回答问题,加以总结点评,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在进一步推动学生有效思辨时,教师可再次设计探究性问题,如刘和珍君的请愿行为在当时引发争议,结合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说说如何在坚持理想的情况下避免盲目牺牲?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哪些职业和人物能够体现“刘和珍君”的精神品质?此类问题的设计能够拓展学生的思考维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课文阅读学习后,教师可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题目为“给刘和珍的一封信”。这样既能实现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连接,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强化学生对文章主旨思想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

三、课后阅读延伸,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课堂阅读教学时间及课本文章篇数有限,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期间教师还应注重课后延伸,设计开展更多阅读活动[4]。比如开展阅读分享交流会,每周一次,学生可分享自己所阅读的书籍,说说心得感受以及有效的阅读方法,还可由教师选定书籍或文章,要求班级学生课后自行安排时间完成阅读和相关思考性问题,在交流会集中讨论互动。这种阅读活动的开展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也能体会了解更多思想、文化、价值观等,更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开展主题演讲活动、主题辩论赛活动,此类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了解更多书籍、新闻报道等阅读资源,也能让学生将阅读中的思考、想法、感悟通过演讲、辩论进行表达,进一步提升学习水平,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情景剧表演活动,如在《党费》课文阅读教学后,教师可与学生共同编排,在不改变文章主旨思想的前提下,将课文转为剧本,形成较为完成的故事,拥有多个人物角色和丰富的对话内容。组织学生参与情景表演,让学生深入情境、代入角色,深刻体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觉悟和牺牲精神,而整体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表达自身的想法观点,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爱国意识。

结语: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能够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学生思辨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主体地位,更满足素质教育要求。所以现阶段教师应利用课前预习激活学生思维,通过课中合作探究推动学生有效思辨,以及设计开展多样课后阅读活动,丰富学生学习体验,进一步锻炼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强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治国.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 文渊(高中版),2023(11):427-429.

[2] 王子嫣,徐晓杰.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1(9):50-51.

[3] 王晓红.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2(10):25-27.

[4] 吕永娟.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4(7):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