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遥感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与利用中的应用

作者

恒巴提 拉孜汗

新疆阿勒泰地区自然资源信息中心 新疆 阿勒泰 836500

引言

在新时代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土地间的供需矛盾愈发突出,这则对土地管理的精准性、科学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遥感测绘技术作为时下先进的一项空间信息技术,为土地的合理管理与高效利用带来了诸多新的可能。在此技术的大力支持下,可以准确、快速的获取大范围的土地信息,以此为基础,便可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与动态监测。由此可见,深入分析遥感测绘技术在推动管理与利用中的有效应用对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遥感测绘技术的概念与原理

针对遥感测绘技术而言,其主要指的是从高空、远距离,以及外层空间平台中,借助微波、红外、可见光等一系列先进的探测仪器设备,利用摄影或者是信息感应、扫描、传输与处理,来快速、准确的识别被测对象运动状态与物质性质的一项现代化技术手段。据大量调查研究可知,遥感测绘技术的应用原理,主要是根据不同地物所对电磁波谱产生的不同辐射、反射特性[1]。例如,传感器在接收到地物发射或者是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便可以将其转化成图像、数字信息,这时,测绘人员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与解译,就能够明确掌握地物的位置、特征及变化等相关信息。在此环节需注意,土壤、水体、植被等在各波段所产生的电磁波反射率存在一定差异,依据此特性就可以正确对其进行区分。

2、遥感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与利用中的具体应用

2.1 土地资源调查

现阶段,在土地管理与利用中,要想有效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必须要做好土地资源调查工作。而通过遥感测绘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土地资源的调查效率与调查质量。一般来讲,以往的土地资源调查方式,在应用中不仅调查效率相对低下,而且所得出的数据信息也不具备较高的准确性[2]。但在遥感技术应用后,则可以全面、高效获取土地信息内容。通过相应的卫星传感器、无人机等设备,可以将土地影像快速反应出来,让测绘人员充分了解相应的地形地貌信息、土地类型信息以及植被生长信息等。同时,在对土地类型进行识别过程中,基于遥感技术中的影像光谱特征及纹理信息效果,可以快速确定相应的林地、耕地、建设用地分界线。例如,在对遥感影像进行观察过程中,显现出块状分布特点的区域,则属于耕地,这部分区域会有着自身特殊的反射特点。而如果是地形地貌观测,则可在立体遥感影像基础上,构成三维立体模型,从而将具体的山脉、平原、河流等清晰呈现出来。另外,在土地权属调查过程中,也可应用遥感测绘技术。通过对各个地块使用情况进行阶段性观察,验证原有边界线是否发生改变,则能够为土地管理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

2.2 土地动态监测

土地动态监测对于土地管理和利用来说尤为重要,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土地监测效果[3]。在遥感技术的大力支持下,土地的任何变化信息都可以被快速掌握,测绘人员通过多时段的影像资料观察,可以持续、有效的掌握土地信息变化情况。例如,在对某些发展较快的城市进行监测时,测绘人员就可以凭借多时段影像资料对比,来确定城市的近期扩张情况。而如果在此过程中发现存在违法利用情况,遥感技术也可以及时发现。这些未经允许的非法占用、非法建设,在发现后可第一时间示警并处理。并且,在影像资料的支持下,违法用地的类型、位置、面积等,都可以清晰展现出来。此外,在农业用地方面,相关人员还可以凭借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观察,其中包括其农作物结构变化、农作物近期生长状况等。例如,监测设施中的光谱反射率变化,可以清晰表述出农作物是否出现干旱、害虫侵蚀等问题。如此,则可以更进一步提高对耕地的保护,

避免其受到大范围损害问题。

2.3 土地规划设计

在土地规划设计工作中,也可以应用到遥感测绘技术。在此项技术的大力支持下,可以在规划设计前期提供更加精准、全面的信息数据[4]。例如,对于城市环境的规划工作开展阶段,基于遥感影像资料,可以迅速了解城市的当前利用情况,其中包括地形地貌信息、交通网络信息等。在对这些信息有一个全面了解之后,就可以对城市各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如住宅区域、商业区域、工业区域等。同时,对于交通规划来说,在了解了具体的交通条件和地形特点后,可以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既有的公共交通道路,使城市的整体交通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而如果是一些农村环境土地规划,基于遥感技术也可以进行土地分布观察,尤其是一些农田水利设施分布,可以在充分了解既有布局的基础上,再度优化整体分布结构,这将能够使农田的整体产能到显著提高。此外,在遥感技术的应用中,还可以提前模拟出各区域的规划效果,通过土地模型的与预测方案的结合,可提前预测方案实施后是否可以达到理想效果,如此,则可确保规划方案更加科学、可行。

2.4 土地灾害监测与预警

众所周知,土地灾害的出现,往往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如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面沉陷等,这不仅会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也会对土地管理与利用产生极大程度的负面影响。为此,相关的土地管理人员,必须对土地灾害进行有效、全面监测与预警。目前,在遥感测绘技术的大力支持下,使得土地灾害监测与预警的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升。它可以对各种自然灾害进行全时段检测与预警,通过对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信息的预先分析,管理人员可以充分掌握哪些区域可能出现地质灾害风险,而后再对其进行相应的监测管理,则可以随时了解相关土地的变化情况。例如,在对山地区域可能会存在滑坡问题进行分析时,便能够由相关工作人员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全程监测,在此环节,一旦发现山体变形或地面凹陷,即可判定有滑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并且,通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有效应用,工作人员还能够及时发现那些细小的地面微小变形情况,这样一来,将可以为土地灾害提供更为精确、可靠的信息提示。此外,结合气象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相应的土地灾害预警模型,还能够提前发现灾害预警信息,进而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土地管理与利用中,遥感测绘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其不但可以进一步提升测绘效率,同时还可切实保证测绘结果的精准性,为后续土地管理利用提供可靠依据。为此,相关部门应当深刻意识到遥感测绘技术的真正价值,积极引进并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以弥补传统测绘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显著提高土地管理与利用的整体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桃.探析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测绘中的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5,(01):37-39.

[2]唐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20,6(15):41-42.

[3]吴晓辉,李娜.遥感与地理信息系 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21

[4]江振,周雅雯.信息化测绘在土地 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7,(24):292-293.